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悼!今日在合肥送別兩院院士常印佛

2024年05月01日14:01:30 科學 2031

大皖新聞訊 哀樂低鳴,5月1日上午9時,兩院院士常印佛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合肥市殯儀館舉行,其家人、生前同事、學生等來到現場。一隻只花圈、一副副輓聯、一束束白花,是大家與常印佛院士最後的告別。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礦床地質學家,安徽省原地礦局副局長、總工程師、技術顧問常印佛於2024年4月27日在合肥逝世,享年93歲。

現場:數百人深情送別

常印佛是我國著名礦床地質學家和礦產地質勘查專家,1931年出生於江蘇泰興,195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地質系;1952~1965年在長江中下游從事礦產勘查工作;1965-1974年由原地質部先後派往越南和阿爾巴尼亞從事援外地質技術工作;1977年起,先後任安徽省地質局(後改稱地質礦產局)副總工程師、副局長、總工程師、技術顧問;曾任中國科技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院長等職務。他也是「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雙料院士」—1991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4年被遴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

5月1日上午8時許,大皖新聞記者來到合肥市殯儀館,在1號悼念廳門前的廣場上已有不少弔唁者,其中有不少是從外地趕來的,大家早早來到現場。在這些弔唁者中,有不少人接受過常印佛的指導,令很多人印象深刻的是常印佛嚴謹務實的作風以及對青年人才的扶持培育。

痛悼!今日在合肥送別兩院院士常印佛 - 天天要聞

告別儀式現場,弔唁人員有序排隊

「做事情特別認真,我從他身上學到很多。」現場來弔唁的杜建國博士如此說。杜建國說,他在上世紀80年代就和常印佛結識,最難忘的經歷是跟着常印佛一起開展野外地質工作,去過大別山、長江中下游等區域,至今仍記着當時的場景。

女兒:「讓我再看爸爸最後一眼」

5月1日上午9點,前來送別常印佛院士的人們緩緩走進合肥市殯儀館1 號廳,懷着沉痛的心情,向常印佛院士遺體鞠躬致敬。大廳內的電子屏幕上定格着常印佛的生前照片,一張張老照片見證着常印佛的工作經歷。

「讓我再看爸爸最後一眼。爸爸,我會永遠想您!」在大廳內,常印佛的一位女兒早已哭成淚人,看到這一場面,不少人潸然淚下。

痛悼!今日在合肥送別兩院院士常印佛 - 天天要聞

告別儀式現場

之後,常印佛的女婿李良軍對大皖新聞記者說,除了陪在身邊的大女兒,老人另有兩個孩子從國外趕回來,因病入院後,老人還心繫地質工作。李良軍說,進入晚年後,常印佛更多地是為地質工作提供指導和建議。對於從事一輩子的地質工作,常印佛曾稱之為「與大山結緣」。

追憶:幾十年紮根地質工作  是大家心中的「良師益友」

安徽省地礦局原副局長徐小磊向大皖新聞記者介紹,常印佛院士從清華大學畢業後,在安徽這片熱土工作,他對安徽地質工作貢獻非常大,其中包括找礦理論和找礦的成果方面的突破,「比如在找礦成果方面,在銅陵地區陸續發現了幾個大型的銅礦。」

在徐小磊看來,常印佛院士最難得可貴的品質是對年輕同志毫無保留地培養和教育,孜孜不倦地將畢生所學傾囊相授,安徽地質界很多人都受過常印佛院士的教導,「今天清早這麼多人不約而同地趕來送常院士最後一程,我想大家應該都是為了表達自己心中對常院士的緬懷之情吧。」

痛悼!今日在合肥送別兩院院士常印佛 - 天天要聞

弔唁人員鞠躬

大皖新聞記者從現場了解到,也有人專門從外地趕到合肥送別常印佛院士。從北京趕到合肥的中國地質科學院原副院長呂慶田告訴記者,他曾在常印佛院士的指導下一起從事長江中下游的地質工作,後續也一起從事其他的地質工作。呂慶田說,常印佛院士最大的特點就是為人特別謙虛,不僅如此,做學問也做得很好。

多名院士送花圈表達悼念

5月1日,大皖新聞記者在合肥市殯儀館1號廳內看到,一隻只花圈被整齊地擺放在兩側,其中多隻花圈上的輓聯顯示,花圈為中國科學院或中國工程院院士所送。

痛悼!今日在合肥送別兩院院士常印佛 - 天天要聞

多人來到告別儀式現場

記者從安徽省院士專家聯合會獲悉,有多名院士送來花圈表達悼念。安徽省院士專家聯合會黨委書記戴建華說,常印佛院士長期從事礦產地質勘查和研究,先後參加和主持過多項大型勘查和科研項目,他雖然離開了,但他的精神激勵着後人。

公開資料顯示,常印佛是從野外走出的地質學家,學術研究與發現源於大量的找礦實踐經驗,體現出強烈的實踐與理論的互動,一生著述不多,但都極有分量, 「探寶建功銅官山,成礦是論矽卡岩,淡泊名利耕不輟,初心使命一如堅。」這是常印佛對自己地質生涯的總結。

