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大連市生態環境局發佈數據顯示,2024年我市固體廢物產生強度較2020年下降23%,全市危險廢物安全處置利用率100%,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97.4%,市轄區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全市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率100%。
固體廢物污染防治,一頭連着減污,一頭連着降碳,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任務。努力讓城鄉「無廢」、環境健康安全是實現美麗中國建設目標的重要方面。2024年,市生態環境局把高標準建設「無廢城市」作為主要抓手,強化危險廢物利用處置全鏈條環境監管,持續提升固體廢物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充分發揮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在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方面的重要作用,助推經濟社會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2024年,我市建設市級綠色工廠57家,省級綠色工廠23家,國家級綠色工廠12家,建設「無廢工廠」100家。建成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3個,新增處置能力130萬噸/年。2024年全市固體廢物產生強度0.20萬噸/億元,較2020年下降23%。
依託遼寧省固體廢物智能監管平台,我市針對危險廢物產生、入庫和處置全過程,採用智能稱重、二維碼電子標籤、視頻監控、手持終端設備等物聯網管理手段,實現「一碼流轉,數據共享」。2024年,我市年產廢1000噸以上52家企業全部完成信息化升級改造工作,實現了危險廢物產生、貯存、處置全過程實時監管和轉移軌跡隨時可追溯,創建信息化示範場景。
城市作為一個生命體、有機體,由成千上萬個社區、工廠、園區、校園、商場、醫院等細胞單元所組成,這些「無廢細胞」的代謝水平決定了「無廢城市」機體的健康水平。2024年,我市印發《大連市「無廢細胞」創建實施方案》,組織全市各領域、各區市縣建設「無廢小區」「無廢酒店」「無廢機關」「無廢學校」等10類「無廢細胞」578個,數量位居全省第一。小「細胞」聚合大能量,讓「無廢城市」這個看似龐大的目標,逐漸化解為各行各業觸手可及的微小改變,以潤物無聲的姿態走入百姓生活。比如在建設「無廢小區」方面,小區居民利用裝修垃圾「連小綠」預約平台,對裝修垃圾「預約+定點」投放,平台與「大連數字環衛管理系統」對接,實現了裝修垃圾「產、運、轉、消」一條龍服務。
半島晨報、39度視頻記者蘇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