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十月無霜,碓房無糠」,十月打霜有啥說法?農諺有答案

2024年11月10日11:33:06 科學 1162

不知不覺,已經是立冬之後了,在時間上也來到了農曆的十月中旬,而在這個時候,原本應該是天氣轉涼,變得格外寒冷的時候,但是在南方很多的地方,尤其是南昌、長沙等地,溫度卻一直高居不下,這也原本讓應該出現霜凍的天氣,沒有出現霜凍,它有啥預兆呢?

老話說「十月無霜,碓房無糠」,十月打霜有啥說法?農諺有答案 - 天天要聞

老話說「十月無霜,碓房無糠」,十月打霜有啥說法?農諺有答案!該打霜的時候,卻沒有看見霜,這顯然不符合自然的一個規律,那麼打霜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呢?

出現打霜天氣要具備的條件?

低溫、空氣濕度大,還要有凝結核。當滿足這些條件的時候,就會出現打霜的一個天氣。所以出現打霜的時候,氣溫必定是特別低的那種。

老話說「十月無霜,碓房無糠」,十月打霜有啥說法?農諺有答案 - 天天要聞

溫度一般要降至0攝氏度以下,即空氣中的水汽開始凝結的溫度,霜就可能形成。另外空氣濕度大,這個也是霜形成的必要條件,像植物的蒸騰作用、土壤的蒸發、水體表面的蒸發等。都有利於水汽的形成。

老話說「十月無霜,碓房無糠」,十月打霜有啥說法?農諺有答案 - 天天要聞

溫度足夠的低,同時又碰到了濕度比較大,就會出現一個凝化的過程,也就是我們看到的細小冰晶。一般在地面的草叢、屋頂、車輛玻璃等表面上我們都可以看到。

十月打霜對農作物的一個影響?

霜凍天氣,對於農作物而言,有利也有弊,對於一些不耐凍的作物來講,出現霜凍的天氣,會直接破壞作物的細胞,從而直接枯萎,影響到它的正常生長和發育。

老話說「十月無霜,碓房無糠」,十月打霜有啥說法?農諺有答案 - 天天要聞

當然出現霜凍也有很多的好處,比如說霜凍可以殺滅部分害蟲,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它能有效地減少一些害蟲的存活,從而降低來年春季病蟲害的發生率,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

另外對於耐凍的作物而言,出現霜凍天氣,反而會使得蔬菜味道更加的甜,比如白菜、菠菜、芥菜、白蘿蔔等,這些都屬於抗寒菜,遇到霜凍的天氣,品相不會被破壞。而且還會更加的鮮甜,農村老人也常說「霜打的蔬菜格外甜」。

老話說「十月無霜,碓房無糠」,十月打霜有啥說法?農諺有答案 - 天天要聞

「十月無霜,碓房無糠」,十月打霜有啥說法?

按照諺語的一個說法,在農曆的十月,如果還沒有出現霜凍天氣的話,則來年糧食歉收。這個是很好理解的,因為十月原本氣溫應該下降,這樣才有利於凍死病蟲害,但是沒有霜,說明氣溫還比較的高,那麼自然而然,作物就會受到影響。與此類似的諺語還有很多。

一、 十月無霜,來年有荒

意思就是農曆的十月,如果還沒有出現打霜的一個天氣,那麼在來年的時候,就容易出現饑荒的一個情況,也就是告訴我們,年景容易出現歉收。

老話說「十月無霜,碓房無糠」,十月打霜有啥說法?農諺有答案 - 天天要聞

二、 入冬宜霜,穀雨斷霜。先冬無霜,來年大荒。

此諺語占言進入冬天宜有霜凍,直至穀雨節氣斷霜。若今冬少霜凍(暖冬),則來年必有饑荒。

古人一般都是以立冬為判斷標準,也就是說,立冬節氣就是冬天的一個開始,進入立冬之後,應該出現打霜的一個天氣,如果沒有出現,甚至是年愛沒有立冬就出現了打霜,那麼在來年就容易帶來饑荒。

