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創始人張金巍,當選英國皇家學會工藝院終身院士

2025年03月10日11:20:42 科學 9869

據英國皇家學會工藝院官方消息,蒲公英創始人、上海臨港產業大學生物醫藥學院院長張金巍先生正式當選英國皇家學會工藝院(rsa)終身院士(life fellow),以表彰其在生物醫藥領域取得的卓越成就以及對全球健康事業的突出貢獻。這一殊榮不僅是對張金巍個人在製藥技術傳播與行業創新領域卓越貢獻的認可,也標誌着中國製藥行業的知識共享模式與國際影響力邁入新階段,更是中國生物醫藥創新實力和產業發展獲得國際認可的又一明證。

蒲公英創始人張金巍,當選英國皇家學會工藝院終身院士 - 天天要聞

蒲公英創始人張金巍,當選英國皇家學會工藝院終身院士 - 天天要聞

英國皇家學會工藝院成立於1754年,是英國歷史最悠久的學術機構之一,總部位於倫敦,是一個覆蓋自然科學、人文藝術、工業製造等眾多領域的皇家學術機構,在1847年被英國皇室授予憲章。其院士成員囊括了世界著名科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人文藝術家以及國家政要,自成立268年以來,當選院士來自全球70餘個國家,入選終身院士代表着在藝術、商業和社會科學領域所獲得的最高學術榮譽 ,像馬克思主義的創立者和哲學家卡爾·馬克思、噴氣式發動機發明人弗蘭克·惠特爾、經濟學的主要創立者亞當·斯密等都曾是該機構的終身院士。

張金巍先生深耕生物醫藥領域超過20年,始終致力於推動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的創新和發展。作為上海臨港產業大學生物醫藥學院院長,帶領團隊建設了上海臨港產業大學生物醫藥實訓中心,獲得「 生物醫藥產教融合培育基地」 榮譽,並發展共建學院,重點培養生物醫藥高技能產業人才。在生物醫藥行業教育與人才培養、行業交流與合作、課程開發與培訓、產業指導與諮詢、產業投資與賦能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顯著推動了生物醫藥行業技術創新與企業發展。

作為蒲公英ouryao的創始人,張金巍憑藉著對製藥行業的熱愛與執着,將蒲公英打造成為行業內極具影響力的專業品牌。在他的帶領下,蒲公英從最初學習gmp的業內論壇,逐步發展成為集媒體、研發、生產、上下游供應鏈為一體的中國製藥行業領先的科技創新服務平台,打造了教育、媒體、創投、聯盟、人才、論壇、諮詢、產品、商城、園區、十大板塊。團隊分佈在中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蘇州、天津等地,並在北美加拿大設立蒲公英海外事業部,實現國內外雙向互通,協同共振。蒲公英的創立源自行業的發展,蒲公英更一路見證和助推了中國製藥產業的發展與變革。

從一個蒲公英bbs論壇起步,到站上rsa的百年講壇,張金巍與蒲公英的征程,映照着中國製藥行業從篳路藍縷到敢為人先的時代跨越,正如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負責人所言:「蒲公英證明了中國草根創新的力量——用一盞燈點燃千萬盞燈,這正是產業崛起的底層邏輯。」

