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從基因到生態,淺析生物多樣性保護「凍齡」科技

2025年05月22日15:00:13 科學 6663

  5月22日是第25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的主題是「萬物共生 和美永續」,呼籲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道,創和美永續之路,推進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治理新進程。

  什麼是生物多樣性?我們為什麼要保護生物多樣性?種質資源保護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到底有何關係?目前中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有哪些強有力的舉措?在2025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臨之際,我們不妨透過本文,從了解生物多樣性保護出發,探尋下埋藏在-80℃冷凍技術下的「生命密碼」。

  生物多樣性:護持地球生命的「免疫系統」

  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生物多樣性是指所有來源的形形色色生物體,這些來源包括陸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態系統及其所構成的生態綜合體。從基因和染色體到動物、植物和生態系統,可以說,生物多樣性是支配所有物種生態互動的生命之網。

  人們生活的自然界極其複雜且色彩繽紛,其根本在於生物的多樣性。它包含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層次,不僅是自然界形成與進化的重要基礎,也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物質與環境方面的保證。

  全球有一半的gdp產出都與生物多樣性有關,近40%人口的生計依賴海洋生物的多樣性,魚類為近30億人口提供了20%的動物蛋白;超過80%的人類膳食來自植物,70%用於治療癌症的藥物中,約七成來源於動植物。

  然而,棲息地日益縮小、氣候變化、環境污染、自然資源過度開採等問題,正在嚴重威脅地球的生物多樣性。聯合國發佈的相關評估報告顯示,全球有超過100萬種生物正面臨滅絕威脅,滅絕速度為2000年前的一千倍以上。聯合國糧農組織發表報告稱,自1900年至2000年的100年間,糧食作物的多樣性已經損失了75%。並預測,至2055年,花生、馬鈴薯和豆類等重要糧食作物多達22%的野生近緣物種將會因氣候變化而消失……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全球意識覺醒與共識行動

  每一個物種都扮演着獨一無二的角色,為地球生命構築起堅固的防線。生物多樣性如果不加以保護,人類將面臨食物不足、清潔水源缺乏、空氣質量下降等問題,世界將充滿各種廢棄物。由於人類頻繁的工業和商業活動,近年來,物種滅絕加劇、遺傳多樣性減少及生態系統特別是熱帶森林和濕地大規模破壞引起國際社會極大關注。

  在此背景之下,1993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設立了國際生物多樣性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biological diversity)這一全球性紀念日,旨在增強公眾對生物多樣性三大層次的理解和認識,同時鼓勵在地方、國家和國際層面倡導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理念和行為。

  最初節日定於每年12月29日。2000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日期調整為5月22日,以紀念1992年5月22日內羅畢會議通過的《生物多樣性公約》文本。也因此,2001年5月22日成為日期更改後的第一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中國行動: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多元實踐

  生物多樣性喪失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廣泛而深遠。保護生物多樣性已成為關乎人類未來生存和發展的迫切需求。

  作為全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多年來,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一直鏗鏘有力。從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優化就地保護體系;到完善遷地保護體系,加快重要生物遺傳資源收集保存和利用,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再到簽署《生物多樣性保護公約》,制定生物多樣性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承辦締約方大會……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國90%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和74%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群得到有效保護,3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野外種群數量得到恢復與增長。值得一提的是,歷時13年創建完成的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搶救性採集和保存了中國大量具有重要價值的生物種質資源,與英國的「千年種子庫」、挪威的「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一起成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設施,守衛着糧食安全的底線和地球多樣之美。

  種質資源庫:物種復蘇的「生命密碼」

  種子、植株、胚胎、細胞、組織等,這些植物、動物或微生物等身上的可以用於遺傳改良和利用的生物物質都是種質資源,也叫遺傳資源,是生物多樣性的基石。研究表明,在極端低溫下,活細胞內的物質代謝和生長活動幾乎完全終止,可長期保持形態發育的潛能,並能保持遺傳形狀的穩定。因此,在諸多生物多樣性保護措施中,通過建立種質資源庫等遷地保護體系,將各種種質資源進行長期、有效、安全的「凍齡」保存,可以為物種的復育和繁衍提供保障。這就對種質資源保存的數量和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傳統的種質資源存儲模式,因存儲設備的自動化、智能化程度不高,加上操作標準不一,存在種質資源保存不當,人工低效、易丟失出錯,信息難追溯等問題。」海爾生物醫療生物樣本庫產業相關負責人介紹道,「聚焦不同種質資源保藏管理,我們已創新出包含超低溫保存箱、-80℃智能化生物樣本存儲系統、 -196℃智能化液氮生物樣本存儲系統、生命方舟等,覆蓋-196℃至常溫全溫域、貫穿樣本從採集、運輸、處理、存儲到信息管理等全場景、全生命周期的智慧生物樣本庫場景,為植物、動物、微生物等不同種質資源提供全方位保存和利用技術保障。」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從基因到生態,淺析生物多樣性保護「凍齡」科技 - 天天要聞

海爾生物醫療全球第四代生物樣本庫「生命方舟」

  據了解,海爾生物醫療是盈康一生旗下面向全球的生命科學與醫療創新數字化場景方案服務商,已在生物樣本庫領域深耕多年,曾主導或參與制定《生物樣本深低溫儲存技術規範》《自動化低溫生物樣本庫》等多項標準及技術規範。其智慧生物樣本庫方案已應用於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旗下動物種質資源庫、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兩棲爬行動物標本館、國家中藥種質資源庫、南方海洋實驗室(珠海)海洋生物資源庫、英國國家動物學生物樣本庫cryoarks等國內外多個大型種質資源庫,助力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水平提升。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從基因到生態,淺析生物多樣性保護「凍齡」科技 - 天天要聞

