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光」而行向未來——在「中國光谷」光博會展望「光聯萬物」新圖景

2025年05月18日03:43:05 科學 1047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武漢5月17日電 能背在身上的激光工坊、可每秒傳輸1.2TB數據的光纖、會自動對焦的手機熱像儀……5月15日至17日,第二十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在湖北武漢舉行,集中亮相的近百項全球光電領域前沿技術創新成果,折射出一束束「光」,正穿透千行百業,點亮多彩生活。

「油污、鐵鏽不好處理,有了它,你也許就不用發愁了。」在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展台,工作人員張怡澤正向觀眾介紹一款便攜式激光設備,只見他輕點手持操作器,激光所及之處,銹面瞬間去除。

張怡澤說,激光被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是製造業的重要工具。這款背在身上的激光工坊,最大亮點在於一體式小巧設計,打破了傳統激光設備的空間限制,可不受場景限制,隨背隨走開展清洗、深雕、標記作業。

逐「光」而行向未來——在「中國光谷」光博會展望「光聯萬物」新圖景 - 天天要聞

觀眾在光博會上參觀紅外望遠鏡。新華社記者杜子璇 攝

一束「光」可以化作一把刀,也能鋪架信息傳播的高速公路。

「這款光纖可以每秒傳播1.2TB數據,相當於150部單部達8GB的高清電影。」在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展台,該公司副總裁鄭昕正在介紹該公司新研發的空芯光纖。

空芯光纖是一種光纖內部不再具有實體纖芯,只存在空氣或真空的新型光纖。相較於傳統玻芯光纖,空芯光纖具備超大容量、超低損耗、超低時延的特點。

鄭昕說,空芯光纖的技術突破,為數據中心間互聯、AI大模型、金融交易等時延敏感場景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未來有望應用於長距離通信、金融高頻交易、數據中心和雲計算等各個領域。

一束「光」同樣能與AI融合,通過光電感知、智能光控、光通信等成為人工智能體的眼睛、大腦和神經。

逐「光」而行向未來——在「中國光谷」光博會展望「光聯萬物」新圖景 - 天天要聞

觀眾在光博會上參觀人形機械人。新華社記者杜子璇 攝

「快看,這個機械人的動作跟真人一模一樣。」在武漢灝存科技有限公司展台,穿戴着傳感設備的工作人員動了動手,一旁的人形機械人也做出了相同動作。流暢的動作,吸引不少人駐足觀看。

該公司工程師付龍說,該企業主要研發人形機械人運動神經中樞系統,利用這一系統,可將人形機械人的動作轉角精度控制在0.001度,動作延遲控制在3毫秒以內。目前,應用相關技術的人形機械人已在一家車企「上崗」,專司物料分揀和擺放。

科技創新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正讓一束束「光」,變得觸手可及,引領着社會邁向一個更智能、更便捷的未來。

光電子信息產業是應用廣泛的戰略高技術產業,也是我國有條件率先實現突破的高技術產業。武漢東湖高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光博會不僅向世界集中展示了中國光電子信息領域的創新實力和發展潛力,更將匯聚全球智慧,加速轉化成產業鏈升級的澎湃動力。

新華社記者王自宸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新質生產力的壯美圖景 - 天天要聞

新質生產力的壯美圖景

【新時代記錄】作者:韓 丹(浙江省攝影家協會航拍專委會副主任、杭州市攝影家協會副秘書長)近幾年,「新質生產力」是絕對的社會熱詞。它是指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徵,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
科技助殘,需以人文關懷為尺度 - 天天要聞

科技助殘,需以人文關懷為尺度

人工智能蓬勃發展的當下,很多人對智能機械人早已不陌生。但或許不太為人所熟悉的是,這類機械人還有一個非常具體的應用場景:為殘疾人群提供出行解決方案。
復旦上醫健康科普講堂來啦!為你的健康「撐腰」 - 天天要聞

復旦上醫健康科普講堂來啦!為你的健康「撐腰」

今天(5月17日)上午,「百廿復旦 健康同行」復旦大學建校120周年大型義診活動在楊浦濱江東方漁人碼頭舉行。現場不僅有超120位復旦醫療專家現場義診,復旦上醫科普講堂也同步開啟直播,全方位為市民的健康「撐腰」。
新聞周刊丨首位來自民營企業的院士!王堅說他一直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 - 天天要聞

新聞周刊丨首位來自民營企業的院士!王堅說他一直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

任務代號021,寓意從0到1的突破;一箭12星,均搭載星載智算系統、星間通信系統。5月14日,全球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標誌着我國在太空計算和人工智能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作為此次太空計算衛星星座研發的主導機構,之江實驗室,負責星載智能計算機與AI模型。5月16日,發射已經過去了48小時,...
沙塵天氣為何頻襲西北地區?如何預防? - 天天要聞

沙塵天氣為何頻襲西北地區?如何預防?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蘭州5月17日電(記者王朋)立夏過後,西北地區仍然多次出現沙塵天氣,局地甚至出現沙塵暴。今年春季以來,沙塵天氣頻襲西北,個別地方沙塵天氣較歷年同期偏多。為何沙塵天氣頻頻來襲?沙塵天氣往往在冬春季節多發,為何波及夏天?公眾
科學盛宴!中國科學院第21屆公眾科學日活動啟動 - 天天要聞

科學盛宴!中國科學院第21屆公眾科學日活動啟動

來源:新華社 與大科學裝置近距離接觸,聆聽院士專家講解科學前沿,沉浸式感受神奇的科學現象……5月17日,中國科學院第21屆公眾科學日活動正式啟動。中國科學院院屬單位17日至18日將組織近400場科普活動,為公眾奉上一場精彩紛呈的科學盛宴。
民間神獸 馬蜂 - 天天要聞

民間神獸 馬蜂

馬蜂,這種在我們生活環境中並不陌生的昆蟲,常常帶着讓人又懼又奇的色彩。當它們在屋檐下築起蜂巢,或是成群飛舞時,總能引起人們的關注。大多數人對馬蜂的印象可能僅停留在其蜇人時帶來的疼痛與恐懼上,然而,馬蜂的世界遠比我們想像的更為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