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把岩洞改造成樂器,佔地14000平米,兩個足球場大小,這該怎麼演奏?

2025年01月09日07:22:02 科學 1149
男子把岩洞改造成樂器,佔地14000平米,兩個足球場大小,這該怎麼演奏? - 天天要聞男子把岩洞改造成樂器,佔地14000平米,兩個足球場大小,這該怎麼演奏?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wikicommons

撰文 | 阿嫻

審校|Ziv

如果要問世界上最大的樂器是哪一件?很多人可能都會回答管風琴。管風琴是一種大型氣鳴式鍵盤樂器,大家普遍認為世界上最「大」的管風琴是海濱禮堂管風琴,建在美國新澤西大西洋城的會議大廳里。

男子把岩洞改造成樂器,佔地14000平米,兩個足球場大小,這該怎麼演奏? - 天天要聞

海濱禮堂管風琴中最大的音栓被稱為 「大奧菲克萊德」,其噪聲震耳欲聾,超過130分貝,比火車汽笛還要響亮六倍。|Megodenas,CC BY-SA 3.0

它建於1930年,重約150噸,當時造價高達50多萬美元。這架管風琴共用了33 112支用於發音的風管,1235個控制音調的音栓,7排鍵盤。

不過,少有人知的是,還有一台「管風琴」比海濱禮堂管風琴更大,演奏的聲音傳播得更遠。這個樂器位於美國弗吉尼亞州盧雷洞穴(Luray Caverns),它是美國東部最大的洞穴系統。數百萬年來,山頂的雨水不斷向下滴落,緩慢沉積碳酸鈣,在洞穴天花板上形成了許多鐘乳石,與此同時地面上也形成了石筍

男子把岩洞改造成樂器,佔地14000平米,兩個足球場大小,這該怎麼演奏? - 天天要聞

鐘乳石是一種在溶洞等洞穴環境中形成的碳酸鈣沉積地貌。|Tomandjerry211 - Own work, CC BY-SA 3.0

1954年的某一天,五角大樓電子工程師兼數學家利蘭·W·斯普林克爾(Leland W Sprinkle)正帶著兒子在盧雷洞穴內遊玩。那時,洞穴里的燈光不夠明亮,也不夠穩定,所以看東西比較困難。就在昏暗的光線中,利蘭的兒子不慎將頭撞在了鐘乳石上。利蘭·W·斯普林克爾是個善於觀察的人,他注意到,當他兒子的頭撞到石頭上時,石頭髮出了清晰、準確的聲音

利蘭也非常好奇,他決定敲擊其他幾塊鐘乳石,看看會發生什麼。果然,音調不同、清晰而清脆的聲音不斷傳了出來,於是他便有了一個將洞穴改造成樂器的想法,並馬上付出了行動。

男子把岩洞改造成樂器,佔地14000平米,兩個足球場大小,這該怎麼演奏? - 天天要聞

橡膠錘敲擊鐘乳石|wiki commons

鐘乳石有點像物理學家所說的「聲學共振器」。一個封閉或半封閉的空間(如管、腔等結構),其內部的空氣柱會有特定的振動頻率當外界傳入的聲波頻率與這個空氣柱的固有頻率一致時,就會引發共振,發出特定頻率的樂音。

利蘭花了三年時間,在洞穴的不同區域精心挑選了37塊鐘乳石,根據音調對鐘乳石進行打磨,以達到完美的音色(音調有點像木琴)。

男子把岩洞改造成樂器,佔地14000平米,兩個足球場大小,這該怎麼演奏? - 天天要聞

利蘭正在打磨鐘乳石|wiki commons

緊接着他又在每塊鐘乳石旁邊安裝了一個長度30厘米的橡膠錘裝置,這樣就能通過電信號控制這個橡膠錘,敲擊鐘乳石來發出聲音。如此,一個面積達14 000平方米的樂器便做好了,而且無須使用揚聲器,空靈的音調,在整個洞穴中回蕩

男子把岩洞改造成樂器,佔地14000平米,兩個足球場大小,這該怎麼演奏? - 天天要聞

演奏者與控制台|By Jon Callas - Flickr: Stalacpipe Organ at Luray Caverns, CC BY 2.0

37個橡膠錘由一個類似直立鋼琴的控制台控制。當音樂家按下琴鍵時,電信號會沿着電線傳輸,觸發琴槌。不過,由於有的鐘乳石距離控制台過於遙遠,演奏者從按下按鍵到聽到聲音大概會有1秒鐘的延遲。而有的鐘乳石距離控制台較近,按鍵的延遲又沒有這麼長。所以,這個樂器非常難以演奏,演奏者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讓每次按鍵的獨特延遲完美同步,才能讓曲子聽上去很正常。

如今,盧雷洞穴每年會有40萬人前來參觀,而大鐘乳石管風琴成為了景區最熱門的表演項目。遊客還可以在禮品店購買大鐘乳石管風琴彈奏的曲子的黑膠唱片和CD。2011 年,芬蘭/瑞典音樂團體Pepe Deluxé還成為首批在大鐘乳石管風琴上創作和錄製原創樂曲的藝術家。

