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曾仕強擔憂地說:留給人類時間不久了,下一次瘟疫,不管科學再發達,醫藥再厲害。沒辦法只能是沒辦法……人類會很糟糕

2023年03月30日20:06:12 科學 6890

2015年曾仕強擔憂地說:留給人類時間不久了,下一次瘟疫,不管科學再發達,醫藥再厲害。沒辦法只能是沒辦法……人類會很糟糕

2018年的11月11日,身患癌症的曾教授去世了。病危之際,曾教授飽受癌症折磨,即便如此,他依舊是慈眉善目地出現在鏡頭前,講述子自己的身體情況。

曾教授說:「我和身體里的癌細胞商量,你們不要搞得讓我太難受,我也不會殺死你們,我們和平共處好不好?」

曾教授每天都會和自己的身體對話,不料意外真的發生了。一段時間的重複之後,癌症帶來的疼痛感居然真的消失了,彷彿是癌細胞聽到了他的聲音,他們達成了一種平衡,彼此和解。

2015年曾仕強擔憂地說:留給人類時間不久了,下一次瘟疫,不管科學再發達,醫藥再厲害。沒辦法只能是沒辦法……人類會很糟糕 - 天天要聞

曾教授是一個中華傳統文化的佈道者,他研讀《易經》,深諳《道德經》,將傳統文化的智慧,應用到現代管理上,在謀求家庭、社會、人情以及婚姻關係的平衡與和諧發展上,給予了很多人指導啟示,他是一個真正的文化學者。

他面對生死的態度,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樂觀、豁達的智者形象,其中也蘊含著豐厚的中華文化影子——沒有殺戮,和諧共生。這是我們沿襲至今的發展理念。一如《易經》中的一陰一陽、一靜一動智慧,變中有動,動中有靜。萬事萬物,皆被囊括在內。

有人說,曾教授能和癌細胞對話這是不可信的,是迷信。事實上,很多我們不曾領悟到、見到的東西,其實都是存在的,只是我們沒有達到那個層次、境界而已。

2015年曾仕強擔憂地說:留給人類時間不久了,下一次瘟疫,不管科學再發達,醫藥再厲害。沒辦法只能是沒辦法……人類會很糟糕 - 天天要聞

北京中醫藥大學的曲黎敏教授,她有一個和曾仕強教授一樣的觀點。她說:「對於人的身體問題,醫藥只能解決身體層面很小一部分,更多時候需要我們養心、養神和修心,想要撇開痛苦,就要讓身體覺悟。」

曾仕強教授,何嘗不是一個因為《易經》傳統文化而頓悟的智者呢?他與身體對話,何嘗不是曲黎敏教授所言的「身體覺悟」呢?

從當下社會現狀來看,曾仕強教授曾經說過的話在一一變成現實。他的去世,甚至有人說是因為泄露了太多「天機」,因而曾教授才說未來會有大事發生,這件事影響太大,自己不能多說!

《易經》就像一個包羅萬象、無所不有的小宇宙,囊括了各種天地、人間機理,事物的發展,社會前進的規律,以及人類文明的走向,其實都能在其中發現端倪,它不是迷信,而是科學智慧和規律的凝結。

比如《易經》說:「天垂象,兼吉凶」。意思即是老天會通過異常的自然現象來給予人類預警,讓人們自我反思,回到正確的道路上來。

2015年曾仕強擔憂地說:留給人類時間不久了,下一次瘟疫,不管科學再發達,醫藥再厲害。沒辦法只能是沒辦法……人類會很糟糕 - 天天要聞

幾年前,曾仕強就說我們可能會面臨危機,如今再看,極端的天氣自然現象頻發,鄭州大雨漫灌,北極的冰雪消融,世界有的地方溫度一度到了70攝氏度,陽春三月,北京卻在下着雪,日本發生着海嘯、地震···我們面臨瘟疫,而世界另一面在遭遇戰火!

曾教授,國學智慧的傳播大師,他曾多次在《百家講壇》分享《易經》智慧,傳授宇宙運行、人類文明、社會更迭,以及人情世故的人生智慧。

文化學者余秋雨說:「《易經》是一部古人研究了大數據、觀察出宇宙規律、機密的一部著作,是中華民族的瑰麗寶典」。《易經》看似艱深,但一經曾教授解讀,通俗易懂,簡單明了!

讀《易經》真的可以讓我們把握自己的命運!你可以結合日子中的事例,再對照易經里的64卦,一一對應。我看完之後,對於許多年前在生意場上遇到的困惑也就方便的處理!

