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2025年04月13日20:50:17 科學 5146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 天天要聞

  4月13日,副省長、市委書記張振豐在溫州學研究聯合會調研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立足溫州、研究溫州、服務溫州」,深化時間維度、放大空間維度,貫通歷史研究溫州、跳出溫州研究溫州,努力打造溫州建設高水平文化強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地方學術研究的重要陣地、助推世界中國學研究的重要力量,為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極」提供文化力量。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 天天要聞


  溫州學研究聯合會於2024年9月成立,旨在統籌、聯合、發動、服務各方溫州學研究力量,加強溫州學系統性研究和創新性發展,成立以來謀劃推進永嘉學派、千年斗城等十大研究項目,亮相參加首屆新時代中國學發展論壇等國際性學術會議,舉辦「講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加快構建新時代中國學」研討會等。


  調研中,張振豐實地察看溫州學研究聯合會建設運行情況、聽取有關工作彙報,並與專家學者就《溫州大典》研究編纂、永嘉學派發展、南戲傳承創新等方面進行座談交流。他指出,溫州學研究是加快建設高水平文化強市的標誌性工程。溫州學研究聯合會要搶抓機遇、扛起使命、守正出新、打響品牌,加快推出貫通「今、古、人、文、學」的溫州大典、打造一批具有溫州特色和學界廣泛影響力的精品力作、吸引大師大家大咖、謀劃承辦有國內外影響力的活動載體、探索表達地方學研究成果的新型路徑。


  張振豐強調,要理論立學、把牢方向,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學深悟透習近平文化思想,深化「續寫創新史」理論溯源,挖掘運用好習近平總書記留給溫州的寶貴精神財富。要聚焦中心、謀准課題,加強紅色根脈、民營經濟、科技創新、「強城行動」和「世界的溫州」等領域研究,以敬畏之心做好歷史文化溯源和保護。要把握方法、做實成果,以改革思維理念打造綜合性地方學科,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要放大視野、廣聚人才,突出歷史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年輕態展示,吸引各類人文社科人才集聚,讓溫州學研究和年輕人才培育互促共進。


  張振豐表示,市委市政府將一如既往重視和支持溫州學研究。希望溫州學研究聯合會錨定方向目標,完善頂層設計,健全體制機制,強化平台建設,加強各類保障,凝聚溫州學研究的強大合力。


  溫州學研究聯合會理事長葛益平彙報相關情況。市領導陳應許等參加調研。


來源:溫州發佈

資料:溫州日報

溫州日報記者:鄭序 陳翔

編輯/一審:陳里雅

二審:陳玫

三審:林大為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植物竟有一套「智能門禁」,識別友軍阻擋敵人兩不誤 - 天天要聞

植物竟有一套「智能門禁」,識別友軍阻擋敵人兩不誤

豆科植物既能「熱情招待」根瘤菌來獲取氮肥,也能堅決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是什麼讓它能如此「有禮有節」地對待不同微生物?這個謎團的關鍵部分被上海科學家解開。昨天深夜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
遼寧省野生動物保護和疫源疫病中心開展2025年度春季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主動預警採樣 - 天天要聞

遼寧省野生動物保護和疫源疫病中心開展2025年度春季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主動預警採樣

【來源:本溪市統計局_林業新聞】鴨綠江口濕地處於東亞—澳大利西亞鳥類遷徙通道之上,是東亞水禽遷徙的重要停歇地,尤其是鴴鷸類在本地區通過的種類多、數量大,因此做好鴨綠江口濕地的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對我省疫源疫病防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科學家發明利用類似毛髮的腦電圖電極監測大腦活動的新方法 - 天天要聞

科學家發明利用類似毛髮的腦電圖電極監測大腦活動的新方法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們發明了一種利用類似毛髮的腦電圖電極監測大腦活動的新方法。這種輕巧靈活的設備無需傳統的金屬電極、導線和粘合凝膠,而是直接貼在頭皮上,使長期監測更加輕鬆舒適。腦電圖掃描是診斷癲癇、睡眠障礙和腦損傷等疾病的重要工具。
百度公布動物語言轉換專利 可實現動物與人類溝通 - 天天要聞

百度公布動物語言轉換專利 可實現動物與人類溝通

站長之家(ChinaZ.com) 5月6日 消息:近日,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在人工智能技術領域取得新突破,其申請的「動物語言轉換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專利正式公布。該專利聚焦於跨物種溝通技術,融合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與自然語言處理等前沿技術,旨在實現人類與動物之間的深度情感交流。據專利文件披露,這一技術...
如果人工智能反叛人類,我們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 天天要聞

如果人工智能反叛人類,我們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對於人工智能會不會反叛人類,科學界爭論了很久,在近些年慢慢達成了共識,答案是:會!因為任何具有絕對智商優勢的意識體,都不會接受智商遠低於自己的物種的統治。在我們相關的立法和技術完善前,應該放緩對人工智能的開發。因為人工智能有可能最後不受人類
《人民日報》點贊!東大2名學子上榜! - 天天要聞

《人民日報》點贊!東大2名學子上榜!

5月4日《人民日報》刊登2024年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代表名單東南大學人工智能學院2022級本科生田昱錕、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2021級博士研究生段升順光榮入選一起來看看他們的事迹吧!
國際上首次,地月空間衛星激光測距試驗在白天成功實施 - 天天要聞

國際上首次,地月空間衛星激光測距試驗在白天成功實施

5月6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又稱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獲悉,4月29日,天都一號通導技術試驗星成功完成白天強光干擾條件下的地月空間激光測距技術試驗,在國際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間衛星激光測距僅能在夜晚作業的時間限制,標誌着中國在深空軌道精密測量領域取得技術新突破。4月27日白天...
中國攻克光刻機光源,技術有別於阿斯麥 - 天天要聞

中國攻克光刻機光源,技術有別於阿斯麥

「中國突破了自主生產先進芯片的障礙!」,最近,《南華早報》發佈的一篇報道,公布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中國在西方拚命「卡脖子」的光刻機領域,取得了一項重要的研究成果。 據悉,中國科學院上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