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要跑路?研究表明,宇宙中的行星都會脫離原來的軌道

2022年12月24日23:55:03 科學 1499

從開始探索宇宙開始,人們認為宇宙中行星運行的軌道是永遠不會變化的。但是,現在的一項研究表明,以前人們的想法是錯誤的。宇宙是不存在任何秩序的,所以行星有時候也會偏離自己的軌道。

為什麼會這樣呢?哪些行星曾偏離過自己的軌道呢?

人類是一種奇怪的動物,不管腦子多好使,都有被固有觀念禁錮的時候。他們總是認為宇宙中的行星都有自己的運行軌道,並且永遠不會發生改變,但是最近一個變動的天體徹底打破了這種看法。

在地球的軌道上一直就存在着一個名叫「忒亞」的行星,科學家們認為它會永遠追隨者地球,按部就班的直到死亡。

地球要跑路?研究表明,宇宙中的行星都會脫離原來的軌道 - 天天要聞

但是它還是脫離了地球的軌道,開始朝地球的方向飛來。然後與地球撞擊在一起,它身體的一部分被撞出來,飄到了一邊,形成了現在地球的唯一衛星——月球。

科學家們在研究這一撞擊事件的時候,有些科學家認為,地球上所有的水原本都是「忒亞」這顆星球上的,因為撞擊才到達了地球上。

與這種變動類似的情況在其他行星上也發生過,比如說天王星的軸為什麼是傾斜的,水星為什麼沒有地幔,火星半球之間為什麼會有這麼明顯的地形對比,這些可能都與這種脫離軌道的大變動有關。

