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首位太空旅行者告別國際空間站

2024年02月09日16:45:44 科學 1714

土耳其第一位太空旅行者阿爾珀·蓋澤拉維奇告別了國際空間站,在那裡他成功進行了由土耳其科學家和研究機構準備的13項實驗。


土耳其首位太空旅行者告別國際空間站 - 天天要聞


作為由四人組成的Axiom Mission 3(Ax-3)乘員組的一員,蓋澤拉維奇于格林尼治標準時間周三1420時搭乘SpaceX公司的載人龍飛船自由號離開國際空間站,結束了在空間站長達18天的逗留。


項目經理奧馬爾·阿塔斯(Omer Atas)在德克薩斯州休斯敦的Axiom Space總部的任務控制中心告訴TRT World:「我們在國際空間站上開展了所有計劃的實驗活動,我們正在為蓋澤拉維奇的返回做準備。」


阿塔斯和他的團隊在休斯頓的整個旅程中密切監視着蓋澤拉維奇。他們現在正在協調他的返回,跟蹤自由號航天器降落在地球上的情況,預計大約48小時後,飛船將降落在佛羅里達海岸附近大西洋的七個潛在地點之一。


「在地球着陸後,分析階段將開始。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我們會讓我們的人知道結果。"作為土耳其首次載人太空飛行任務的負責人,阿塔斯表達了自豪和喜悅之情。


在土耳其科學技術研究理事會(TUBITAK)工作的阿塔斯補充道:「我很高興看到整個國家都為這個項目感到興奮並給予支持。」


在周五舉行的告別儀式上,這位開拓性的宇航員感謝了空間站遠征70號機組人員的熱情款待,並表示希望他的任務能成為鼓舞人心的第一步,為土耳其在太空的美好未來添磚加瓦。


SpaceX在X上說,機組人員最初計劃在國際空間站停留14天,於周六返回,但由於不利的恢復天氣,他們的返回被推遲了三次。在延長期間,宇航員們進一步記錄了空間站上的生活,拍攝了照片並錄製了外聯視頻。


44歲的蓋澤拉維奇在國際空間站的時間是在他離開地球之前精心策劃的。


在軌道站的整個逗留期間,他每天都早早開始工作,計劃和審查當天實驗的所有程序。然後,他將與機組人員和地面控制人員會面,複習他的日程安排,討論他是否需要額外的幫助。


國際空間站宇航員的工作就像我們在地球上一樣。他們每天的工作時間為8小時。但與空間站上的同事相比,蓋澤拉維奇工作得格外辛苦。


阿塔斯解釋道:「一般來說,其他國家的宇航員第一天不工作。但阿爾珀必須立即開始我們的兩個實驗,因為它們是帶電實驗。儘快打開包裝至關重要。」


蓋澤拉維奇花了近8個小時才安裝好所有實驗並開始工作。此外,由於這是土耳其首次執行載人太空任務,實驗要求比往常更高。蓋澤拉維奇有時會加班加點完成他的日常計劃,這使他成為空間站上最勤奮的宇航員。


工作之餘,這位宇航員還致力於通過定期參加現場問答環節,激發土耳其各地學生的靈感和動力,點燃他們對太空科技的熱情。


儘管日程繁忙,這位土耳其宇航員似乎對太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會花時間欣賞我們藍色星球的景色,享受相當不舒服的微重力環境,這種環境會嚴重影響心血管系統,導致血液和體液不自然地積聚在上半身。


蓋澤拉維奇本人是土耳其空軍的一名F-16戰鬥機飛行員,他將這次經歷描述為「沒有金屬機翼的飛行」。


回憶起Ax-3機組人員首次達到微重力的現場直播,阿塔斯說,即使在最初的時刻,他們也看到蓋澤拉維奇正在享受微重力,玩弄手中的筆。


他進一步解釋說,蓋澤拉維奇在微重力下非常舒服,並且沒有表現出任何副作用,這使他能夠在太空中非常舒適地工作。


「那裡的情況與地球上不同。在微重力環境下,他們在進行實驗時必須格外專註於協調自己的動作。我認為這是所有太空宇航員面臨的普遍困難。」阿塔斯告訴TRT World。


蓋澤拉維奇面臨的最後一個也許是最大的挑戰是收拾行李。據阿塔斯說,過去兩天的大部分時間都集中在收拾行李上,因為他必須確保實驗在返回地球的途中安全。


雖然微重力會給太空旅行者帶來不適,因為人體自然地適應地球上的重力,但它為科學研究提供了無限的機會,因為它的確切原因是:消除生物、物理和化學過程中重力的影響。


土耳其在國際空間站上進行的13項實驗涉及廣泛的科學領域,從材料科學到生物技術、電子工程和癌症研究,以幫助建立人類在太空生存的未來並推進人類在地球上的技術。


阿塔斯解釋說:「在冶金學方面,土耳其科學技術研究理事會的研究人員希望研究高熵合金的熱物理性質,這種合金非常耐用,而且具有很強的耐腐蝕性。這項名為UYNA的實驗旨在為太空、航空和國防部門製造新一代合金。」


其他實驗包括由土耳其東部城市穆斯的中學生創建的PRANET,用於檢查蜂膠在微重力環境中的抗菌效果,同時也展示了土耳其對年輕人的重視。


哈傑泰佩大學的 MIYELOID 實驗通過從蓋澤拉維奇在國際空間站停留之前和期間採集的血液樣本,研究輻射暴露對太空環境中致癌抑制細胞的影響。宇航員返回地球後將提供更多樣本。


