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兩顆海洋行星:超過50%都是水,還有大氣層,或存在生命

2022年12月20日23:00:04 科學 1494

地球是一顆擁有廣袤海洋的岩石行星,其表面有大約70%的面積都是海洋,我們不難想像,假如地球上的水再多一些,那麼整個地球的表面就會被海洋覆蓋。

發現兩顆海洋行星:超過50%都是水,還有大氣層,或存在生命 - 天天要聞

實際上,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地球就成為了一顆「海洋行星」,有意思的是,天文學家可能已經發現這種奇異的星球,並且還一次發現了兩顆。

2022年12月15日 ,一個來自蒙特利爾大學的天文學家團隊在《自然·天文學》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在一顆名為「開普勒-138」(Kepler-138)的恆星周圍發現了兩顆海洋行星。

該團隊的研究表明,這兩顆星球的體積和質量都很相似,構成它們的物質超過50%都是水,除此之外,它們還有大氣層,這可以給星球表面的水提供維持液態的壓強,而這也就意味着,那裡或許存在生命。

發現兩顆海洋行星:超過50%都是水,還有大氣層,或存在生命 - 天天要聞

「開普勒-138」是一顆紅矮星,在天空中位於「天琴座」,與我們的距離大約為218光年,觀測數據表明,這顆恆星擁有三顆行星,按從內到外的順序分別為:「開普勒-138b」、「開普勒-138c」和「開普勒-138d」。

在它們之中,「開普勒-138b」是一顆常見的岩石行星,其體積與火星相差無幾,因此並不起眼,而其他兩顆行星就不一樣了。

觀測數據表明,「開普勒-138c」和「開普勒-138d」的半徑都是地球的大約1.51倍,而它們的質量分別是地球的2.3倍和2.1倍,據此可以計算出,這兩顆行星的平均密度都在3.6克/立方厘米左右。

發現兩顆海洋行星:超過50%都是水,還有大氣層,或存在生命 - 天天要聞

研究人員認為,這兩顆行星的密度非常罕見,因為如果它們的構成物質與地球相似,那麼以它們的質量來講,其自身的引力就會將其「壓縮」得比地球更加緻密,其密度就應該比地球更高,但實際情況卻是,它們的密度遠低於地球的平均密度(5.5克/立方厘米),這就說明了它們是以較輕的物質為主。

實際上,這樣的密度與我們太陽系中木星的一顆天然衛星——「木衛二」很是接近(「木衛二」平均密度約為3克/立方厘米),關於「木衛二」,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簡而言之,「木衛二」是一顆富含水的星球,儘管它半徑只有地球的4分之1,但它的含水量卻比地球還要多。

發現兩顆海洋行星:超過50%都是水,還有大氣層,或存在生命 - 天天要聞

所以研究人員初步推測,「開普勒-138c」和「開普勒-138d」可以看成是「放大版的木衛二」,在此之後,研究人員為這兩顆行星進行了計算機模擬,模擬結果表明,它們有超過50%的成分都是水。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開普勒-138c」和「開普勒-138d」與它們的主恆星之間的距離比日地距離近得多,但由於它們的主恆星是一顆暗淡的紅矮星,因此這兩顆行星都位於其主恆星的「宜居帶」之中,也就是說,它們的星球表面既不太冷,也不太熱,剛好可以滿足液態水在的條件。

發現兩顆海洋行星:超過50%都是水,還有大氣層,或存在生命 - 天天要聞

兩顆含水量如此龐大的行星,又剛好位於其主恆星的「宜居帶」中,會發生什麼呢?是的,它們的星球表面很可能完全被由液態水構成的海洋覆蓋,而這樣的行星,其實就是海洋行星。

實際上,這也是該團隊得出的結論,根據該團隊給出的行星模型,「開普勒-138c」和「開普勒-138d」都是海洋行星,它們都擁有一個足夠稠密的大氣層,但與地球不同的是,它們大氣層中的氣體是以水蒸氣為主,而在它們的星球表面,則是一片覆蓋全球的超深海洋,其平均深度至少可以達到2000公里,相對而言,地球海洋的平均深度卻只有大約3.7公里。

發現兩顆海洋行星:超過50%都是水,還有大氣層,或存在生命 - 天天要聞

(↑左側是地球的橫截面,右側是「開普勒-138c」和「開普勒-138d」的橫截面,因為這兩顆海洋行星很相似,所以只需給出一個模型)

想像一下,在同一顆恆星周圍,運行着兩顆比地球還要大的行星,並且這兩顆行星都擁有規模如此龐大的海洋,那麼生命會不會已經在那裡誕生了呢?很明顯,我們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遺憾的是,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裏,我們都無法對這種猜想進行驗證,畢竟這兩顆海洋行星離我們太遠了。


好了,今天我們就先講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與作者聯繫刪除)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 天天要聞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磁體饋線採購包項目迎來關鍵節點,其最後一套校正場線圈內饋線部件在合肥竣工,並交付起運位於法國的ITER現場。這標誌着ITER磁體饋線系統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製順利完成。ITER磁體饋線系統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被稱為ITER磁體系...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 天天要聞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4月13日,副省長、市委書記張振豐在溫州學研究聯合會調研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立足溫州、研究溫州、服務溫州」,深化時間維度、放大空間維度,貫通歷史研究溫州、跳出溫州研究溫州,努力打造溫州建設高水平文化強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地方學術研究的...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 天天要聞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極目新聞記者 張秀娟通訊員 趙夢潔 黃曉彧 林敏「小朋友們,外來入侵物種包括哪些呢?」「在咱們出國旅遊前,需注意哪些問題呢?」4月12日,在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武漢海關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海關開放日」活動。15名小學生化身「國門小衛士」,零距離體驗、參與海關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 天天要聞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頂端新聞記者 楊逍 文 時碩 圖如果你嚮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過在其他星球上跳躍?在本次國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動體驗機前,你每次的縱身一躍,都會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員服的小人,來到月球、金星、火星、火衛二、土衛一等星體上,屏幕的上方記錄著你的跳躍高度。在月球,你輕輕一躍就能達到3米高度,輕鬆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 天天要聞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是多重氣象條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根據氣象監測和專家分析,此次強風具有以下關鍵成因:一、極端天氣系統的疊加效應1.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 天天要聞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據央視網報道,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將進入倒計時。上周,神十九乘組穩步推進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在開展站內環境監測、設備檢查維護等工作同時,積極開展健康維護。神十九乘組利用腦電設備開展了多項實驗的測試工作,地面科研人員將利用獲取的數據探究重力對視覺運動信息...
感受活力丨機械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 天天要聞

感受活力丨機械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模仿人類奔跑、跳躍、空翻,像人一樣說話、思考甚至察言觀色。這不是科幻電影對未來的虛構,而是2025中國機械人產業闊步向前的現實。小時候的你,是不是也曾暢想過:家裡有一個機械人,能買菜、做飯、鋪床、掃地,幫你干農活,還可以照顧家裡老人……時至今日,這些「天馬行空」的想像,正在變成現實。「12點了,您該吃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