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眾所周知,近些年來,西方國家想盡了伎倆,來對我國經濟實施制裁。比如貿易戰、關稅戰,都打的飛起。個個本着殺敵一萬、自損八千的方式,來扼制中國的崛起。
面對西方的圍堵和制裁,咱們自然也有應對之策。比如對稀土元素和關鍵礦物的管控,就是一張完美的底牌。
這不,近段時間,我國又技高一籌,對部分關鍵礦物加大了出口管控力度。
對於中國的這招釜底抽薪,西方又該如何應對?假如我國真的在這塊領域實施全面斷供,西方經濟又會衰弱成什麼樣?
中國的「卡脖子」神技
據官方消息,12月13日,我國商務部發佈了一項公告。在公告中,我國對鎵、鍺、銻等物質,實施了針對性管制。
當然了,早在去年7月份的時候,咱們就已經施展了這套技能。我國那時候就宣布,從2023年8月1日起,對鎵、鍺等重要物資,實施出口管制。
只不過,那時候的出口管制對象還比較泛,並沒有針對某個國家。
軍武界的關鍵原料——鎵
很多人可能不太明白,咱們管制這類物質究竟有什麼用?其實這些關鍵礦物的用處可大了。
就拿鎵來說,它就是半導體領域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比如由鎵搭配出來的砷化鎵、氮化鎵等,就是打造半導體材料的核心部件。
利用這類材料,咱們可以做出微波器件、發光二極管等。像市面上出現的LED燈、LED顯示屏等,就是由鎵做出來的。
除此之外,鎵還能用于軍事雷達。比如美軍F22、F35上的雷達,採用的就是第二代砷化鎵電子元器件。
正是有了這款元器件,美國的F22、F35才能順利飛天。不然的話,就只能躲在機庫里落灰了。
此外,像鎵和鍺的銦化物,還是極好的鏡頭鍍膜材料。
從性能上來看,這種鍍膜材料,毫不阻礙紅外線的穿透。在這種情況下,用它們來打造紅外導引頭、夜視儀,就顯得物盡其用了。
如今軍隊中大部分的夜視儀,就是由鎵和鍺鍍膜而成的。可見,這款材料在軍用領域,確實是個搶手貨。
最關鍵的是,鎵還可以用來製造核武器的鈈核心。對於這種用途的重要性,想必大家都不用再猜了吧?妥妥的一大殺器。
假如沒有鎵的話,你還想當工業強國?那無疑是痴心妄想。
那全球鎵含量哪家強呢?某東方大國微微一笑。
根據2022年的探測數據來看,全球已經探明的鎵儲量,有將近27.93萬噸。而咱們中國境內,就有超過19萬噸,佔到了全球總儲量的68%。
至於產量方面,中國更為出色。根據2023年的數據來看,全球鎵的產量是730噸,而中國就產了將近701噸,佔到了全球的90%以上。
像中國鋁業,如今已經成為了全球最大的鎵生產企業。光是2022年,中國鋁業就生產了146噸的鎵,佔到了全球鎵產量的四分之一。
可見,在鎵資源的掌控方面,咱們一直都是龍頭老大。只要咱們一斷供,世界各國都得吃癟。
半導體的核心材料——銻
說完了鎵,咱們再來說說銻。和鎵一樣,銻也有一種極其重要的關鍵礦物。
從用途上來看,銻常常用於製作合金材料。比如鉛銻合金,就是蓄電池柵板的關鍵原料。
此外,銻還是個優秀的「消防員」。比如在在橡膠、塑料、纖維中,添加一部分銻化物,就能起到良好的阻燃效果。
當然了,關於銻的核心用途,無疑是半導體領域了。比如將銻化鎵打造成半導體材料,就能充當電子元器件,進而補齊芯片產業鏈的短板。
按照相關人員的說法,只要將銻摻雜到半導體材料中,就能實現元器件的四個特性。那就是小體積、輕重量、低功耗和低成本。
在這種情況下,生產出來的半導體就能具備超強的競爭力了。
像芯片生產過程中要用到的「襯底」,就是這麼一個器件。只要把前面四個特性發揮到極致,就能利用「襯底」來產出更多的芯片。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在這方面明顯做到了世界前列。如今中國已經實現了4英寸銻化鎵「襯底」的量產,即便是強如三星,也得從我國進口這類半導體材料。
可見,銻在芯片領域的地位,確實是舉足輕重。
那全球銻產量哪家強呢?不好意思,還是中國。
據統計,全球的銻儲量是150萬噸,而咱們中國就擁有48萬噸,佔到了32%。在產量這方面,全球銻產量是8.3萬噸,而中國的銻產量就有4萬噸,佔到了48%。