老話說「十月無霜,碓房無糠」,十月打霜有啥說法?農諺有答案 - 天天要聞

三、 九月無霜米缸空,十月無霜糧倉空

進入九月還有十月,都是適合打霜的一個天氣,這個時候,原本就應該天氣比較的寒冷,如果九月沒有出現打霜,家裡的米缸會空,也就說明收成不是很好,但是如果是在十月還沒有霜,那麼整個年景都會受到影響。

老話說「十月無霜,碓房無糠」,十月打霜有啥說法?農諺有答案 - 天天要聞


十月是孟冬,在這個時候,天氣溫度應該下降,這個是自然的規律,而如果天氣溫度還比較的高,那麼對於作物的生長來講,確實會造成很大的一個困擾,甚至是容易引起乾旱的情況出現,那麼自然就難以得到好的收成。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科學家也有辦公室政治,本想攜手創業,沒想到屢屢被騙……丨葉檀回信 - 天天要聞

科學家也有辦公室政治,本想攜手創業,沒想到屢屢被騙……丨葉檀回信

長期徵集日子很難,生活不容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有苦說不出的感覺,受苦的人最懂。和吃苦相比,有苦難言,無人問津,可能比苦本身還難受。重生之後,葉檀老師變了很多,變得能吃苦,吃自己的苦,吃別人的苦。她說,有苦我們一起分擔。每周六,葉檀老師都會親自回復,並在公眾號上發出,有苦難言的朋友,如果你也想和葉...
空氣炸鍋里的紙,真的勸你別亂買! - 天天要聞

空氣炸鍋里的紙,真的勸你別亂買!

硅油紙是空氣炸鍋的「神仙搭子」,更是懶人的超級福音,用完直接一扔,刷碗都省了。那麼,硅油紙到底是什麼紙?我們買的硅油紙,真的安全嗎?硅油紙到底是什麼紙?硅油紙是一種由原生紙漿、淋膜層和食品級硅油層構成的食品接觸用紙。
洪緯讀《製造三文魚》 | 毒素纏身的水生雞 - 天天要聞

洪緯讀《製造三文魚》 | 毒素纏身的水生雞

《製造三文魚:海洋生態危機與經濟不平等》,[挪]西蒙·塞特爾 、[挪]謝蒂爾·厄斯特利著,梁友平、李菁菁譯,中國工人出版社2025年2月出版,420頁,88.00元三文魚因鮮嫩的紅色肉質和富含優質的Omega-3脂肪酸,備受食客喜愛,被譽為高顏值的健康食材。不過,我不確信的是,讀完《製造三文魚》之後,還有多少讀者能毫無顧慮...
美國人抽血做成的救命葯,中國現在靠大米就能生產? - 天天要聞

美國人抽血做成的救命葯,中國現在靠大米就能生產?

繼去年的空氣造澱粉之後,這段時間我在網上就看見個更逆天的:武漢有一家公司實現了從稻米里生產人血......「稻米」,「生產」,「人血」,每個字都能看懂,連起來一讀差評君我是真納悶了,這還是中文嗎?再一看,好好好,這居然還是人民日報發佈的......由於這些關鍵詞太過魔幻,差評君我這不得不連夜查資料調查一番,看看...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 天天要聞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磁體饋線採購包項目迎來關鍵節點,其最後一套校正場線圈內饋線部件在合肥竣工,並交付起運位於法國的ITER現場。這標誌着ITER磁體饋線系統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製順利完成。ITER磁體饋線系統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被稱為ITER磁體系...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 天天要聞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4月13日,副省長、市委書記張振豐在溫州學研究聯合會調研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立足溫州、研究溫州、服務溫州」,深化時間維度、放大空間維度,貫通歷史研究溫州、跳出溫州研究溫州,努力打造溫州建設高水平文化強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地方學術研究的...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 天天要聞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極目新聞記者 張秀娟通訊員 趙夢潔 黃曉彧 林敏「小朋友們,外來入侵物種包括哪些呢?」「在咱們出國旅遊前,需注意哪些問題呢?」4月12日,在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武漢海關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海關開放日」活動。15名小學生化身「國門小衛士」,零距離體驗、參與海關全民國家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