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構成一個科學理論體系,必須有三個前提:第一,這門科學的對象是什麼?第二,這門科學的內容是什麼?第三,用以構造體系的原則有哪些?對象決定內容,而原則決定如何安排內容,使之成為體系。
哲學的對象決定哲學的內容。哲學既然是關於世界及其一般規律的科學,那麼,哲學就應該包括那些對整個世界有一般意義的範疇, 如存在和無、本質和現象、原因和結果等,這是無疑的,但是否僅僅 這些範疇呢?能否包括那些略為具體一點的範疇呢?
例如意識、認識、 思維、真理,這些都不是整個世界的一般範疇,而只是精神世界的一 般範疇,它們能不能是哲學的內容呢?根據哪些原則來構成哲學體系 呢?列寧關於三者同一的思想涉及哲學對象問題和構成體系的原則問 題,他提出的「辯證法的要素」十六條也涉及內容問題和構成體系的 原則問題,有必要對十六條作一些分析。
辯證法的內容就是它的組成部分,怎樣稱呼呢?斯大林講辯證法 有四個特徵,特徵是一種叫法。現在我們用的教科書都叫規律和範疇, 即三個規律、若干範疇。這樣一來,就出現一個問題:規律和範疇有 什麼區別?報紙上發表了許多文章,對規律和範疇加以區別。
根據我的了解,大體上有三種觀點:(1)規律揭示事物發展的動力,而範疇揭示事物的若干側面。按照這種觀點,只有對立統一規律才是規律, 其他都是範疇;(2)規律揭示整體性的東西,揭示事物發展的全過 程,而範疇揭示它的一些小階段,或小階段的側面。按照這種觀點, 三個規律是規律,其他都是範疇;(3)規律和範疇的區別只是形式上的,內容上沒有區別。
規律的形式是判斷,範疇的形式是概念。例如, 對立面的統一和鬥爭是事物發展的動力,這是個規律,是判斷,但是 統一和鬥爭是一對範疇,是概念。如果要把統一和鬥爭的關係講清楚, 結果就是規律。規律要用範疇來表述,它們在內容上沒有區別,只在 形式上有區別。按照這種觀點,可以說辯證法的所有範疇都是規律, 而所有規律都是用範疇來表現的。下面根據《哲學筆記》看看黑格爾 怎麼講,列寧怎麼講。
對辯證法的內容,列寧有許多叫法。列寧把它叫作辯證法的要素, 也叫特徵或特點(叫特徵並不是斯大林發明的,列寧也這樣叫),還叫 規定,也叫規律,當然也叫概念,也叫範疇,還叫原則。現在統一於兩種叫法:範疇和規律。我認為,根據《哲學筆記》和黑格爾的《邏 輯學》,把辯證法的內容區別為規律和範疇是沒有道理的。
剛才所談的第三種觀點是正確的,規律和範疇只有形式上的區別,沒有內容上的不同。三個規律當然是規律,範疇之間的關係也是規律。如果只講同 一性和鬥爭性,而不講它們之間的關係,這當然不是什麼規律,但是 這有什麼意義呢?列寧不區別範疇和規律,他說:「思維的範疇不是人 的用具,而是自然的和人的規律性的表述。」黑格爾把所 有的《邏輯學》的概念都叫作範疇(當然也叫概念),或叫規定。
黑格爾沒有區分哪些是規律,哪些是範疇。那麼,什麼叫規律?對規律這個概念,應該有個共同的理解。不能夠因為我們有某種觀點就來修改這個定義,讓這個定義來適合我的觀點。當我要說對立統一規律才是 唯一的規律時,我就說規律要揭示事物發展的動力。
當我們要堅持三個規律才是規律時,我們就給規律下個定義:要揭示整體性的東西。這樣做只會產生混亂。那麼,對規律有沒有共同的理解呢?我認為有。自 然科學說規律是什麼,社會科學說規律是什麼,那證唯物主義也應說 規律是什麼,結論還是清楚的,規律就是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聯繫 沒有共同的定義的討論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沒有共同的語言。
規律和範疇實際是一回事,當我們講範疇之間的聯繫的時候,就是規律;當我們舉出某規律的基本概念的時候,就是範疇。三個規律當然是規律,但也是範疇,即質和量、肯定和否定、同一性和鬥爭性。原因和結果是範疇,但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也是規律。
因果律這個詞,在哲學史上是經常使用的,列寧在《哲學筆記》中也講過「因果律」 當然不是說任何原因和結果都是規律,而是說有因必有果是個規律個性和共性是範疇,「共性寓於個性之中」,就是規律。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現,也是規律。
規律和範疇在內容上沒有區別。在辯證法的這 些規律和範疇里,我們要區別一下哪些更根本一些當然是可以的,但是不能把辯證法的這些內容區別為這麼兩部分:一部分叫作規律,一 部分叫作範疇。現在規律和範疇的這種分法,實在是在沒有建立起辯證唯物主義的嚴密的科學體系前的一種不得已的暫時的做法,是根據 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裏面講的三個規律和若干範疇而做出來的, 應該加以改進。
辯證法如果作為關於世界一般規律的科學,怎麼可能只有一個規律呢?又怎麼可能只有三個規律呢?恩格斯只講了三個主要規律,沒有講只有三個規律。既然有主要,當然還有次要了。所以, 這種分法不符合辯證唯物主義創始人的觀點,也不符合黑格爾的觀點, 也不符合客觀實際。
把辯證法的一些內容叫作範疇或規律,當然都可 以。但把辯證法的要素叫作規律,更恰當一些;叫作範疇更方便些。 任何一門科學都是要揭示規律,不揭示規律就不叫科學,而揭示規律 當然要用很多範疇。例如《資本論》也有很多政治經濟學的範疇,它 揭示了資本發展的各種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