南方海洋實驗室(珠海)海洋生物資源庫

  其中,依託海爾生物醫療智慧生物樣本庫方案,在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旗下動物種質資源庫,庫內朱䴉滇金絲猴綠孔雀亞洲象等250多萬份珍稀或特有動物的組織、核酸、細胞樣本,實現了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保藏管理。在南方海洋實驗室(珠海)海洋生物資源庫,可同時開展活體與菌株、化合物、dna等多層次的種質資源保存,庫內規劃保藏的超500萬份海洋生物的種質資源、基因資源和天然產物資源等,均可實現從預處理、轉運到入庫、出庫全流程的自動化、無人化、智能化管理。

  生物多樣性保護作為一項長期性系統工程,需依賴社會多元主體的協同推進。當前,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將生態保護納入戰略規劃,與公眾環保行為形成良性互動,逐步構建了新型生態治理格局,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共享地球多樣之美。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高瓷科技:以創新技術領跑高端高嶺土市場,破解耐高溫耐腐蝕材料國產化難題 - 天天要聞

高瓷科技:以創新技術領跑高端高嶺土市場,破解耐高溫耐腐蝕材料國產化難題

作為國內高端高嶺土領域的領軍企業,高瓷科技(股票代碼:838399)憑藉其自主研發的「物理改性高嶺土組合物及納米研磨成型關鍵技術」,成功打破國際壟斷,為我國耐高溫耐腐蝕陶瓷塗層材料的原料供應提供了關鍵解決方案。公司深耕高嶺土細分領域22年,以技術為驅動、以市場為導向,穩居國內細分市場佔有率第一,成為行業標杆...
首次!《北京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白皮書發佈 - 天天要聞

首次!《北京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白皮書發佈

央廣網北京5月22日消息(記者 龐婷)2025年5月22日是第25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的主題是「萬物共生 和美永續」。當天,北京市首次發佈《北京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白皮書,系統展示北京市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理念、舉措和成效,為超大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北京實踐」,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新進程。《北京的生物多樣性保護》...
被「疫苗」喚醒的病毒:巴布亞新幾內亞爆發脊髓灰質炎! - 天天要聞

被「疫苗」喚醒的病毒:巴布亞新幾內亞爆發脊髓灰質炎!

【導語:一個「消失」的病毒,為什麼突然又回來了?】在我們以為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症)早已退出歷史舞台的時候,它卻悄然繞過全球防疫網絡,在一片人們最不設防的土地上,再度冒頭——而這一次,它不是「野生」的,而是「人為的」。
海水太熱,小丑魚被逼出「縮骨術」 新研究:為節省能量,還能長回去 - 天天要聞

海水太熱,小丑魚被逼出「縮骨術」 新研究:為節省能量,還能長回去

5月21日最新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雜誌上的研究文章顯示,小丑魚會通過「縮身」來適應越來越熱的海洋。研究稱,在2023年的一場強烈熱浪中,研究人員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的金貝灣(Kimbe Bay)對134條小丑魚進行了監測和研究。其間,研究人員每月都會捕捉這些特定的小丑魚並測量它們的長度。結果表明,在2月-...
西南大學台灣研究中心成立並舉行揭牌儀式 - 天天要聞

西南大學台灣研究中心成立並舉行揭牌儀式

中國台灣網5月22日訊 近日,西南大學台灣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西南大學北碚校區東方紅會議廳舉行,在渝高校、科研院所涉台研究學者30餘人參加。重慶市委台辦主任冉華章、副主任劉建南,西南大學黨委副書記黃傑等出席相關活動。西南大學台灣研究中心揭牌儀式(中國台灣網發) 黃傑表示,學校一直以來高度重視對台工作,堅決貫...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從基因到生態,淺析生物多樣性保護「凍齡」科技 - 天天要聞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從基因到生態,淺析生物多樣性保護「凍齡」科技

5月22日是第25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的主題是「萬物共生 和美永續」,呼籲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道,創和美永續之路,推進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治理新進程。 什麼是生物多樣性?我們為什麼要保護生物多樣性?種質資源保護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到底有何關係?目前中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有哪些強有力的舉措?在2025年國際生物...
雲南南捧河保護區綠孔雀數量穩步增長 總數已逾50隻 - 天天要聞

雲南南捧河保護區綠孔雀數量穩步增長 總數已逾50隻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臨滄5月22日電(李斯琰)雲南省臨滄市鎮康南捧河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的工作人員22日介紹,近日該局在保護區內拍攝到1隻雌性綠孔雀帶領3隻雛鳥在林間覓食。近年來,綠孔雀數量穩步增長,截至目前,總數量逾50隻。
項立剛:院士不應該到處參會!這是一種腐敗! - 天天要聞

項立剛:院士不應該到處參會!這是一種腐敗!

著名通信專家項總再次在做早飯的時候,炮轟了院士。項總在去參加一次高科技會議的時候,在會場看到了一些院士;他作為著名通信專家,經常參加一些一些高科技大會,經常發現有些院士參加。項總非常你不高興地怒懟了這些院士,他說,作為院士還不是要來參加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