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實現基於主動光學強度干涉的合成孔徑成像

2025年05月10日20:12:07 科學 1611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張強、徐飛虎等人聯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等單位,首次提出並實驗驗證了主動光學強度干涉技術合成孔徑技術,實現了對1.36公里外毫米級目標的高分辨成像。實驗系統的成像分辨率較干涉儀中的單台望遠鏡提升約14倍。該成果5月9日在國際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發表。

傳統成像技術的分辨率受到單個孔徑衍射極限的制約。為突破這一物理極限,研究人員長期致力於發展各類合成孔徑成像技術。例如,2019年事件視界望遠鏡EHT)構建了一個地球尺度的合成孔徑,在射電波段成功獲得了M87星系中心黑洞的首張圖像。這一開創性成果榮獲了2020年基礎物理學突破獎。

然而,由於大氣湍流引起的相位不穩定性,EHT所採用的基於振幅干涉的合成孔徑技術很難直接應用於光學波段。早在上世紀50年代,英國科學家Hanbury Brown和Twiss(HBT)共同提出了強度干涉成像技術,並於1956年成功實現了天狼星直徑的測量。與振幅干涉技術相比,利用熱光二階干涉性質的強度干涉技術對大氣湍流和望遠鏡光學缺陷不敏感,應用於光學長基線合成孔徑成像具有獨特優勢。

儘管如此,當前強度干涉技術仍局限於恆星成像等被動成像應用。為了實現遠距離非自發光目標的高分辨率成像,並抵抗大氣湍流,結合主動照明的強度干涉技術成為了一個極佳的候選方案。然而,強度干涉技術應用於主動合成孔徑成像領域仍具有挑戰性。

該研究團隊創新性地提出了主動光學強度干涉技術,開發了一種多激光發射器陣列系統,通過大氣湍流的自然調製,巧妙地合成多個相位獨立的激光束以實現遠距離贗熱照明。

我國科學家實現基於主動光學強度干涉的合成孔徑成像 - 天天要聞

△實驗系統演示圖

如上圖所示,在1.36km城市大氣鏈路外場實驗中,研究團隊使用了8個相互獨立的激光發射器構建發射陣列照射目標,相鄰發射器間距為0.15米,大於大氣湍流的典型外尺度(通常為0.02-0.05米),以確保每束激光在經過大氣傳播後具有獨立且隨機的相位變化。同時,構建的接收系統由兩台可移動的望遠鏡組成0.07m-0.87m的干涉基線,結合高靈敏度的單光子探測器以測量目標反射光場的強度關聯信息。研究團隊還開發了魯棒的圖像恢復算法,最終成功重建出具有毫米級分辨率的目標圖像。

這項研究工作為遠距離、高精度的遙感成像和日益重要的空間碎片探測等應用場景開闢了新的可能性。

(總台央視記者 帥俊全 褚爾嘉)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台」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email protected],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巨子生物承認檢測方法有局限,華熙生物發文暗指其「偽科學」 - 天天要聞

巨子生物承認檢測方法有局限,華熙生物發文暗指其「偽科學」

6月30日,華熙生物在微信公眾號上發佈文章《推動行業進入以檢測結果為宣傳依據的時代》,意有所指地表示,主張免受科學檢驗的必定屬於偽科學。文章直指,在重組膠原蛋白的測量問題中,聲稱沒有統一的檢測方法就無法準確測量,就是一種典型的「免受檢驗策略」,試圖讓自己的主張免受科學檢驗和公共監管。巧合的是,在此之前...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團隊:通過機器學習鑒定糖代謝紊亂的新型生物標誌物 - 天天要聞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團隊:通過機器學習鑒定糖代謝紊亂的新型生物標誌物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2型糖尿病是我國主要慢性代謝性疾病之一,其主要臨床特徵包括高血糖、胰島素抵抗和肝糖輸出增加等。因此,迫切需要進一步鑒定與糖代謝穩態調節密切相關的新型生物標誌物,從而為建立疾病預警體系和個體化診療方案提供新的理論依據。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周健團隊、代...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海榮:腦機接口突破性進展將在醫療康復領域 - 天天要聞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海榮:腦機接口突破性進展將在醫療康復領域

6月30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副校長鄭海榮,在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等主辦的科技創新院士報告廳上,圍繞AI時代的生物智能前沿——「腦機接口與生物智能」做了分享,他認為腦機接口將引領醫療新變革,是解決未來重大醫療需求的關鍵路徑,腦機接口的突破性進展將出現在醫療康復領域。鄭海榮以科幻電影《阿凡達》中通過意...
機場的大敵,可能不是飛鳥,國家該管管了! - 天天要聞

機場的大敵,可能不是飛鳥,國家該管管了!

如今,無人機的身影隨處可見,不管是用於拍攝壯麗風景,還是助力農業噴洒農藥,它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 可誰能想到,這小小的無人機,一旦不受控制地亂飛,就會成為機場安全的巨大威脅。 ....
【職引未來】青春無悔 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 - 天天要聞

【職引未來】青春無悔 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

【職引未來】 當前,不少高校畢業生選擇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到這些地方就業,青年學子將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又將收穫怎樣的人生體驗? 日前,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張新穎在接受光明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奮鬥,青年學子收穫的不僅是...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 天天要聞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我叫於野,今年24歲,陝西寶雞人。 父母望子成龍,希望我考上大學,可我卻貪玩無心讀書,16歲就下工地干起了塔吊司機,如今已是一個8年塔吊經驗的老司機了。 開塔吊被稱為高危中的高危....
均為高功率超充樁 理想充電樁突破15000根 - 天天要聞

均為高功率超充樁 理想充電樁突破15000根

【太平洋汽車 行業頻道】近日,理想汽車宣布,截止至2025年6月30日,理想超充樁數量突破15000根,且均為高功率超充樁。 在此前,李想本人也曾發社交媒體表示,之所以近兩年加速建設充電站,主要是先為理想的純電用戶們持續打造沒有里程焦慮的用車環境。未來,理想還將持續在高速和城市中建設更多更好的理想超充站。 值得一...
小河邊常見 野草圖鑑 - 天天要聞

小河邊常見 野草圖鑑

「從前在我家的門前有一條小河,小河裏面住着幾隻我從小養的鵝」大家聽過這首歌嗎[呲牙]我家門前真的有條景觀河,不僅有景區養的小鴨小鵝,河邊還有很多常見的植物!你們還記得那些常見的植物嗎?蘆葦蘆葦應該是河邊最常見的標誌性植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