過去的宇宙中,行星數量非常多,很有可能它們的軌道與現在也是大有不同。

其實太陽系有非常多的異常。

第一個異常是:太陽系是一個非常廣闊的存在,水星離太陽最近。但是比照其他星系的範圍和距離,水星離太陽的距離還是稍微遠了點兒。

宇宙中的每一個恆星系統都至少有2 --3顆行星,甚至像太陽系這樣會有更多的行星圍繞恆星公轉。當然不全是行星,也有一些小的恆星會圍繞大的恆星旋轉。

地球要跑路?研究表明,宇宙中的行星都會脫離原來的軌道 - 天天要聞

比如說TOI-178這顆恆星,它的質量其實只有太陽的三分之二。那麼這個行星系統的大小應該是太陽系的三分之一,但實際上,這個恆星系統比太陽系的三分之一還要小。

在這個恆星系統中,圍繞主星旋轉的行星有6顆,距離最遠的行星距離主星僅0.127個太陽與地球的距離。

比較一下,水星和太陽的距離最少才0.3個太陽與地球的距離。也就是說,整個TOI-178星系都能在水星的軌道里運行。

這是一個非常極端的例子,不過普遍來說,即使星系再大,在離主星0.1 ~ -0.2au的地方總會有行星存在。

第二種異常:與其他的星系不同的是,在恆星的旁邊都會有一個溫度非常高的行星,但在太陽系中,太陽和水星之間卻連個小行星都沒有,甚至是宇宙塵埃都沒有。

地球要跑路?研究表明,宇宙中的行星都會脫離原來的軌道 - 天天要聞

在目前觀測到的星系中,只有太陽系是這樣的,無論用什麼都無法解釋。

第三個異常與前兩個異常是有關係的。

根據目前的研究,科學家們發現其他星系的主星旁邊都有一顆被稱為「熱木星」的巨大氣體行星,但太陽系的行星群中卻沒有巨大氣體行星。

第四個異常是沒有超級地球。

超級地球指的是擁有堅固地表的行星,是宇宙中特別常見的行星之一,也是最有可能替代地球的行星。

超級地球一般體積都比地球要大得多,但是卻沒有那麼重,不如天王星和海王星這樣的巨大冰行星重。

在太陽系地表堅硬的所有行星中,體積和質量最大的是地球,所以太陽系裡沒有超級地球。

地球要跑路?研究表明,宇宙中的行星都會脫離原來的軌道 - 天天要聞

科學家們簡單的解釋了這種現象,他們認為,剛形成不久的太陽系和現在是完全不同的。據科學家猜測,那時候的木星與太陽之間的距離是現在的4倍。

不知道什麼原因,可能是小行星的撞擊,木星脫離了自己原來的軌道,慢慢的朝着太陽前進,最後形成了現在的局面。

那是一段混亂的時期,各種行星都脫離了自己的軌道,或許太陽系中的超級地球被撞沒了,又或許是還沒來得及形成超級地球,太陽系就發生了碰撞。

值得注意的是,星系中的熱木星一般都存在於星系的邊緣,離主星非常遠,或許這也是為什麼木星離太陽那麼遠的原因吧。

新的終結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對宇宙的過去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希望能找出行星脫離軌道的原因。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還會發生行星脫離軌道的情況。

據科學家們猜測,在太陽系形成後的45億年間,有行星曾經脫離過軌道,不過並沒有發生在太陽系內側的平靜區域。而是在太陽系的邊遠地區,會發生大變動。

地球要跑路?研究表明,宇宙中的行星都會脫離原來的軌道 - 天天要聞

海王星最大的衛星海衛一就是被海王星捕獲的天體。在此之前,海衛一其實是像冥王星那樣的獨立的矮行星,但不知什麼原因就脫離了軌道,成為了海王星的一顆衛星。

當然大家不用擔心,現在的太陽系很安全,因為行星之間的距離非常遠,不會互相影響,所以應該不會出現脫離軌道的事情。

太陽系還有比較特殊的一點就是,太陽與其他恆星距離都比較遠,即使是距離最近的一顆,與太陽的距離也有4光年。

太陽在誕生之初,很有可能是在密度很高的星團中形成的,與其他恆星的距離要比現在更近一些。那時候的太陽系極其不穩定,原因可能就是這些距離較近的恆星的重力。這就說明太陽系極其不穩定。

近期,多倫多的科學家們提交了一份報告,報告中稱,海王星的軌道只要發生0.1%的變化,太陽系就有可能會遭遇過去45億年間從未發生過的大混亂。在這種情況下,不僅是外側的行星,內側的行星也會受到損害。

地球要跑路?研究表明,宇宙中的行星都會脫離原來的軌道 - 天天要聞

比如說,火星會脫離軌道向太陽衝來,然後與地球和金星發生碰撞。而水星也有可能與地球發生碰撞。天王星、海王星則會逃離太陽系。

到時候地球上的生命將不復存在,如果地球僥倖沒有滅亡的話,內部的火山也會全部噴發,地球將會變成無邊無際的熔岩海。

在撞擊之下,地球也將脫離軌道,要麼比現在更接近太陽,要麼比現在更遠離太陽。

如果更接近太陽的話,地球的溫度會急劇上升,海洋全部蒸發,地球將變成一個「桑拿浴場」,將所有動植物全都「煮熟」。

如果更遠離太陽的話,那麼地球將會被冰雪覆蓋,等待我們的就是凍死的下場。

這樣的概率有多大呢?

地球要跑路?研究表明,宇宙中的行星都會脫離原來的軌道 - 天天要聞

科學家們推測,在今後的數百萬年時間裏,海王星將會與其他恆星急速接近,但海王星不會偏離「原本的路線」,因為它和它的鄰居行星距離太遠了,不會發生什麼變化。

但是不否定恆星太陽會移動,如果移動的話,那麼大約在1萬年以後,巴納德星將成為離太陽最近的恆星,不過千萬別但系,這顆星距離地球還不到3.8光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作者:小阿部 校稿:川川

#頭條創作挑戰賽#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地理冷知識——尼日爾 - 天天要聞

地理冷知識——尼日爾

尼日爾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Niger,La République du Niger)位於非洲中西部,簡稱尼日爾,是撒哈拉沙漠南緣的內陸國,該國北與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接壤,南同尼日利亞和貝寧交界,西與馬里和布基納法索毗連,
磨損磨耗測試儀分類 - 天天要聞