像湖南黃金,就靠着銻產量全球第一的業績,成為了業界龍頭企業。還有華鈺礦業,其可控銻資源量,也達到了47萬噸,成為了業界二把手。
可見,像銻這類物質,依舊被我國牢牢抓在手中。別人要想獲得銻,怎麼著也得看看中國的臉色。
制裁與反制裁
既然資源在手,那事情就好辦了。但凡敢對我國實施芯片制裁,我國就能拿出這張底牌,對其進行對等打擊。
比如在12月2日,也就是商務部發佈關鍵礦物出口管制公告的前一天。美國發佈了對華半導體的出口管制措施,並將136家中國實體企業,增列到了出口管制清單上。
既然別人玩制裁,咱們乾脆也以牙還牙。於是乎,我國對鎵、鍺、銻等礦物的出口管制,就狠狠落在了美國身上。
總之,這個世界,本就是一個互相鬥法的世界。你玩制裁?我國當然也能玩。當咱們的制裁招式一出,就看你能不能接的住了。
對洛馬當頭一棒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就曾被我國的制裁打了一棒。
眾所周知,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是世界排名第一的軍火公司。像電影《復仇者聯盟》里的斯塔克工業,就是以它為原型創作出來的。
在業務方面,洛馬主要銷售F16、F22、F35等戰機,把第二名波音遠遠的甩在了身後。咱們口中流傳的軍工複合體,其代表企業就是洛馬,而且還是扛把子級別的角色。
但即便是這樣,洛馬依舊被咱們給吊打。
咱們直接對洛馬實施了稀土斷供。一個月後,洛馬的稀土產量迅速告急,只能停工停產。如此一來,洛馬也就無法按時交貨了。
現如今,洛馬只能採購其他國家的稀土,或者市面上的二手貨,才能勉強維持戰機製造。
當然了,像那些低質量稀土,造出的戰機,質量也肯定拉垮。比如F35,就經常被美媒抨擊,說是事故不斷。就連馬斯克也經常嘲諷,說F35就是個浪費錢的玩意兒。
可見,這個世界永遠都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老美以為自己能掌控一切,實際上早已被我國給鉗制住了。
芯片製造離不開中國市場
近些年來,美國老是用芯片這招來打擊中國。殊不知,芯片這玩意兒,是極度依賴上游供應鏈的,也就是開頭提到的鎵、鍺、銻等原料。
無論是哪個國家,都沒法湊齊所有的原材料。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就只能對中國恭敬以待了。
你老美就算控制了光刻機又怎樣?沒有原料,芯片生產照樣白搭。這就是我國能在芯片領域迅猛發展的底氣所在。
當然了,面對美國的芯片制裁,我國其實還有一張王牌,那就是市場。
根據2018年的調查報告來看,當年全球芯片銷售總額,達到了4784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就有1584億美元,佔到了全球總量的33.1%。
這就相當於全球三分之一芯片,都是中國消費的。面對這樣一個大客戶,誰敢全面制裁?
就算美國想制裁,也過不了自己國內企業那一關。比如在2023年10月的時候,英偉達、英特爾、高通等,就反對對華芯片制裁。
期間,這些美企還一度威脅白宮。他們表示,若美國繼續限制對華芯片出口,那他們將沒有資金和能力,在美國建立新的芯片工廠。
簡單來說,就是要求美國政府別打貿易戰了,地主家都沒餘糧了。
此外,這些美國芯片企業還斥巨資,去遊說美國智庫,希望華盛頓方面重新考慮對芯片的管制。可見,在這些美企看來,中國一直都是不可或缺的大客戶。
既然咱們都是金主了,那也就沒啥好畏懼的了。每天該吃吃該喝喝,按照既定路線走下去。
正所謂不動如山,方得始終。當我國真正走向成功的時候,美國就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總之,制裁也好,圍堵也罷,我國從來就不帶怕的。你有你的張良計,我有我的過牆梯。
在咱們老祖宗的千年智慧傳承下,歐美還是略顯稚嫩。待中國的管制措施一出,對方是不服也得服了。
信息來源:
界面新聞【中國對鎵鍺銻等兩用物項加強管制,影響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