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際穿越·科創校長空間站」這場活動亮點多!

2025年01月31日13:20:19 科學 2117

「科際穿越·科創校長空間站」這場活動亮點多! - 天天要聞

近日,「科際穿越·科創校長空間站」新年首場活動——新春科創校長小會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生命長河展區舉辦,標誌着這一歷經兩年精心孵化的科創教育品牌在2025年迎來新的發展階段。此次活動由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指導,上海科技館、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主辦。


本次活動主題為「城市的未來」,邀請到兩位專家現場「論道」,以「科學+人文」多元視角共同勾勒城市發展輪廓。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陸銘帶來主旨演講「為什麼城市擠擠更環保」,他剖析了城市人口密度與環保之間的複雜關係。他指出,城市人口的適度集聚,能夠促使公共交通系統更為高效地運行,減少私家車的使用頻率,從而降低尾氣排放。同時,高密度的城市布局有利於基礎設施的集約化建設與共享。


著名詩人、散文家、小說家趙麗宏則以「水泥城市裡的大自然」為主題,生動闡述在城市建設飛速推進的進程中,大自然元素如何在高樓大廈間存續與融合,為城市的人文底蘊與生態發展提供了新的視角。現場正式聘任兩位報告專家為「科際穿越·科創校長空間站」首席顧問,為「空間站」的長遠發展注入了專業智慧與力量。




「科際穿越·科創校長空間站」這場活動亮點多! - 天天要聞


「館長有約」環節中,陸銘、趙麗宏與上海科技館館長倪閩景圍坐一起,就活動主題展開深度對談。他們從各自擅長的人文、經濟、教育等領域出發,分享獨到見解,在交流中為城市可持續發展凝聚智慧,提出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策略與建議


「科際穿越·科創校長空間站」這場活動亮點多! - 天天要聞


本次活動發佈了《科學教育與科學傳播發展報告(2024)》。該書是上海科技館科普智庫創新平台、上海科技傳播智庫重要前瞻性研究成果的系統性發佈。書中精選17篇來自智庫團隊、各個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研究者們的前沿報告,探討在「大科普」時代,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之間如何轉化協同,各種類型的社會主體如何參與並激發科學傳播的新實踐、新樣態,科普如何深度支持青少年的科學教育等等。該書期望通過揭示科學傳播與科學教育領域的發展現狀與趨勢,持續助力科普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標誌着「空間站」不僅是思想碰撞與匯聚的核心樞紐,也是思想傳播與輸出的交流平台。



「科際穿越·科創校長空間站」這場活動亮點多! - 天天要聞
「科際穿越·科創校長空間站」這場活動亮點多! - 天天要聞
「科際穿越·科創校長空間站」這場活動亮點多! - 天天要聞


動還邀請到小提琴家張樂與跨界音樂家張康明,二胡演奏家段皚皚,「力量之聲」組合成員王志達、宋罡帶來精彩演出,用豐富的音樂元素奏響城市脈搏與自然韻律交織的夢幻樂章。


自2023年6月推出以來,「科際穿越·科創校長空間站」已成功舉辦活動25場,邀請包括諾獎獲得者、院士、科學家、教育家等在內的嘉賓90餘位,持續走進上海展覽中心、上圖東館、徐家匯書院、奉賢區青少年活動中心、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閔行晶城中學等公共陣地和科技特色示範校,通過專家報告、跨界對談、科創集市等形式推動場館及社會優質資源進學校進課堂進社區。


未來,「科際穿越·科創校長空間站」將拓展更多的合作渠道,吸引更多不同領域的頂尖人才加入,探索更多新穎且富有成效的活動形式,讓科技之光普照每一個渴望知識的角落。




記者:張琦
編輯:徐悅琳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深度科普:光飛行一光年需要一年嗎?光:我只需要一瞬間! - 天天要聞

深度科普:光飛行一光年需要一年嗎?光:我只需要一瞬間!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速度的理解往往基於牛頓力學體系下的相對速度概念。比如,當我們坐在一輛行駛的汽車上,觀察到車外的物體在以一定的速度向後移動,這個速度是相對於汽車這個參考系而言的。然而,光的速度卻截然不同,無論在何種參考系中測量,光在真空中
超導量子計算機關鍵核心設備之一:本源量子批量出口稀釋制冷機 - 天天要聞