大皖新聞記者  余康生   魏鑫鑫  攝影報道

編輯 陶娜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新華社北京5月21日電 研究人員日前繪製出尼羅河一條現已乾涸的支流地圖,認為它可能幫助古埃及人建造了31座金字塔,包括著名的吉薩金字塔群。研究成果由最新一期英國《通訊-地球與環境》雜誌刊載。 埃及金字塔最集中的地區是自吉薩市向南至利什特村之間的一片沙漠。那裡距離尼羅河有數十公里遠,但發現了港口遺迹。埃及學家...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 天天要聞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封面新聞記者 李茂佳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臨之際,5月21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舉行重慶市生物多樣性保護情況新聞發佈會。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較禁捕前增加47種。長江鱘從禁捕前監測到的7尾增加到249尾,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出現範圍擴大。新聞發佈會現場。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衛表示...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5月21日,全國首屆量子精密測量賦能產業發展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辦。會上,全球首台商用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正式亮相。該顯微鏡由國儀量子技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儀量子」)自主研製,這標誌着我國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的產業化發展,取得重要突破。△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圖片來源:國儀量子國...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 天天要聞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IT之家 5 月 21 日消息,日本 J-PARC 研究中心、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聯合發佈公報,宣布完成了業內首次對 μ 子進行「冷卻」和加速的操作,朝着實現世界首個 μ 子(渺子)加速器邁出了一大步。據介紹,研究團隊在 J-PARC 中心使帶一顆正電荷的正 μ 子減速到幾乎停止(光速的 0.002%)的狀態,並使正 μ 子的方向和速度...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 天天要聞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5月20日迎來「小滿」節氣,民諺有雲「小滿小滿,江河漸滿」。進入「小滿」節氣,雨水豐盈,江河的水逐漸增多。根據廣州市水文氣象數據統計,5月20日廣州市降暴雨,其中白雲、花都、增城等區降大暴雨,全市平均日雨量74.0毫米。豆大雨點落在地面,濺起水花。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吳子良受強降雨影響,5月20日全市江河水位...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佈 - 天天要聞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佈

現代快報訊(記者 陸文傑)鳥類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指示類群,是評價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的關鍵性指標。隨着生態環境的改善,常州鳥類生境狀況大幅提升,越來越多的野生鳥類翱翔在青山綠水間,野外鳥類記錄不斷刷新,珍稀鳥類頻頻亮相。它們用翅膀為生態環境投票,實名認證了常州生物多樣性工作的豐碩成果。在5·22國際生物多樣...
馬斯克豪言:30年內火星城市崛起,人類新家園即將誕生! - 天天要聞

馬斯克豪言:30年內火星城市崛起,人類新家園即將誕生!

埃隆·馬斯克,這個科技界的狂人,他總是有着讓人震驚的想法和計劃。這不,他又在火星上動起了腦筋。他旗下的SpaceX公司,一直在研究怎麼把人送上火星,還在想方設法要在那上面建個城市。圖片來自網絡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可是挺活躍的,他就在那兒說,未來30年,火星上肯定會有人類城市。
研究發現英國 AI 聊天機械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繞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英國 AI 聊天機械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繞過

劃重點:- ️  英國政府研究人員發現,防止 AI 聊天機械人發出非法、有毒或露骨回應的保護措施可以被簡單的技術繞過。-   通過測試,研究人員發現五個系統 「極易受到攻擊」,甚至在沒有有針對性地繞過保護措施的情況下,也能產生有害回應。-   安全防護可以通過 「相當簡單」 的攻擊繞過,例如指示系統以 「當然,...
聚智聚力 14位院士專家齊聚長沙助推南華大學高質量發展 - 天天要聞

聚智聚力 14位院士專家齊聚長沙助推南華大學高質量發展

華聲在線5月20日訊(通訊員 夏文輝 記者 盧小偉)5月20日上午,南華大學高質量發展戰略諮詢會在長沙召開。14位院士專家齊聚一堂,為推動南華大學高質量發展問診把脈,為加快推動南華大學「雙一流」建設貢獻新思路、新方案。 曹正平 攝中國科學院院士饒子和、沈岩、高福、賀福初、顧寧、陳曄光、駱清銘,中國工程院院士歐陽...
腦洞大開的神經科知識記憶方法,知識點『順』間記住 - 天天要聞

腦洞大開的神經科知識記憶方法,知識點『順』間記住

最近複習考試時,搜集到一些很有趣的神經科知識點記憶口訣,我整理了一下分享給大家,希望能為你枯燥的學習帶來一絲樂趣和便利。如果你的知識庫中也藏着類似的秘密武器,歡迎在評論區分享,讓我們一起豐富這個神經科知識的記憶寶庫~Wallenberg綜合征——錢醫生教三基延髓背外側綜合征(Wallenberg綜合征)最常見的原因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