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譜(六十六)黃鵪菜

2025年05月20日07:33:05 科學 1625


一、植物學特徵與生物學特性


黃鵪菜隸屬於菊科黃鵪菜屬,為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通常在10-100厘米之間,莖直立,基部常帶淡紫紅色,表面具縱棱,被稀疏細軟毛或近無毛。基生葉倒披針形、橢圓形或提琴狀羽裂,葉片長3-10厘米,寬1-3厘米,頂端鈍或急尖,基部漸狹成具翅的葉柄,邊緣具不規則波狀齒或羽狀淺裂;莖生葉較少,通常1-2枚,無柄,與基生葉形態相似但較小。


頭狀花序小而多數,排列成圓錐狀或傘房狀,花序梗纖細;總苞圓筒形,長4-6毫米,總苞片4層,外層及最外層短,內層長,全部總苞片頂端急尖,邊緣白色或淡褐色膜質。舌狀花黃色,花冠管細長,舌片長約8毫米,頂端具5齒裂,花藥基部附屬物箭頭形。瘦果紡錘形,褐色或紅褐色,長約2毫米,具10-15條粗細不等的縱肋,肋間有橫皺紋;冠毛白色,糙毛狀,長3-4毫米。


黃鵪菜具有較強的環境適應性,種子萌發適宜溫度為15-25℃,在中性至微酸性土壤中生長良好。其生長周期短,從種子萌發到開花結實僅需60-90天,繁殖方式以種子繁殖為主,單株可產生數千粒種子,種子具冠毛,可藉助風力進行遠距離傳播。


二、全球及中國分佈格局


黃鵪菜原產於亞洲東部,在全球範圍內廣泛分佈於中國、日本韓國俄羅斯遠東地區)、印度及東南亞部分國家。在我國,除新疆、青海等高寒乾旱地區外,各省區均有分佈,涵蓋從海拔50米的濱海平原到3000米的山地草甸等多種生境。


其生態分佈呈現明顯的地帶性特徵:在華東、華南地區,常見於田埂、路旁、宅旁等濕潤環境;在西南地區,多生長於林緣、灌叢及草坡;在北方地區,則主要分佈於河岸濕地、撂荒地及果園周邊。城市化進程中,黃鵪菜逐漸適應城市生態系統,成為城市綠地、建築縫隙中的常見雜草種類。


三、生態與農業危害分析


(一)農業生產威脅


作為惡性雜草,黃鵪菜在農田生態系統中具有顯著危害。其發達的根系系統可深入土壤30厘米以上,與農作物競爭水分、養分及光照資源。研究表明,在未防控的油菜田中,黃鵪菜覆蓋度達30%時,可導致油菜減產25%-35%;在蔬菜種植區,黃鵪菜侵入會引發土壤養分失衡,降低蔬菜品質。此外,其種子易混雜於作物種子中,影響農產品純度及商品價值。


(二)生態系統干擾


在自然生態系統中,黃鵪菜通過快速繁殖與擴散,形成單一優勢種群,抑制本地物種生長。在山地草甸及濕地生態系統,黃鵪菜入侵可導致草本層物種多樣性指數下降20%-30%,破壞生態群落結構穩定性。同時,其枯枝落葉分解過程中釋放的化感物質,對周邊植物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具有顯著抑制作用


四、經濟與藥用價值開發


(一)食用價值


黃鵪菜幼嫩莖葉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及多種維生素維生素A、C、E)和礦物質(鈣、鐵、鉀),是傳統野生蔬菜。其食用方式多樣,可清炒、煮湯或涼拌,具有清香爽口的風味。現代營養學研究表明,黃鵪菜含有黃酮類多糖類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降血脂等保健功能,已逐漸成為健康食品開發的新資源。


(二)藥用價值


在傳統中醫藥領域,黃鵪菜始載於《救荒本草》,其全草入葯,味甘、微苦,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血利尿之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證實,黃鵪菜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病原菌具有抑菌活性,其多糖成分可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在民間常用於治療咽喉腫痛、乳腺炎痢疾等疾病。


(三)飼用與生態修復價值


黃鵪菜鮮嫩植株可作為優質青綠飼料,粗蛋白含量達12%-15%,適合飼餵家禽及草食性家畜。此外,其根系對重金屬具有一定富集能力,在礦區廢棄地、污染農田的生態修復中具有潛在應用價值。


五、綜合防控技術體系


(一)農業防治


1. 合理輪作倒茬:通過水旱輪作(如水稻-旱作輪作)或豆科禾本科作物輪作,改變土壤環境,抑制黃鵪菜生長。

2. 深耕翻土:在播種前進行深耕(深度≥25厘米),將表層種子翻入深層土壤,使其無法萌發;收穫後及時清除殘株,減少種子留存。


(二)物理防治


1. 人工拔除:在黃鵪菜幼苗期(3-4葉期)進行人工拔除,需注意連根清除,避免再生;對於零星發生區域,可採用地膜覆蓋抑制其生長。

2. 機械防除:使用中耕機在作物生育期進行多次中耕,切斷黃鵪菜根系,破壞其地上部分。


(三)化學防治


1. 苗前封閉:在作物播種後出苗前,選用乙草胺二甲戊靈等芽前除草劑進行土壤封閉處理,形成藥膜層抑制雜草萌發。

2. 苗後莖葉處理:針對禾本科作物田,可選用高效氟吡甲禾靈、精喹禾靈等選擇性除草劑;在闊葉作物田,推薦使用草除靈氯氟吡氧乙酸等藥劑,需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控制劑量與施藥時期。