超導量子計算機關鍵核心設備之一:本源量子批量出口稀釋制冷機

IT之家 7 月 7 日消息,本源量子今日宣布自主稀釋制冷機獲國際訂單,將批量出口「一帶一路」國家,標誌着我國自主量子計算核心裝備在國際化進程中邁出關鍵一步。▼ 本源 SL400 稀釋制冷機稀釋制冷機是超導量子計算機的關鍵核心設備之一,能夠為量子計算機提供接近絕對零度(IT之家註:-273.15℃)的極低溫運行環境,除量子...
自然之美:布氏葦鶯 - 天天要聞

自然之美:布氏葦鶯

布氏葦鶯:雀形目、鶯科、葦鶯屬鳥類,屬小型鳥類。體長12-15厘米,體重10-12克。其中國內主要分佈於新疆以及香港,主要棲息於湖泊、河流、水庫、水塘、溪流、沼澤等不同水域附近的灌木叢、蘆葦叢以及草叢中。
超絕!夏日的瀋陽!今天4時5分正式進入…… - 天天要聞

超絕!夏日的瀋陽!今天4時5分正式進入……

今日4時5分 我們迎來「小暑」節氣小暑,暑氣漸盛雖還未到最酷熱之時卻已奏響了盛夏的序曲年方過半 季夏正始小暑,又稱「小熱」暑氣蒸騰、熱浪翻湧雖未到三伏極盛之時但此時的沈城已浸滿了夏日的濃烈氣息此時節氣溫飆升最高可達35℃雷雨也時常突襲悶熱與
90%稀土中國掌控!美國7000萬賣廠悔斷腸?今我們技術卡它脖子 - 天天要聞

90%稀土中國掌控!美國7000萬賣廠悔斷腸?今我們技術卡它脖子

美國這會兒估計正對着空氣拍大腿。20多年前7000萬美元就賣掉的稀土工廠,現在想花7億都買不回來。更扎心的是,全球90%的稀土話語權攥在咱們手裡,它想造點像樣的東西,還得看咱們臉色。這事兒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稀土這玩意兒,聽着像土裡的稀罕物,
清華大學韓敏芳教授團隊:從實驗室到應用轉化,高性能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理論與實踐 - 天天要聞

清華大學韓敏芳教授團隊:從實驗室到應用轉化,高性能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理論與實踐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作為一種高效、清潔的能源轉換技術,近年來受到了廣泛關注。其高能量轉換效率和廣泛的燃料適應性使其在能源領域具備了獨特的優勢,特別是在分佈式發電、便攜式能源裝置和大型電力系統等方面展現出了巨大的應用潛力。▲平板式SOFC電池堆重複單元(CRU)及千瓦級電堆實物圖▲ 2011~2020 年全球SO...
顛覆醫學!AI幫助無精男喜當爹,800萬掃描找出3個生命火種 - 天天要聞

顛覆醫學!AI幫助無精男喜當爹,800萬掃描找出3個生命火種

專註AIGC領域的專業社區,關注微軟&OpenAI、百度文心一言、訊飛星火等大語言模型(LLM)的發展和應用落地,聚焦LLM的市場研究和AIGC開發者生態,歡迎關注!全球著名媒體CNN消息,一對國外夫婦飽受18年不孕不育折磨,主要原因是丈夫患有無精症,精液中無法檢測到精子,而這是導致男性不育的罕見病症之一。在傳統檢查中,即使...
罕見!今年三伏天近10年來最短 - 天天要聞

罕見!今年三伏天近10年來最短

7月7日,小暑,迎風穿夏,尋覓清涼。「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夏天開始變得潮濕悶熱,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也快到來。在過去10年,從2015年至2024年,連續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而今年的「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僅30天,是近10年來最短的一次。酷熱還沒真正開始,暑意已經蔓延。此時,尋一處清涼,成了夏...
國科大畢業生探訪懷柔「一城兩都」 - 天天要聞

國科大畢業生探訪懷柔「一城兩都」

7月5日一早,雨過天晴。懷柔科學城新質生產力創造中心門前,中國科學院大學的畢業生們正帶着家人走下大巴車,準備進展廳「探秘」——這是中國科學院大學2025年畢業典禮走進「一城兩都」活動的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