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至26日,迎來百年難遇「地磁暴」,普通人如何保護自己?

2024年03月25日16:25:17 科學 1485

3月24日至26日,迎來百年難遇「地磁暴」,普通人如何保護自己?

3月24日至26日,迎來百年難遇「地磁暴」,普通人如何保護自己? - 天天要聞

根據中央氣象台報道,3月24日、25日和26日三天可能出現地磁活動,也被稱為「地磁暴」。所謂「地磁暴」,簡單來說,就是地球磁場突然發生的強烈變化。這種變化可能是因為太陽的一些活動,比如太陽風暴,或者是地球上的地震等原因造成的。當地磁暴發生時,地球磁場的強度和方向會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生明顯的變化,就像磁場在「翻跟頭」一樣。

地磁暴是全球性的,也就是說,它不僅僅影響地球的某一個地方,而是對整個地球的磁場都有影響。我們可以用地磁指數來衡量地磁暴的大小,就像用溫度計來測量溫度一樣。根據地磁暴的強度,我們可以把它分為五個等級:小磁暴、中等磁暴、大磁暴、特大磁暴和超大磁暴。這就像是我們把風力分為微風、輕風、強風、大風和狂風一樣。

3月24日至26日,迎來百年難遇「地磁暴」,普通人如何保護自己? - 天天要聞

地磁暴來了,我們要注意什麼?簡單來說:

電的問題 :地磁暴可能會讓電變得不穩定,甚至停電。所以,那時候就少用點高功率的電器,比如電烤箱、空調啥的,免得電器壞掉或者起火。重要的電力設施得提前保護好,確保它們能正常工作。

手機信號 :地磁暴可能會讓手機信號變得很差,甚至沒信號。所以,那時候就少打點電話,少用點手機上網,免得信號斷了聯繫不上人。重要的通信設施也得有備份,確保信息能傳出去。

出門小心 :地磁暴可能會影響交通信號,讓路況變得很亂。所以,那時候就少出門,特別是開車,免得出事故。如果非要出門,就提前看看路況,小心點開車。

3月24日至26日,迎來百年難遇「地磁暴」,普通人如何保護自己? - 天天要聞

保護自己 :雖然地磁暴對咱們身體影響不大,但還是得注意點。比如戴個防輻射的眼鏡、手機殼啥的,減少電磁波對咱們的影響。少用點電子設備,離它們遠點。

看天氣預報 :地磁暴是可以預測的,所以得多看看天氣預報。一旦看到預警,就趕緊採取措施,比如關掉不必要的電器、準備點吃的喝的啥的。

待在家裡 :地磁暴來的時候,家裡是最安全的地方。確保自己和家人待在結實的房子里,離窗戶和外牆遠點。準備個應急燈和點吃的喝的,找點樂子打發時間。

總之,地磁暴來了別慌張,提前做好準備就行。多關注天氣預報和最新動態,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應對。

值得一提的是,上次地磁暴發生在2023年12月1日晚,黑龍江內蒙古、新疆等地均出現了壯觀的極光活動。令人驚喜的是,甚至連北京這樣的都市都有清晰的極光目擊和觀測記錄,讓無數市民和天文愛好者為之震撼和陶醉。因此,我們有理由期待,在此次大地磁暴期間,北方多地或將再次上演極光的視覺盛宴。

3月24日至26日,迎來百年難遇「地磁暴」,普通人如何保護自己? - 天天要聞

最大的地磁暴在明朝

在明朝末期,發生了一次特彆強烈且持續時間很長的地磁暴,那次地磁暴持續了九天之久,範圍很大,強度也很高。但那時候科技不像現在這麼發達,人們沒有很好的辦法去監測和記錄這件事,所以我們現在也不能完全了解那次地磁暴的所有情況。

不過呢,從一些歷史文獻和民間故事裏,我們還是能知道一些那次地磁暴的情況。據說當時天空一直閃着很亮的紅光,持續了很長時間,把大家都嚇壞了。因為那時候人們對自然現象懂得不多,很多人都覺得這是天上降下來的異象,認為這意味着王朝要變天,社會要大亂。

但這些關於明朝地磁暴的說法,其實都是來自一些歷史文獻和民間傳說。但是,我們也不能完全相信這些說法,因為有可能它們並不完全準確,或者有些內容被誇大了。

3月24日至26日,迎來百年難遇「地磁暴」,普通人如何保護自己? - 天天要聞

總的來說,地磁暴對人體的直接影響確實微乎其微,我們不必過於擔心它會直接傷害到我們的身體。然而,它確實有可能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一些間接的影響,比如干擾通信設備、影響電力系統等。

因此,在面對地磁暴的時候,我們只需要保持警惕,密切關注天氣預報和相關部門的通知,提前採取一些預防措施,比如備份重要數據、確保電力設備的穩定運行等,就可以有效地降低它對我們生活的影響。這樣,即使地磁暴真的來臨,我們也能從容應對,確保生活的正常運轉。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直到你離去,我才開始愛你 - 天天要聞

直到你離去,我才開始愛你

《黑鏡》第七季不知道大家看了沒有?雖然第三集收到全網好評,但是讓我最感觸良多的是第五集《eulogy(悼念)》。還是一如既往的高概念,有一個穿越照片的技術,只要戴上裝置,就可以通過一張老照片穿越進當時的場景,沉浸式回顧過去。
葉光富:在太空拍到了!這是我的家鄉 - 天天要聞

葉光富:在太空拍到了!這是我的家鄉

「大家能認出這是哪裡嗎?」5月24日,在「科學大講堂·我們的答案」全民科普互動宣傳活動現場,身着藍色航天制服的葉光富手指大屏幕,向台下觀眾拋出懸念。
成都錦江區生物智慧科技產業園及配套項目市政道路三期被通報 - 天天要聞

成都錦江區生物智慧科技產業園及配套項目市政道路三期被通報

5月24日,本報從成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獲悉,該局近日通報全市住建領域安全生產問題隱患排查情況(三十四)。本報注意到,錦江區生物智慧科技產業園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市政道路三期)被通報。通報信息顯示——檢查時間:2025.5.20;檢查點位:錦江區生物智慧科技產業園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市政道路三期);建設...
全世界的河流正在死亡嗎? - 天天要聞

全世界的河流正在死亡嗎?

本書的核心理念是,河流有生與死,甚至也有權利。它請讀者從這些方面思考河流,看看有什麼能從對河流的重新想像中湧現。
近4000場奇趣活動!「全國科技活動周」活動引爆科學熱潮 - 天天要聞

近4000場奇趣活動!「全國科技活動周」活動引爆科學熱潮

龍虎網訊 (通訊員 徐陽 記者 丁玉珏)5月24日,2025年江蘇省暨南京市「全國科技活動周」和「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主場活動,在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南京師範大學順利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賁德、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子建等國家科技尖兵,來自中科院南京分院、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等單位的學者、科技科普工作者代表齊...
「十萬個為什麼」科普IP發佈,百位少年體驗科幻盛宴 - 天天要聞

「十萬個為什麼」科普IP發佈,百位少年體驗科幻盛宴

5月24日,奉賢新城在水一方科幻館迎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青少年科普盛宴——「未來學院·科幻奇旅」十萬個為什麼探索實踐活動。活動以「科幻+科普」為核心,通過沉浸式漫行、互動打卡、科技體驗等形式,帶領100名青少年在1公里的環線旅程中,感受科學魅力,點燃探索熱情。活動中,在水一方科幻館與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共同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