(四)生物防治


1. 天敵利用:部分鞘翅目昆蟲(如葉甲)對黃鵪菜具有取食偏好,可通過人工釋放天敵昆蟲抑制其種群數量。

2. 微生物除草劑:研究表明,鏈格孢屬(Alternaria)真菌對黃鵪菜具有致病作用,開發微生物源除草劑將成為綠色防控的新方向。


六、結論


黃鵪菜作為兼具生態危害與經濟價值的多面性植物,需採取科學管理策略。在農業生產與生態保護領域,應強化監測預警體系,結合區域生態特點制定差異化防控方案;在資源利用方面,可深化其食用、藥用價值研究,推動產業化開發,實現有害生物向經濟資源的轉化。通過綜合施策,最終達成生態保護與資源利用的平衡發展。

百草譜(六十六)黃鵪菜 - 天天要聞


百草譜(六十六)黃鵪菜 - 天天要聞


百草譜(六十六)黃鵪菜 - 天天要聞


百草譜(六十六)黃鵪菜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成立 - 天天要聞

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成立

7月1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中國人民大學獲悉,中國人民大學與西湖大學攜手成立「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並面向全球發佈「未來人類十大議題」,聚焦人類文明演進的重大挑戰與突破方向,以中....
巨子生物承認檢測方法有局限,華熙生物發文暗指其「偽科學」 - 天天要聞

巨子生物承認檢測方法有局限,華熙生物發文暗指其「偽科學」

6月30日,華熙生物在微信公眾號上發佈文章《推動行業進入以檢測結果為宣傳依據的時代》,意有所指地表示,主張免受科學檢驗的必定屬於偽科學。文章直指,在重組膠原蛋白的測量問題中,聲稱沒有統一的檢測方法就無法準確測量,就是一種典型的「免受檢驗策略」,試圖讓自己的主張免受科學檢驗和公共監管。巧合的是,在此之前...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團隊:通過機器學習鑒定糖代謝紊亂的新型生物標誌物 - 天天要聞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團隊:通過機器學習鑒定糖代謝紊亂的新型生物標誌物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2型糖尿病是我國主要慢性代謝性疾病之一,其主要臨床特徵包括高血糖、胰島素抵抗和肝糖輸出增加等。因此,迫切需要進一步鑒定與糖代謝穩態調節密切相關的新型生物標誌物,從而為建立疾病預警體系和個體化診療方案提供新的理論依據。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周健團隊、代...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海榮:腦機接口突破性進展將在醫療康復領域 - 天天要聞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海榮:腦機接口突破性進展將在醫療康復領域

6月30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副校長鄭海榮,在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等主辦的科技創新院士報告廳上,圍繞AI時代的生物智能前沿——「腦機接口與生物智能」做了分享,他認為腦機接口將引領醫療新變革,是解決未來重大醫療需求的關鍵路徑,腦機接口的突破性進展將出現在醫療康復領域。鄭海榮以科幻電影《阿凡達》中通過意...
機場的大敵,可能不是飛鳥,國家該管管了! - 天天要聞

機場的大敵,可能不是飛鳥,國家該管管了!

如今,無人機的身影隨處可見,不管是用於拍攝壯麗風景,還是助力農業噴洒農藥,它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 可誰能想到,這小小的無人機,一旦不受控制地亂飛,就會成為機場安全的巨大威脅。 ....
【職引未來】青春無悔 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 - 天天要聞

【職引未來】青春無悔 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

【職引未來】 當前,不少高校畢業生選擇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到這些地方就業,青年學子將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又將收穫怎樣的人生體驗? 日前,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張新穎在接受光明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奮鬥,青年學子收穫的不僅是...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 天天要聞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我叫於野,今年24歲,陝西寶雞人。 父母望子成龍,希望我考上大學,可我卻貪玩無心讀書,16歲就下工地干起了塔吊司機,如今已是一個8年塔吊經驗的老司機了。 開塔吊被稱為高危中的高危....
均為高功率超充樁 理想充電樁突破15000根 - 天天要聞

均為高功率超充樁 理想充電樁突破15000根

【太平洋汽車 行業頻道】近日,理想汽車宣布,截止至2025年6月30日,理想超充樁數量突破15000根,且均為高功率超充樁。 在此前,李想本人也曾發社交媒體表示,之所以近兩年加速建設充電站,主要是先為理想的純電用戶們持續打造沒有里程焦慮的用車環境。未來,理想還將持續在高速和城市中建設更多更好的理想超充站。 值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