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二台、中國首台!預計7月在成都投用

2025年05月28日03:02:04 科學 1022

記者從四川雙流經開區獲悉

隨着全球第二台、中國首台

商用Cyclone IKON

30MeV(兆電子伏特回旋加速器

進入最後調試階段

成都紐瑞特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

加速器及同位素藥物

產業化生產基地項目

預計在今年7月

取得安全資質後開始試運行

屆時越來越多的醫藥同位素

將實現「成都造」

全球第二台、中國首台!預計7月在成都投用 - 天天要聞

走進四川雙流經開區,記者對該項目建設情況進行了實地探訪。在新建的產業化生產基地廠房,來自比利時的設備調試方面的專家正在對回旋加速器進行最後的精密安裝調試。

紐瑞特醫療董事長蔡繼鳴告訴記者,這台「巨無霸」設備早在去年10月就已運抵雙流完成吊裝,待今年7月完成相關驗收後投入運行,屆時將助推「成都造」新型放射性藥物的研發。

「醫用回旋加速器是製備放射性同位素藥物的關鍵核心技術。」蔡繼鳴告訴記者,這台回旋加速器投入運行後,企業將一邊研發,一邊生產醫用放射性核素,擬產出鍺[68Ge]、碘[123I]、鋯[89Zr]等醫用同位素,實現系列臨床急需的核素國產化,為放射性藥物產業發展提供核素保障。

全球第二台、中國首台!預計7月在成都投用 - 天天要聞

待整體項目建成後,將藉助加速器發揮「加速度」,形成從前端放射性核素原料到終端放射性藥物生產的全產業鏈條,屆時這裡將成為國內生產商業化核素藥物最多的基地,助力完善國內核醫藥產業鏈

據四川雙流經開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總投資2.5億元,待全面達產後,將建成年產值超10億元的加速器產核素供應基地,進一步提高「國產化」放射性藥物生產和供應能力,突破對國外市場原料供應依賴等「卡脖子」難題,加快推進放射性藥物產業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紐瑞特醫療作為一家成都本土「有根企業」,一直堅持放射性核素及藥物全產業鏈創新,研發管線包括30多項放射性藥品和醫用同位素產品,主要用於惡性腫瘤等重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今年初,其自主研發的放射性藥物「釔[90Y]炭微球注射液」在治療不可手術切除的局部進展期胰腺癌的Ⅰ期臨床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全球首例受試者已於今年2月6日順利完成給葯手術。

全球第二台、中國首台!預計7月在成都投用 - 天天要聞

據介紹,過去釔[90Y]炭微球治療的醫用同位素只能通過進口,一次治療費用超過30萬元,如今「成都造」自主研發的釔[90Y]炭微球產品已完成I期臨床入組,有望在未來通過國產化,讓更多患者用得起。

另外還有好消息

5月27日

成都經開區駐區企業——

成都稜鏡泰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開啟首批三激光流式細胞儀

LegendCyto的全球交付

標誌着首台「成都造」流式細胞儀

走向世界

成都稜鏡泰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於成都經開科技產業孵化園,是一家專註於體外診斷技術的研發與臨床應用的高新技術企業,擁有集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全產業鏈平台,產品覆蓋儀器、試劑、耗材、智能軟件、流式自動化測線。其研發的流式細胞儀,能夠應用於醫療檢測、疫苗和藥物研發、免疫疾病治療等領域。

全球第二台、中國首台!預計7月在成都投用 - 天天要聞

部分產品展示

「首批訂單共10台,本次將交付2台,一台發往西班牙巴塞羅那、一台發往德國慕尼黑。」研發總監羅蘭英介紹,公司自主研發的LegendCyto系列流式細胞儀,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榮獲「四川省創新醫療器械」,其設備性能比肩國際,且成本降低40%,已在國內100餘家三甲醫院、高校及生物葯企落地應用。

羅蘭英介紹,目前,公司已成功開拓歐洲中東、中亞等市場,今年6月公司還將向俄羅斯墨西哥交付共5台三激光流式細胞儀產品。

為「成都造」點贊

原標題:《全球第二台、中國首台!預計7月在成都投用》

閱讀原文

來源:成都發佈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毒液堪比硫酸,有人險被毀容!湖北也有,碰到千萬別這樣做 - 天天要聞