磨損磨耗測試儀分類

磨損磨耗測試儀的分類可基於摩擦形式、測試標準及功能特性進行系統劃分,具體如下:‌一、按摩擦形式分類‌滾動摩擦測試儀‌阿克隆磨耗試驗機‌原理:試樣與砂輪以傾斜角度(0°~45°)及恆定負荷(如26.7N1)滾動摩擦,模擬輪胎等滾動工況。
生命警示:高原反應處理不當釀成不可逆後果 - 天天要聞

生命警示:高原反應處理不當釀成不可逆後果

5月10日,一名男性遊客在四川四姑娘山旅遊時,疑因高原反應送往醫院搶救無效後,遺憾離世。此事迅速引髮網絡關注。按照男子朋友的說法,來到四姑娘山鎮的第一天,他就感覺身體不適。同行人員特意為他打了一輛順風車,準備把他送往成都接受治療。接單的司機表示,頭天晚上接到單子,次日早上八點多,該男子和一位女士一同上...
【高清組圖】雲南元江河谷的「精靈舞者」——栗喉蜂虎 - 天天要聞

【高清組圖】雲南元江河谷的「精靈舞者」——栗喉蜂虎

在驕陽似火的元江河谷,生活着一群美麗的「精靈舞者」。它們在元江兩岸的沙壁上打洞築巢、繁育後代,它們有一個雅緻的名字——栗喉蜂虎。栗喉蜂虎是一種遷徙候鳥,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因其羽毛色彩絢麗、飛行姿態優美,被譽為「中國最美小鳥」。
全球首例:我國量子密碼技術實現雙重加密里程碑 - 天天要聞

全球首例:我國量子密碼技術實現雙重加密里程碑

IT之家 5 月 14 日消息,綜合科技日報、經濟參考網消息,中電信量子集團近日發佈了全球首個融合量子密鑰分發(QKD)和後量子加密算法(PQC)的分佈式密碼體系。該體系創新融合 QKD 和 PQC 技術,可提供端到端抗量子計算的密鑰分發與
2025年梅雨時間表來了,「入梅」要提前?提醒大家4件事早做準備 - 天天要聞

2025年梅雨時間表來了,「入梅」要提前?提醒大家4件事早做準備

「三秋梅雨愁楓葉,一夜篷舟宿葦花」,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我國長江中下游以及江淮流域,將迎來連綿數日的降雨,而且雨量集中且強度大,此時正值江南梅子成熟季節,因此民間把這段降雨時期稱之為「梅雨」,也叫「黃梅雨」,又因高溫高濕的特點,很容易導
新華社權威快報丨將人工智能送上太空!我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發射 - 天天要聞

新華社權威快報丨將人工智能送上太空!我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發射

記者5月14日從浙江省新型研發機構之江實驗室了解到,隨着太空計算衛星星座1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我國整軌互聯太空計算星座「三體計算星座」正式進入組網階段。中國工程院院士、之江實驗室主任王堅介紹,「三體計算星座」是由之江實驗室協同全球合作夥伴共同打造的千星規模的太空計算基礎設施。該設施將通過在軌...
@婺城人,發現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 天天要聞

@婺城人,發現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金華山風光秀麗,岩溶地質景觀豐富。近日,專家經過調查,發現金華山上還有豐富的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羅店鎮鹿田村公路旁,豎立着一塊「腕足類化石點」的牌子,在這附近山體上,地質專家發現了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腕足動物是一類古老的海洋無脊椎動物,它們在古生代海洋中非常繁盛。「這套地層主要是二疊紀早期,距今2.8...
第四屆長三角國際應急博覽會5月13日隆重開幕:科技賦能應急,創新驅動未來 - 天天要聞

第四屆長三角國際應急博覽會5月13日隆重開幕:科技賦能應急,創新驅動未來

5月13日,作為「長三角地區5·12防災減災宣傳周」重量級品牌活動之一,第四屆長三角國際應急減災和救援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拉開帷幕。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偉出席並致辭。全國政協常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尚勇,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原副主席、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上海新時代城市安全與應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