就在我們國慶假期這幾天,2022年諾貝爾獎陸續揭曉了。10月3日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揭曉,10月4日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就在昨天,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2022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Carolyn R. Bertozzi(Bertozzi教授也是第八位諾貝爾化學獎女性得主)、丹麥科學家Morten Meldal和美國科學家K. Barry Sharpless,以表彰他們「在點擊化學和生物正交化學方面的發展」。
2022年的諾貝爾獎單項獎金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642.8萬元)。
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公布現場
每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最多頒給三個人及兩項不同的科學研究。
獲獎者由貝爾化學委員會甄選。該委員會由瑞典皇家科學院所推舉的五名成員組成。每年9月進行的第一輪選拔中,事先選出包括大學教授、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等人在內的約3千人會收到一份保密的提名表。表格須於翌年1月之前送達諾貝爾委員會,專家在審議後,在被提名人中選出15人左右。委員會將最終人選報告呈交至皇家科學院,接受進一步審議。瑞典皇家科學院最後以多數表決的方式,挑選出獲獎者。
諾貝爾基金會的法規規定,被提名人名單從不向公眾發佈,被提名人本身也不會得知自己被提名。提名記錄封存50年 。
其實對於留學生來說,諾貝爾獎還有一些特別的意義:
諾貝爾獎不僅代表着世界最高學術成就的表彰,更是自己母校學術實力的體現。而對於准留學生而言,想到即將要和諾貝爾獎得主成為校友,是不是也有點小激動和自豪呢?
另外,對於還處在擇校階段的學生們來說,除了通過各大排名來篩選大學之外,通過仔細研究各大院校諾獎名單,也可以多角度了解到各個大學的科研實力和優勢領域。也是一個可能被大家忽略的方法。
自1901年諾貝爾獎首次頒發起截至2022年,已經有九百多個人及30餘個團體獲得諾貝爾獎。
國外媒體對高等院校諾貝爾獎獲得者進行了統計,截至今年,英國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五所院校分別是劍橋大學(110位)、牛津大學(56位)、倫敦大學學院(30位)、曼徹斯特大學(25位)和愛丁堡大學(19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