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月球車視頻被指造假:物體影子方向反了?其實是一種視覺錯覺

2023年08月26日17:20:17 科學 1651

印度月船三號成功登月,並且還釋放出了月球車,開始在月面上漫步行駛,這使得印度航天事業達到了高光時刻。對於這次軟着陸成功,印度舉國歡騰,欣喜若狂,但也有不少其他國家的網友不以為然,對月船三號着陸的真實性提出了質疑。

印度月球車視頻被指造假:物體影子方向反了?其實是一種視覺錯覺 - 天天要聞

印度月球車視頻被指造假:物體影子方向反了?其實是一種視覺錯覺 - 天天要聞

由於在軟着陸直播過程中,印度並沒有像嫦娥探月那樣給出着陸腿視角的落月視頻,而只是採用了動畫演示的方式,並且在落月的一剎那立即宣布成功,但卻完全看不到着陸區的影像和着陸瞬間的月塵,致使相當多的網友懷疑這是一場「動畫落月」。

印度月球車視頻被指造假:物體影子方向反了?其實是一種視覺錯覺 - 天天要聞

我國嫦娥落月視頻,着陸瞬間吹起的月塵清晰可見

為了平息質疑,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過了陣子又放出了一張照片,展示了月船三號着陸點的地形。

印度月球車視頻被指造假:物體影子方向反了?其實是一種視覺錯覺 - 天天要聞

這張照片是從着陸器朝月面拍攝的,能夠看到着陸腿產生的陰影。後來印度進一步公布了月球車的「出艙」視頻。只見「智慧」號月球車沿着坡道從着陸器的「肚子」里駛下,最終登上了月面。由於月船三號登陸的地區緯度較高,接近南緯70度,因此太陽高度特別低,陽光斜射很厲害,就像在地球上的高緯度地區一樣,因此月球車在月面上留下了長長的影子。

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陽光來發電,智慧號月球車的太陽能電池板是豎起來的,像一塊廣告牌,這與我國玉兔一號、二號水平放置的太陽翼有明顯的不同。由於電池板高高豎起,所以更加顯得月球車的影子很長,同時也能看到着陸腿的影子更長。

印度月球車視頻被指造假:物體影子方向反了?其實是一種視覺錯覺 - 天天要聞

但就是這些影子,讓一些網友看出了「不對勁」。他們指出:月球車的影子方向,與地面上幾塊「石頭」的影子方向,正好是相反的!

這些「石頭」就是下圖紅圈所標出的地方,它們恰好也在印度之前公布的着陸照片中出現過。即然這兩批物體的影子出現在了不同的方向,網友據此就認為印度月球車視頻涉嫌造假,並進一步猜測有可能是在「寶萊塢」的攝影棚里拍攝的,由於使用了多個光源而產生了影子方向相反的效果。

印度月球車視頻被指造假:物體影子方向反了?其實是一種視覺錯覺 - 天天要聞

幾塊「石頭」被指影子方向與月球車相反

這種論調一出,立即獲得了不少網友的認同。大家都知道美國阿波羅登月的真實性近來飽受質疑,網友就是通過當年拍攝的照片來尋找「蛛絲馬跡」,來佐證美國造假。其中也有一些所謂證據,就是在說照片中物體陰影的方向不對。

例如下面這張照片,登月艙和宇航員的影子角度有明顯的不同,如果光源是非常遙遠的太陽光的話,這二者的影子應該是平行的。網友認為只可能是攝影棚中的光源比較近,才會使影子方向出現差別。

印度月球車視頻被指造假:物體影子方向反了?其實是一種視覺錯覺 - 天天要聞

再看下面這張照片,也經常被人詬病,不僅登月艙和月球車的陰影角度有差別,背景中那座山丘卻似乎沒有影子,讓人疑惑。不過這些照片能否證明阿波羅登月造假,還是有很大爭議的,因為用其它因素也能解釋照片中的現象。比如地形的影響,高地起伏的地形確實有可能改變影子的方向。

印度月球車視頻被指造假:物體影子方向反了?其實是一種視覺錯覺 - 天天要聞

但仍然有很多人把這當成質疑阿波羅登月的證據,現在又把這一招用在了月船三號身上。難道印度也學美國搞「寶萊塢登月」了嗎?這種猜測顯然有些離譜!印度登月直播雖然用的是動畫,但軟着陸成功之後美國航天局NASA和歐空局ESA都發來了祝賀,以這兩家的技術實力,以及在月船三號中的滲透程度,如果月船三號着陸是造假,他們不可能不知道。

並且印度後來還專門放出了一段着陸器上方相機拍攝的落月全過程視頻,雖然角度不佳,落月瞬間也是一閃而過,但還是能看出着陸器減速和懸停避障的過程,不太容易造假。

印度月球車視頻被指造假:物體影子方向反了?其實是一種視覺錯覺 - 天天要聞

而被網友質疑的焦點:月球車視頻中的影子方向問題,你只要再仔細看看視頻和照片,就能發現這就是一個視覺錯覺。月球車的影子方向顯然就是光源所在的反方向,這是沒有疑問的。而地面上的那些「石頭」,其實並不是石頭或凸起,而是一個個的「凹坑」。如果你把它們當成凹坑來看,那麼影子方向和月球車就是一致的,不存在相反的問題。

至於你會將這幾個東西看成是凸起還是凹坑,那就得看視頻辨識能力了。我想絕大部分網友應該能看出這是幾個凹坑,陰影位於凹坑內部,只有如此才能比較自然的解釋這些陰影的角度。以照片中凹坑的深度而言,能形成這樣的陰影,也充分說明這裡的緯度比較高,影子比較長。只是有些坑的邊緣稍微高出了地面,類似於「環形山」。

