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腦健康知識,剖析人腦工作原理

2022年11月01日23:24:04 科學 1965

早在5000多年前的古埃及醫學文本中,對於人類大腦的形態,就有過諸多的描述;那時的人們認為,大腦損傷與身體癱瘓有着某種微妙的關聯。


再翻看西方歷史,也會發現,在古希臘哲學家和醫療實踐者中,不乏對人類大腦表現出特別關注的人;比如,公元前5世紀的阿爾克邁翁,以及希波克拉底為代表的科斯學派,都有過對人類大腦的研究和探索。


而我們所熟知的「大腦科學」,其實是在近200多年才慢慢成型的學科,與浩瀚的歷史相比,實屬新生事物。


由此可見,人類對大腦的探索之心,古已有之。如今,科學已從自然哲學中脫胎而出,在逐漸走向成熟的過程中,人們對大腦探索的思路、方法和工具,也在不斷地更新迭代。


在當下這個時代,普通人最容易觸及的「探索大腦的工具」,就是與大腦科學相關的書籍。


了解腦健康知識,剖析人腦工作原理 - 天天要聞

比如,主要從事大腦相關內容的英國作家麗塔·卡特,其著作的《DK大腦高效鍛煉大百科》,就是一本教我們如何讓大腦保持健康、年輕和靈活的書籍。


作者以圖文並茂的方式講述了,大腦如何工作,以及大腦的各個部分如何相互協作,來幫助人類進行思考、學習、社交等正常態的活動。


並且,本書描述了一個功能齊全的頭腦,是如何在各種智力技能的共同作用下產生的,以及如何磨鍊、鍛煉、完善和充分利用這些智力技能,作者由此為我們提供了各種腦力遊戲、鍛煉方法和練習指導。


可以說,此書所呈現的實用指南,就是想讓我們通過測試這些智力技能,找到揚長避短之法,從而選擇和組合一種全新的、有趣的,利於大腦健康的生活方式。


比如,我們為什麼時常會忘記事情?


了解腦健康知識,剖析人腦工作原理 - 天天要聞

作者告訴我們,當大腦的編碼記憶的神經元網絡失聯時,記憶就會隨之消失;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重複使用和加強長期記憶網絡,以此提取其中重要的信息,並將它們「存儲」起來。


還有,我們常說「回憶起一件事情」,其實就是激活了關於此事件的記憶,因而會加強大腦突觸的連接;反之,記憶就不會被重新激活,突觸的連接也就得不到強化。


事實上,遺忘其實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尤其是當大腦中的網絡,出現過早衰退的現象時,遺忘就成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甚至,書中還告訴我們,人類大腦對記憶的處理,其實也是會分門別類來存儲的,其中包括了「情節記憶、語義記憶、程序記憶、工作記憶」。


就拿「情節記憶」來說,即指我們所經歷事件的記憶,如你與伴侶婚禮當天的記憶,其中所涉及的,便是取決於具體的體驗。


了解腦健康知識,剖析人腦工作原理 - 天天要聞

其次為「語義記憶」,則是指知識的記憶,如「法國首都巴黎」,就是從顳葉提取而來的。


再來看看「程序記憶」,顧名思義,此為「已經自動化的動作技能的記憶」,如騎單車的技能等,它們被大腦存儲於皮質下方的區域。


最後就是「工作記憶」,也就是說「短時間的記憶」;不難理解,我們平時所記住的,幾乎都是需要使用的時刻,如想要記住一個電話號碼,則可以通過多次撥打此電話號碼,來實現記憶存儲。


由此可見,大腦結構紛繁複雜,各個部位都是通過相互作用和關聯,甚至說是整個腦部都來參與的活動,以此幫助我們進行學習、閱讀、寫作、思考和交流等日常行為。


作者說:「大腦是智力的基石。」而《DK大腦高效鍛煉大百科》一書,正好彙集了有關腦健康的最新科研成果。


了解腦健康知識,剖析人腦工作原理 - 天天要聞

例如,書中提供了一系列保持腦健康的實用方法,以及眾多高清圖解資料,並結合了淺顯易懂的陳述方式,讓我們可以清晰地了解——人腦的工作原理、大腦鍛煉、思維能力、如何嘗試新事物等內容。


因此,這是一本適合所有人閱讀的科普讀物。


總之,如果我們想要對自己的「所思所想」一探究竟,那麼此書就是最好的途徑之一。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 天天要聞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與中國電信共同組建的海南數據產業服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這都會好奇這家公司是幹什麼的?中國電信又有什麼大動作了嗎?下面我們就展開來聊聊吧,僅供參考哦!解決行業痛點。以往的中小企業想用現實數據來優化生產流程,卻面臨合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 天天要聞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傳承地質魅力·續寫文明華章——推動地質公園與生態文化多樣性融合發展」主題論壇上,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Michael J. Benton(邁克爾·本頓)教授圍繞「三疊紀化石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 天天要聞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地幔的垂直運動是導致地球表面發生大規模地質變化的驅動力之一。這些地幔上升流,有時被稱為地幔柱,被認為在一些重大的地質轉變(例如大陸漂移)中發揮着作用。目前,在非洲大陸地下發現了一種類似、微妙卻意義重大的現象。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 天天要聞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科學家首次直接觀察到在主要水下斷層帶釋放構造應力過程中發生的慢滑地震。此次漸進式地震事件在穿過日本海岸附近易引發海嘯的斷層段時被追蹤,該斷層段似乎起到了天然的緩衝作用,吸收了壓力。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將這一現象比作一條斷層線沿着
「倪四道院士預測廣東將有8級地震」系謠言 - 天天要聞

「倪四道院士預測廣東將有8級地震」系謠言

近日,一張「院士預測廣東將發生8級以上大地震」的截圖在網絡上流傳。截圖顯示,名稱為「倪四道」的用戶稱,團隊預測8個月內,將會在一經緯度位置(位於廣東)出現八級以上地震。
「鳥中大熊貓」現身桂林! - 天天要聞

「鳥中大熊貓」現身桂林!

【來源:廣西台新聞910】近期,陽朔縣林業局工作人員通過桂林灕江站了解到,在海洋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安裝的監測系統,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的身影。白頸長尾雉不僅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還是中國特有珍稀鳥類,被稱為鳥類中的「大熊
世界第一頭人工繁育長江江豚迎20歲生日 - 天天要聞

世界第一頭人工繁育長江江豚迎20歲生日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7月5日訊「淘淘」20 歲啦!7月5日,世界第一頭人工環境下出生的長江江豚「淘淘」迎來20歲生日。從「淘淘」出生到家族發展至5頭,在一代代科研人員努力下,長江江豚人工繁育保種,為這一瀕危物種的未來帶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