張金巍先生表示:「非常榮幸能夠當選英國皇家學會工藝院終身院士,這不僅是對我個人的肯定,更是對中國生物醫藥行業的認可。未來,我將繼續致力於推動生物醫藥領域的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並努力構建跨國技術協作網絡,推動中國葯企參與全球供應鏈重構,與rsa聯合啟動「全球製藥青年領袖計劃」,培育具備國際視野的複合型跨學科人才,並積極探索ai製藥、智能製藥、連續製造等新技術落地,讓更多「中國方案」惠及全球,並為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的人才全球化、可持續創新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張金巍,現任上海臨港產業大學生物醫藥學院院長,蒲公英創始人,專註深耕製藥行業超過20年,生物製藥國產化推進聯合會(bla)發起人,ppmp(製藥項目管理專家)c級國際認證課程開發人,多個政府及生物醫藥產業園區顧問及智庫評審專家,曾主持過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天津市科技發展計劃項目,天津市質量攻關等重要項目,利用近紅外在藥品生產過程質量控制獲得專利和論文20多項,獲得多項殊榮,出版《全球製藥術語英漢雙解詞典》、《fda警告信回顧與案例解讀》等多項專著。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團隊:通過機器學習鑒定糖代謝紊亂的新型生物標誌物 - 天天要聞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團隊:通過機器學習鑒定糖代謝紊亂的新型生物標誌物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2型糖尿病是我國主要慢性代謝性疾病之一,其主要臨床特徵包括高血糖、胰島素抵抗和肝糖輸出增加等。因此,迫切需要進一步鑒定與糖代謝穩態調節密切相關的新型生物標誌物,從而為建立疾病預警體系和個體化診療方案提供新的理論依據。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周健團隊、代...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海榮:腦機接口突破性進展將在醫療康復領域 - 天天要聞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海榮:腦機接口突破性進展將在醫療康復領域

6月30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副校長鄭海榮,在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等主辦的科技創新院士報告廳上,圍繞AI時代的生物智能前沿——「腦機接口與生物智能」做了分享,他認為腦機接口將引領醫療新變革,是解決未來重大醫療需求的關鍵路徑,腦機接口的突破性進展將出現在醫療康復領域。鄭海榮以科幻電影《阿凡達》中通過意...
機場的大敵,可能不是飛鳥,國家該管管了! - 天天要聞

機場的大敵,可能不是飛鳥,國家該管管了!

如今,無人機的身影隨處可見,不管是用於拍攝壯麗風景,還是助力農業噴洒農藥,它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 可誰能想到,這小小的無人機,一旦不受控制地亂飛,就會成為機場安全的巨大威脅。 ....
【職引未來】青春無悔 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 - 天天要聞

【職引未來】青春無悔 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

【職引未來】 當前,不少高校畢業生選擇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到這些地方就業,青年學子將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又將收穫怎樣的人生體驗? 日前,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張新穎在接受光明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奮鬥,青年學子收穫的不僅是...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 天天要聞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我叫於野,今年24歲,陝西寶雞人。 父母望子成龍,希望我考上大學,可我卻貪玩無心讀書,16歲就下工地干起了塔吊司機,如今已是一個8年塔吊經驗的老司機了。 開塔吊被稱為高危中的高危....
均為高功率超充樁 理想充電樁突破15000根 - 天天要聞

均為高功率超充樁 理想充電樁突破15000根

【太平洋汽車 行業頻道】近日,理想汽車宣布,截止至2025年6月30日,理想超充樁數量突破15000根,且均為高功率超充樁。 在此前,李想本人也曾發社交媒體表示,之所以近兩年加速建設充電站,主要是先為理想的純電用戶們持續打造沒有里程焦慮的用車環境。未來,理想還將持續在高速和城市中建設更多更好的理想超充站。 值得一...
小河邊常見 野草圖鑑 - 天天要聞

小河邊常見 野草圖鑑

「從前在我家的門前有一條小河,小河裏面住着幾隻我從小養的鵝」大家聽過這首歌嗎[呲牙]我家門前真的有條景觀河,不僅有景區養的小鴨小鵝,河邊還有很多常見的植物!你們還記得那些常見的植物嗎?蘆葦蘆葦應該是河邊最常見的標誌性植物吧。
山欖科膠木屬基因組系統發育與生物地理創新 - 天天要聞

山欖科膠木屬基因組系統發育與生物地理創新

文章信息摘要:膠木屬(Palaquium)目前是山欖科(Sapotaceae)中最大的屬。先前關於膠木屬及其所在的異膠木族(Isonandreae)內部類群關係的研究,基於有限的樣本和基因座開展,未能明確界定分類邊界,進而阻礙了對這一以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