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哪裡來的?
《沙丘》的故事發生在 10191 年(距今8000多年後的未來),在很久以前,厄拉科斯並不是沙漠行星,而是一個充滿水資源和綠地的宜居星球。但在某一天,從外太空來了未知生物「沙鱒」(Sandtrout),「沙鱒」會大量蠶食的水和微生物,並且將所到之處變成沙漠化的貧瘠之地,隨後「沙鱒」會進化成為「沙蟲」並且長期生存在該地,沙蟲死亡後會再分裂成為無數的沙鱒,並且再尋找新的棲息地。
沙蟲
怎麼感知?
從電影里,我們也可以看到,只要有規律的振動就能吸引沙蟲過來。在小說中,沙蟲通常蝸居於極深的地下,它們沒有眼睛和鼻子,依靠分佈在頭部和尾部柔軟表皮上的觸覺細胞感受周圍的環境,它們能夠通過沙層表面的震動感知地表的情形。
與香料關係?
早期沙蟲身體代謝的廢物與水混合,在體內發酵後產生一種叫做「預期香料」(pre-spice mass)的物質,這種物質經由消化系統被排出體外。經過陽光的炙烤和風乾,最終形成「香料」。
書籍
與「藍色液體」關係?
在「沙鱒」成為「沙蟲」後,吸收水份後,沙蟲的身體會變得不穩定,進而導致生理功能停擺,這對沙蟲來說是極為痛苦的死亡過程。在電影《沙丘2》中,主角保羅和其母都喝下了「沙蟲」的藍色液體,又叫「生命之水」。「生命之水」是一種致命的毒劑,實為香料的濃縮萃取液,相當於香料界的「濃縮咖啡」。喝下的人必須靠自身能力化解,實現能力上的提升。
如何「沙蟲騎手」?
沙蟲是由很多鱗片組成,如果鱗片打開,那些細碎的黃沙會流進鱗片下面,與沙蟲細嫩的表皮接觸,感覺瘙癢的沙蟲會忍不住翻滾,進而形成轉向。所以在電影中,我們會看到保羅用鉤子撬開鱗片實現駕馭沙蟲。
保羅小兒子
人蟲一體
保羅的小兒子李特·亞崔迪二世在他父親死後繼承了亞崔迪帝國,他認為人類要在接下去的歲月里免於自我毀滅,無法保證自己死後的繼任者像他一樣的英明神武。李特從弗雷曼人的文化了解到,沙鱒可以吸附在人類的手上成為人體的一部分。李特常年使用「香料」,其血液中的「香料」濃度很高,他利用這一點讓數只沙鱒吸附在自己身上形成類似外骨骼的盔甲。最後李特·亞崔迪二世成了一隻沙蟲和人類的混合體,只露出頭部和兩隻手。他利用沙蟲的新陳代謝延長自己的壽命,穩定統治了整個帝國長達3,500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