印度月球車視頻被指造假:物體影子方向反了?其實是一種視覺錯覺 - 天天要聞

所謂的「石頭」其實是凹坑

說到這裡,我想您應該能夠做出自己的判斷了。所謂月球車與月面物體的影子相反,純屬視覺錯覺造成的,並不能就此推斷為在寶萊塢攝影棚中拍攝的造假視頻。其實對於印度月船三號的成功軟着陸,我們應該以平常心來看待。

一方面,他們的水平比起中國來還差得遠,從運載火箭到着陸器再到月球車都是全面落後的。最明顯的證據是印度月球車只有26公斤,還不到我國玉兔二號的五分之一,科學功能方面的差距簡直不要太大。

印度月球車視頻被指造假:物體影子方向反了?其實是一種視覺錯覺 - 天天要聞

而且月船三號不管是着陸器還是月球車,在月面的工作壽命都是14天,恰好就是一個月晝。可千萬別以為它們能實現超設計壽命的工作時間,那是絕無可能的。因為月船三號沒有攜帶核熱源,在溫度低到-183℃的月夜中無法生存,肯定會被「凍死」。

印度月球車視頻被指造假:物體影子方向反了?其實是一種視覺錯覺 - 天天要聞

而我國嫦娥三號、四號的着陸器均攜帶了核熱源,嫦娥三號着陸器上的月基天文望遠鏡,以及嫦娥四號的玉兔二號月球車,都工作了數年之久,熬過了不知道多少個寒冷的月夜。這種技術實力上的差距是印度目前難以彌補的。

印度月球車視頻被指造假:物體影子方向反了?其實是一種視覺錯覺 - 天天要聞

而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清醒的看到,印度航天這些年確實一直在進步。月船三號能以區區7500萬美元實現在月球南極附近軟着陸,確實很有印度特色,很多國家都是做不到的。對此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好在我國的探月工程也在穩步推進,並且無論起點還是規劃都比印度要高得多。

印度月球車視頻被指造假:物體影子方向反了?其實是一種視覺錯覺 - 天天要聞

嫦娥五號成功之後,嫦娥六號將實現月球背面的採樣返回,嫦娥七號、八號將在月球表面建立科研站。特別是在2030年之前,我國計劃實施載人登月。等實現了這些,你還會對印度月船三號耿耿於懷嗎?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成立 - 天天要聞

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成立

7月1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中國人民大學獲悉,中國人民大學與西湖大學攜手成立「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並面向全球發佈「未來人類十大議題」,聚焦人類文明演進的重大挑戰與突破方向,以中....
巨子生物承認檢測方法有局限,華熙生物發文暗指其「偽科學」 - 天天要聞

巨子生物承認檢測方法有局限,華熙生物發文暗指其「偽科學」

6月30日,華熙生物在微信公眾號上發佈文章《推動行業進入以檢測結果為宣傳依據的時代》,意有所指地表示,主張免受科學檢驗的必定屬於偽科學。文章直指,在重組膠原蛋白的測量問題中,聲稱沒有統一的檢測方法就無法準確測量,就是一種典型的「免受檢驗策略」,試圖讓自己的主張免受科學檢驗和公共監管。巧合的是,在此之前...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團隊:通過機器學習鑒定糖代謝紊亂的新型生物標誌物 - 天天要聞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團隊:通過機器學習鑒定糖代謝紊亂的新型生物標誌物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2型糖尿病是我國主要慢性代謝性疾病之一,其主要臨床特徵包括高血糖、胰島素抵抗和肝糖輸出增加等。因此,迫切需要進一步鑒定與糖代謝穩態調節密切相關的新型生物標誌物,從而為建立疾病預警體系和個體化診療方案提供新的理論依據。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周健團隊、代...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海榮:腦機接口突破性進展將在醫療康復領域 - 天天要聞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海榮:腦機接口突破性進展將在醫療康復領域

6月30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副校長鄭海榮,在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等主辦的科技創新院士報告廳上,圍繞AI時代的生物智能前沿——「腦機接口與生物智能」做了分享,他認為腦機接口將引領醫療新變革,是解決未來重大醫療需求的關鍵路徑,腦機接口的突破性進展將出現在醫療康復領域。鄭海榮以科幻電影《阿凡達》中通過意...
機場的大敵,可能不是飛鳥,國家該管管了! - 天天要聞

機場的大敵,可能不是飛鳥,國家該管管了!

如今,無人機的身影隨處可見,不管是用於拍攝壯麗風景,還是助力農業噴洒農藥,它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 可誰能想到,這小小的無人機,一旦不受控制地亂飛,就會成為機場安全的巨大威脅。 ....
【職引未來】青春無悔 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 - 天天要聞

【職引未來】青春無悔 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

【職引未來】 當前,不少高校畢業生選擇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到這些地方就業,青年學子將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又將收穫怎樣的人生體驗? 日前,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張新穎在接受光明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奮鬥,青年學子收穫的不僅是...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 天天要聞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我叫於野,今年24歲,陝西寶雞人。 父母望子成龍,希望我考上大學,可我卻貪玩無心讀書,16歲就下工地干起了塔吊司機,如今已是一個8年塔吊經驗的老司機了。 開塔吊被稱為高危中的高危....
均為高功率超充樁 理想充電樁突破15000根 - 天天要聞

均為高功率超充樁 理想充電樁突破15000根

【太平洋汽車 行業頻道】近日,理想汽車宣布,截止至2025年6月30日,理想超充樁數量突破15000根,且均為高功率超充樁。 在此前,李想本人也曾發社交媒體表示,之所以近兩年加速建設充電站,主要是先為理想的純電用戶們持續打造沒有里程焦慮的用車環境。未來,理想還將持續在高速和城市中建設更多更好的理想超充站。 值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