埃格大學的科學家提出了EXTREMOPHYTE來研究植物對太空環境中不同程度鹽脅迫的反應。該實驗涉及一種來自土耳其鹽湖的特有植物,這種植物已經適應了地球上的惡劣條件,可以去除土壤和水中的鹽分。該實驗可能有助於其他行星上未來的太空生態系統。


蓋澤拉維奇和他的Ax-3機組人員為哈利奇大學的VOKALKORD實驗提供了呼吸聲、說話聲和咳嗽聲等音頻樣本,該實驗旨在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研究微重力對人類聲音的影響。科學家們還希望利用該技術診斷70多種疾病。


蓋澤拉維奇進行的另一項實驗是由海峽大學和TUBITAK的科學家進行的,他們在UzMAn項目上進行了合作,展示了一種混合生命支持系統,可以在國際空間站等封閉環境中通過可以在惡劣條件下生存的微藻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


「特別是對於載人航天任務,這項任務滿足了土耳其的重要需求,因為我們的科學家直到現在才有機會進行微重力研究,」阿塔斯告訴TRT World。


在任務開始時,他們詢問土耳其科學界想要在太空中進行哪些實驗。前往國際空間站的13項實驗是從37所大學和研究中心的48項提案中選出的。


「這是一個巨大的數字。僅在這次任務中不可能進行如此多的實驗,」阿塔斯說,並強調載人航天任務將繼續完成當前的實驗並進行進一步的實驗。


「我們的太空實驗將繼續進行。我們有長期的計劃實驗。例如,其中一項任務需要在太空停留超過14天,」阿塔斯補充道,這就是蓋澤拉維奇任務的時間長度。


土耳其的第二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計劃於今年晚些時候進行,由該國第二名宇航員、31 歲的工程師圖瓦·吉漢吉爾·阿塔塞弗(Tuva Cihangir Atasever)執行。他將進行亞軌道飛行,在此期間他將上升到地球軌道內的一定高度,讓航天器自由落體幾分鐘,創造微重力條件。


「在此期間,我們計划進行7項不同的實驗,目前我們正在為此做準備,」阿塔斯說。他承認實驗的時間短得驚人,並保證他們即使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也能進行關鍵的實驗。


他補充說:「圖瓦的速度非常快。」


土耳其的太空未來還有更多值得期待的事情。TUBITAK空間技術研究所目前正在研究一顆地球同步電信衛星,計劃於今年發射。


研究所還負責管理土耳其計劃於2026年進行的月球任務AYAP-1。


隨着土耳其的太空計劃勢頭強勁,國家的宇宙雄心更加廣闊的願景出現,這標誌着土耳其在全球太空界的影響力不斷增強。


阿塔斯呼籲土耳其年輕人追求太空事業並參與國家的進一步歷史使命,他告訴TRT World,「太空技術需要許多不同學科的共同努力不必是,一名航空航天工程師,任何科學或工程學科都可以研究空間技術。」


他補充道,例如,環境工程師可以開發生命支持系統,化學家可以研究化學反應以設計更高效的火箭發動機,醫生可以在太空任務中研究人類健康。


他說:「我對土耳其年輕人的建議是專註於他們的教育並培養紮實的理論背景,以在空間技術方面創造解決方案和實際發展。」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 天天要聞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磁體饋線採購包項目迎來關鍵節點,其最後一套校正場線圈內饋線部件在合肥竣工,並交付起運位於法國的ITER現場。這標誌着ITER磁體饋線系統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製順利完成。ITER磁體饋線系統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被稱為ITER磁體系...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 天天要聞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4月13日,副省長、市委書記張振豐在溫州學研究聯合會調研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立足溫州、研究溫州、服務溫州」,深化時間維度、放大空間維度,貫通歷史研究溫州、跳出溫州研究溫州,努力打造溫州建設高水平文化強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地方學術研究的...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 天天要聞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極目新聞記者 張秀娟通訊員 趙夢潔 黃曉彧 林敏「小朋友們,外來入侵物種包括哪些呢?」「在咱們出國旅遊前,需注意哪些問題呢?」4月12日,在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武漢海關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海關開放日」活動。15名小學生化身「國門小衛士」,零距離體驗、參與海關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 天天要聞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頂端新聞記者 楊逍 文 時碩 圖如果你嚮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過在其他星球上跳躍?在本次國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動體驗機前,你每次的縱身一躍,都會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員服的小人,來到月球、金星、火星、火衛二、土衛一等星體上,屏幕的上方記錄著你的跳躍高度。在月球,你輕輕一躍就能達到3米高度,輕鬆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 天天要聞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是多重氣象條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根據氣象監測和專家分析,此次強風具有以下關鍵成因:一、極端天氣系統的疊加效應1.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 天天要聞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據央視網報道,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將進入倒計時。上周,神十九乘組穩步推進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在開展站內環境監測、設備檢查維護等工作同時,積極開展健康維護。神十九乘組利用腦電設備開展了多項實驗的測試工作,地面科研人員將利用獲取的數據探究重力對視覺運動信息...
感受活力丨機械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 天天要聞

感受活力丨機械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模仿人類奔跑、跳躍、空翻,像人一樣說話、思考甚至察言觀色。這不是科幻電影對未來的虛構,而是2025中國機械人產業闊步向前的現實。小時候的你,是不是也曾暢想過:家裡有一個機械人,能買菜、做飯、鋪床、掃地,幫你干農活,還可以照顧家裡老人……時至今日,這些「天馬行空」的想像,正在變成現實。「12點了,您該吃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