大鐘乳石管風琴更適合演奏一些較為平和的曲目,例如《月光奏鳴曲》或巴赫的一些前奏曲。|YouTube

不過,這個複雜樂器的日常維護工作並不簡單:洞穴內每時每刻都在滴答着充滿礦物質的水,非常潮濕。洞穴首席工程師Larry Moyer和他的兩名學徒Stephanie Beahm和Ben Caton需要用加熱器和乾燥器來保證鐘乳石的音調穩定,以及所有電子設備和數千米的電纜正常運行。還有一個問題是,雖然鐘乳石的生長速度非常緩慢,但這也會對樂器的音調產生影響。

男子把岩洞改造成樂器,佔地14000平米,兩個足球場大小,這該怎麼演奏? - 天天要聞

拉里·莫耶十幾歲時就開始在洞穴樂團工作,一干就是42年,現在是該管風琴的首席工程師。|Alan Goffinski

參考資料:

[1]

https://www.worldrecordacademy.org/2023/3/worlds-largest-pipe-organ-world-record-in-atlantic-city-new-jersey-423169

[2]https://en.wikipedia.org/wiki/Luray_Caverns

[3]https://en.wikipedia.org/wiki/Great_Stalacpipe_Organ

[4]https://www.stumpcrosscaverns.co.uk/how-a-cave-became-a-musical-instrument

[5]https://www.npr.org/2023/11/07/1211027608/the-largest-musical-instrument-in-the-world-is-underground-in-a-virginia-cave

男子把岩洞改造成樂器,佔地14000平米,兩個足球場大小,這該怎麼演奏? - 天天要聞

原創文章版權歸微信公眾號

「把科學帶回家」所有

轉載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凡本公眾號轉載、引用的文章 、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此產生相關後果,由版權所有人、原始發佈者和內容提供者承擔,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團隊:通過機器學習鑒定糖代謝紊亂的新型生物標誌物 - 天天要聞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團隊:通過機器學習鑒定糖代謝紊亂的新型生物標誌物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2型糖尿病是我國主要慢性代謝性疾病之一,其主要臨床特徵包括高血糖、胰島素抵抗和肝糖輸出增加等。因此,迫切需要進一步鑒定與糖代謝穩態調節密切相關的新型生物標誌物,從而為建立疾病預警體系和個體化診療方案提供新的理論依據。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周健團隊、代...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海榮:腦機接口突破性進展將在醫療康復領域 - 天天要聞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海榮:腦機接口突破性進展將在醫療康復領域

6月30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副校長鄭海榮,在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等主辦的科技創新院士報告廳上,圍繞AI時代的生物智能前沿——「腦機接口與生物智能」做了分享,他認為腦機接口將引領醫療新變革,是解決未來重大醫療需求的關鍵路徑,腦機接口的突破性進展將出現在醫療康復領域。鄭海榮以科幻電影《阿凡達》中通過意...
機場的大敵,可能不是飛鳥,國家該管管了! - 天天要聞

機場的大敵,可能不是飛鳥,國家該管管了!

如今,無人機的身影隨處可見,不管是用於拍攝壯麗風景,還是助力農業噴洒農藥,它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 可誰能想到,這小小的無人機,一旦不受控制地亂飛,就會成為機場安全的巨大威脅。 ....
【職引未來】青春無悔 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 - 天天要聞

【職引未來】青春無悔 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

【職引未來】 當前,不少高校畢業生選擇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到這些地方就業,青年學子將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又將收穫怎樣的人生體驗? 日前,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張新穎在接受光明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奮鬥,青年學子收穫的不僅是...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 天天要聞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我叫於野,今年24歲,陝西寶雞人。 父母望子成龍,希望我考上大學,可我卻貪玩無心讀書,16歲就下工地干起了塔吊司機,如今已是一個8年塔吊經驗的老司機了。 開塔吊被稱為高危中的高危....
均為高功率超充樁 理想充電樁突破15000根 - 天天要聞

均為高功率超充樁 理想充電樁突破15000根

【太平洋汽車 行業頻道】近日,理想汽車宣布,截止至2025年6月30日,理想超充樁數量突破15000根,且均為高功率超充樁。 在此前,李想本人也曾發社交媒體表示,之所以近兩年加速建設充電站,主要是先為理想的純電用戶們持續打造沒有里程焦慮的用車環境。未來,理想還將持續在高速和城市中建設更多更好的理想超充站。 值得一...
小河邊常見 野草圖鑑 - 天天要聞

小河邊常見 野草圖鑑

「從前在我家的門前有一條小河,小河裏面住着幾隻我從小養的鵝」大家聽過這首歌嗎[呲牙]我家門前真的有條景觀河,不僅有景區養的小鴨小鵝,河邊還有很多常見的植物!你們還記得那些常見的植物嗎?蘆葦蘆葦應該是河邊最常見的標誌性植物吧。
山欖科膠木屬基因組系統發育與生物地理創新 - 天天要聞

山欖科膠木屬基因組系統發育與生物地理創新

文章信息摘要:膠木屬(Palaquium)目前是山欖科(Sapotaceae)中最大的屬。先前關於膠木屬及其所在的異膠木族(Isonandreae)內部類群關係的研究,基於有限的樣本和基因座開展,未能明確界定分類邊界,進而阻礙了對這一以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