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跨越時空的「尋根」之旅——我們都是宇宙的孩子

據說,數千萬年前,正是因為有一個類人猿開始抬頭仰望星空,人類的文明才得到了萌芽的火種。從小就對浩瀚無垠的宇宙和滿天的星空充滿幻想,人到中年,逐漸被柴米油鹽的瑣事而埋沒的激情,今天又被這本書《這個宇宙和我有什麼關係?》而點燃。

這本由德國慕尼黑大學的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天體物理學家哈拉爾德·萊施所著的科普著作,目前暢銷世界多個國家。宇宙是什麼樣的,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和我們的種族、或者是每個人都有怎樣的關係?是劉慈欣所描述的危機四伏的「暗黑森林」?還是阿瑟·克拉克描述的荒誕而充滿神諭的領域?這本宇宙「導遊」手冊謹慎地帶領着我開始了一場跨越上百億年的「尋根」之旅。

一、混沌與秩序的神奇魔法——一切皆偶然

「一切看似不合理的存在在宇宙中都是可能的。」天文學發展了上千年,到如今發展為應用型的天體物理學,已經代表了科技的最高水平。根據不斷收集到的信息,我們測量到了宇宙的溫度,「看到」了宇宙背景輻射,也了解到我們身體組成必不可少的碳、氧、鈣、鈉和鉀等元素都是來自於宇宙大熔爐的核聚變過程。

我們呼吸、喝水、活動,需要從外界攝入物質,同時也在釋放物質,我的身體與這些宇宙中的物質相結合,並且依靠這些化學能量的持續補給而延續。宇宙有着通用整個宇宙的自然法則,而通過物理學逐漸認識到這些法則的我們發現,我們的存在如此偶然。

太陽系恰好位於銀河系的「綠帶」,我們的太陽恰好是一顆「溫和」的恆星,在太陽系形成之初,恰好土星木星的兩次遷移幫助地球掃除了影響生命演化的絕大部分障礙,為地球的誕生創造了合適的條件,並且直到今天還一直在保護着地球。恰好質量和時機的行星撞擊為我們帶來了月球,穩定了地球自身搖擺不定的自轉軸。在地球冷卻後某個時刻彗星們恰好送來了水,而地球與太陽之間合適的距離和自身足夠大的質量,恰好保持在了孕育生命「太冷」和「太熱」區間的微妙平衡中。於是,自然法則和一切的偶然混合而成了我們的地球。

「這顆行星上上演了一場巨大的變形記——死的物質變成了活的物質,生命誕生於死亡之中」。

二、過去、現在和未來——天文學是實際上的考古學

老子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目前存在已知生命的空間是三維空間,時間則是由過去、現在和未來三種形式呈現的。

「我們仰望天空的目光其實就是對過去的回眸」。

當我們仰望星空,其實我們看到的是一幅繪有各時段「過去」的時間全景圖。一顆距離我們6000光年的大質量恆星爆炸了,我們要過6000年才能收到與此相關的輻射信息。我們通過我們能「看」到的每一段過去來推演我們的能量運動軌跡,我們是如何成為今天的我們的?我們具有特殊的能力:我們壓縮了時間。我們今天生活的時代,越來越多的技術和壓力正在壓縮我們的時間,過去幾個小時才能完成的工作現在需要幾分鐘,所有的時間都變成了「現在」。我們所在的宇宙,是一個由時間、空間和在其中運動、變化的物體構成的網絡。

我們和宇宙有什麼關係?「我們是時間上可以追溯到遠古的演化的結果之一。」「我們在「測試」中能始終成功的被保留、被遺傳、被進一步網絡化以及進一步優化。」「我們的思維里有過去、現在和未來這三種時態。」「我們人類是供需之間持續相互作用的結果。」看到這些答案,自己的內心莫名增添了一些對生命的篤定。

書的結尾,有最溫柔的兩段話,也將我帶進了那迷茫而深沉的思考。

「一種與萬物相聯結的感覺經常使我們不知所措。即使是一棵在夏日提供綠蔭供你乘涼的樹,它的每一片葉子也都指向宇宙。」

「有人說:在太空中,你面對自己和其他人時都會非常鎮定、非常溫柔、非常寬容。」這是因為,在那裡,在宇宙的黑暗和虛空中,有着我們的幸福。這種幸福就是,我們能身處地球。」

我們都是宇宙的孩子,這,就是很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