有人說,《易經》太難懂了,全部是文言文。

是的,很多版本的《易經》都是文言文的形式敘述,要麼就是很官方的大白話去解釋。

所以,我遇到這種問題,總是會推薦他們我正在看的這個全注全譯+圖解版本的《圖解易經》。

2015年曾仕強擔憂地說:留給人類時間不久了,下一次瘟疫,不管科學再發達,醫藥再厲害。沒辦法只能是沒辦法……人類會很糟糕 - 天天要聞

然而我們這一個版本的《易經》不僅僅是平常話語的白話文敘述,還都帶有圖解。

把《易經》的晦澀難懂的奧秘畫在圖中,大白話文的形式去講述他的故事。

它從五行、天干、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最後引入到《周易》,以圖解文的形式,全面系統地為您講授學習《周易》所需要的基礎知識。

在尊重原著內容的基礎上,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將易經中晦澀難懂、枯燥乏味的內容,變得人人都能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着實讓我受益無窮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西安突然狂風暴雨閃電,網民說他拍到了龍!專家回應:可能不大需研究 - 天天要聞

西安突然狂風暴雨閃電,網民說他拍到了龍!專家回應:可能不大需研究

一、狂風雷暴突襲古城,多名網友稱「天上游龍飛舞」5月2日晚,西安市民經歷了一場猝不及防的強雷雨突襲。隨着夜色降臨,原本平靜的天空突然響起一連串震耳欲聾的雷鳴,電閃如晝、狂風呼嘯,有人形容那場景彷彿酒吧蹦迪現場,天空中不時炸出白光,讓整座城市在一瞬間被照亮。然而,就在這場雷暴中,多個視頻在社交平台上引發...
今日立夏:生若夏花,萬物皆大 - 天天要聞

今日立夏:生若夏花,萬物皆大

IT之家 5 月 5 日消息,今天是 5 月 5 日,也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立夏 —— 屬於夏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夏的到來,意味着我們已經來到了夏天。通常每年 5 月 5 日或 5 月 6 日是公曆的立夏。「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
五一勞動節的遐想 - 天天要聞

五一勞動節的遐想

五一勞動節,這個屬於勞動者的節日,總是能讓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對於我而言,勞動不僅僅是體力的付出,更是腦力的拼搏,是在科研領域中不斷探索、不斷突破的過程。回顧我的科研生涯,那是一段充滿挑戰與機遇、汗水與收穫的旅程。1985 年,我全身心投入到
立即遠離!帶孩子去海邊玩 千萬別碰這種「塑料袋」! - 天天要聞

立即遠離!帶孩子去海邊玩 千萬別碰這種「塑料袋」!

想必這個「五一」假期不少人會選擇去海邊遊玩如果在海邊看到這樣的「塑料袋」漂浮在海水裡的這種——看起來特別像「塑料袋」的水母!千萬別碰!近期,就有遊客在廣東深圳大梅沙海域發現了一大群不速之客提醒:不要去觸碰!
針對網傳簡歷,科學家顏寧發文回應:缺乏常識! - 天天要聞

針對網傳簡歷,科學家顏寧發文回應:缺乏常識!

5月4日,著名科學家顏寧通過其微博賬號@nyouyou發佈聲明,打假網傳簡歷。她表示:「一份不知道誰缺乏常識造出來的真真假假的簡歷從前年就開始流傳,哪怕也許出於好心,也是不對的,已被我投訴掉了,不知道為啥現在又被翻出來。」請微博闢謠儘快清理相關信息。據了解,此類虛假簡歷最早於2023年開始在網絡上流傳,內容涉及對...
太空會讓航天員基因突變?太空生活傳言大揭秘 - 天天要聞

太空會讓航天員基因突變?太空生活傳言大揭秘

新華社記者 連振 李鑫 攝2025年4月24日,中國航天日當天,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在長征二號F遙二十運載火箭的托舉下順利升空,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在距地面400km 高度的中國空間站上,航天員們的日常生活跟地球上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大眾對他們在太空中的生活總是充滿好奇,比如,太空會讓航天員基因突變?不穿航天服進入...
五四青年節 | 從「拆家頑童」到「機械人工程師」,「05」後大學生帶「小巨人」跑上馬拉松 - 天天要聞

五四青年節 | 從「拆家頑童」到「機械人工程師」,「05」後大學生帶「小巨人」跑上馬拉松

【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鄭湘琪】個頭雖小卻氣勢滿滿,身着酷炫銀藍拼色套裝,「E人」屬性拉滿頻頻轉頭揮手……最近,一場人類和人形機械人共跑的半程馬拉松在北京亦庄鳴槍起跑。在一群形態畫風各異的「鋼鐵選手」中,0.75米的「0306小巨人」吸引了不少現場觀眾拍照打卡,直播平台上也湧現着「萌萌噠」「太可愛了」的評價。...
立即遠離!外出遇到這種「塑料袋」別碰,有毒! - 天天要聞

立即遠離!外出遇到這種「塑料袋」別碰,有毒!

想必這個五一假期不少人會選擇去海邊遊玩近期各地進入升溫通道如果在海邊看到這樣的千萬別撿!當地時間2024年3月27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半月灣,沙丘海灘上的藍色水母。數百萬奇異的藍色水母被衝上太平洋海岸的海灘↑近期,就有遊客在廣東深圳大梅沙海
氣象部門回應西安雷雨夜不明飛行物 - 天天要聞

氣象部門回應西安雷雨夜不明飛行物

5月4日,「西安現不明飛行物」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熱搜熱榜:稱5月2日西安雷雨夜空現條狀不明物,多名網友拍到黑影疾速掠過夜空,有目擊者稱像龍一樣盤旋,至少有「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