毒液堪比硫酸,有人險被毀容!湖北也有,碰到千萬別這樣做

「我還以為是蚊子,沒想到它有這麼強的威力。」近日,任女士向武漢亞心總醫院皮膚科主任全根講述「隨手一拍」的經歷時,後悔不已。5月27日,任女士在戶外露營時,一隻形似螞蟻的小蟲突然飛到脖子上。她下意識地抬手一拍,瞬間感到頸部一陣灼燒般的刺痛。僅僅幾小時後,她的右臉便出現大片紅斑,並逐漸發展為5厘米×6厘米的...
美國能不能重建稀土產業鏈? - 天天要聞

美國能不能重建稀土產業鏈?

原創 聼風者 先釐清一個概念,就是稀土礦和稀土成品的區別。稀土礦在我們地球上其實並不稀少,但都只是以伴生礦的形式出現,聴風樓說真的,老美它自己的稀土礦儲量,在世界上那也是數一數二的。既然它自己就有,那為啥還缺呢?
合肥這座公園樹上「長」出小動物 - 天天要聞

合肥這座公園樹上「長」出小動物

【來源:合肥在線】咬着玫瑰花的梅花鹿、乖巧可愛的小松鼠、掩在竹林中的大熊貓……這些充滿童趣的形象並非真實的動物,而是巧妙地繪製在公園樹洞之上的精美彩繪。近日,在天樂公園內,不少市民在遊玩時偶然發現這一獨特景觀,紛紛被這小小的童話世界所吸引,
中國工程院院士蘇東林:冬戰三九夏戰三伏,把電磁兼容從「玄學」變為科學 - 天天要聞

中國工程院院士蘇東林:冬戰三九夏戰三伏,把電磁兼容從「玄學」變為科學

5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征程上的奮鬥者」中外記者見面會,請科技領域代表圍繞「弘揚科學家精神 矢志建設科技強國」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中國工程院院士蘇東林。圖/國新網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教授蘇東林介紹,她現在擔任電磁兼容與防護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也是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敢闖敢試45載,深圳如何用「改革基因」回答「時間之問」? - 天天要聞

敢闖敢試45載,深圳如何用「改革基因」回答「時間之問」?

理想之城。作 者丨王寒華商韜略出品丨ID:hstl8888從「經濟特區」到「全球標杆」,45歲的深圳,仍在書寫奇蹟。一座科技、人文與生態和諧相融的理想之城,是什麼模樣?深圳率先給出了答案。以與人人相關的出行為例。在這座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佔比超過四分之一的前沿之城,150座、5676個採用華為最先進液冷大功率超充技術的充電...
中歐科學家論壇專家團隊助力第二屆香港世界青年科學大會圓滿召開 - 天天要聞

中歐科學家論壇專家團隊助力第二屆香港世界青年科學大會圓滿召開

第二屆「香港世界青年科學大會」開幕式暨2025第二屆「香江諾貝論壇」4月13日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8位諾貝爾獎和圖靈獎獲得者、40位海內外院士及世界頂尖科學家,以及青年科學家、企業家等近1000人出席,共同探討大數據、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材料等議題。活動由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聯盟主辦,中國電子學會和香港貿易發展局合...
第14屆國際空間設計大獎艾特獎獲獎名單戳這裡➙ - 天天要聞

第14屆國際空間設計大獎艾特獎獲獎名單戳這裡➙

深圳商報·讀創客戶端記者 劉娥 5月27日,作為全球設計界年度巔峰盛事,第14屆國際空間設計大獎艾特獎(IDEA-TOPS)頒獎盛典在深圳科學技術館舉行。本屆艾特獎延續其「立足大灣區,面向世界」的定位,共收到全球75個國家7026件參賽作品
《自然·免疫學》:腺苷荼毒T細胞!科學家首次發現T細胞攝取腺苷,並導致免疫抑制的機制 - 天天要聞

《自然·免疫學》:腺苷荼毒T細胞!科學家首次發現T細胞攝取腺苷,並導致免疫抑制的機制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掉在地上、來路不明的東西不能亂吃,按說屬於小孩子就能弄懂的常識,但就算各位都已經長大成人了,身體里的細胞也不見得能懂這一點。沒錯,說的就是你們T細胞,這一天天的,想辦法讓你們保持正常的功能已經不容易了,咋還自己亂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