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毒蛇小青龍,為什麼總遭國外「惦記」?一條價值100萬?

2022年10月30日23:14:10 科學 1550

泱泱中華,地大物博,物種繁多,各種珍稀動物數不勝數。

其中就有一種毒蛇,總遭外國人惦記,人們將它親切地稱為小青龍,一條就能賣出100萬的天價!為什麼這麼貴?

我國毒蛇小青龍,為什麼總遭國外「惦記」?一條價值100萬? - 天天要聞

小青龍就是圖上這位

昂貴的「小青龍」

小青龍又叫莽山烙鐵頭,雖然名字中帶有一個青,但它其實並不全是青色。

小青龍的頭部呈三角形,成年蛇的花紋黑綠、黑褐等顏色相間,只有未成年小青身體才有青色花紋。

整體看上去有點像五步蛇,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有一條白色的尾巴

並且小青龍還是大型蛇類

通常來講蛇越大,毒性也就越弱。

我國毒蛇小青龍,為什麼總遭國外「惦記」?一條價值100萬? - 天天要聞

若不幸遇襲 注意分辨

但是小青龍不一樣,它的體型比眼鏡王蛇還大,但是毒性比五步蛇還強。

人們在上世紀90年代發現這一新物種後,便開始大量捕捉。

正所謂物以稀為貴,人們往往耗費巨大精力才能捉到一條,市面上的價格也一路飆升。

小青龍究竟有多稀有呢?簡單來講,它比大熊貓還瀕危,而且沒有任何亞種,一旦滅絕,就意味着小青龍永遠的消失在地球上

早在1994年,我國就將小青龍列入1級瀕危物種的清單中,此後國家林業局對小青龍進行了一次「人口普查」,發現它們在全國範圍內只存在500條左右,而且還是中國特有。

1996年小青龍被列入世界動物保護聯盟的紅色名單,無疑是再次提高了它的身價。

我國毒蛇小青龍,為什麼總遭國外「惦記」?一條價值100萬? - 天天要聞

蛇博士與小青龍

黑市上,一條小青龍的價格一度被吹捧到了100萬一條。

後來,我國又將小青龍列入國家特級保護動物,加大對小青龍保護的財政投入,讓非法捕獵人無機可乘。

因此,小青龍往往是有價無市,在此情況下,一些不法商人竟然將黑手伸進了博物館,試圖通過天價買下「小青龍」。

我國毒蛇小青龍,為什麼總遭國外「惦記」?一條價值100萬? - 天天要聞

博物館前塑像

如此瘋狂的舉動背後,折射出的是巨大的市場需求,野生動物學家們紛紛表示出擔憂。

神話傳說為小青龍加價

在莽山中,居住着一批瑤族,他們自稱女媧伏羲的直系後代,並世代生活在山洞中。

我國毒蛇小青龍,為什麼總遭國外「惦記」?一條價值100萬? - 天天要聞

瑤族人

專家調查,山洞存在的歷史非常久遠,其中有類似小青龍的圖騰。

瑤族人稱,女媧伏羲是人面蛇身的神靈,瑤族人繼承了先祖人性,而小青龍則是繼承了先祖的蛇性。

我國毒蛇小青龍,為什麼總遭國外「惦記」?一條價值100萬? - 天天要聞

伏羲與女媧

一直以來瑤族人都將小青龍看做自己的「親兄弟」,並與小青龍在同一山林中生活無數歲月。

山洞中的古代圖騰從某種程度上印證了兩者的關係,這也讓小青龍擁有了歷史文化價值。

雖然小青龍的古老傳說無可考證,但是也從側面印證了它是古老的物種,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

國內的小青龍大都被販賣到了國外的科研機構,因為小青龍的實在是太稀有了,是重要的實驗樣本。

小青龍的毒液也比較特殊,在醫學上也有很高的價值。

在利益的驅使下,國外科研工作者與不法商人干起了不光明的勾當。

不法商人通過各種渠道捕捉小青龍,讓本就瀕危的物種雪上加霜

讓人好奇的是,這樣一個物種究竟是如何發現的?為何直到20世紀末才發現?

發現小青龍的過程

1984莽山有名的蛇毒醫生陳遠輝接到一位奇怪的病人,這位病人稱自己被一條白尾巴的毒蛇咬傷,其毒性非常強,傷口處已經開始潰爛。

我國毒蛇小青龍,為什麼總遭國外「惦記」?一條價值100萬? - 天天要聞

陳遠輝博士和莽山烙鐵頭蛇的雕像

陳遠輝檢查病人的傷口發現,這個咬痕大小,只有大型的毒蛇才能做到。

當地的大型毒蛇只有五步蛇,但五步蛇沒有白色尾巴,根據病人描述,咬傷自己的毒蛇很大,身上黃褐色的紋路清晰可見。

陳遠輝一邊給病人治療,一邊採集傷口殘留的毒液,與五步蛇毒液做了對比,發現真的不是五步蛇。

我國毒蛇小青龍,為什麼總遭國外「惦記」?一條價值100萬? - 天天要聞

毒液由毒腺產生

陳遠輝又與自己實驗室的毒液全部對比了一遍,竟然沒有吻合的種類,陳遠輝意識到,這有可能是一個新品種

不過,陳遠輝沒有時間過多研究了,因為病人的情況非常嚴重,由於沒有血清,只能慢慢清理。

這個過程足足花了有1個月之久,讓陳遠輝對神秘毒蛇更加好奇。

事後,陳遠輝向當地居民打聽白尾巴的大蛇,居民紛紛表示沒有見過。

當地居民聽說陳遠輝在找蛇,時不時地帶上兩條到他辦公室,然而都不符合其認為的白尾蛇。

這件事情也就擱置下來,直到五年後的一天,當地職工在河谷發現了一窩奇怪的蛇,讓陳遠輝趕緊去看看。

我國毒蛇小青龍,為什麼總遭國外「惦記」?一條價值100萬? - 天天要聞

奇怪的白尾蛇

陳遠輝一開始沒抱什麼期待,畢竟這幾年下來,自己沒少失望過。

但是,沒想到,這次真的看見了白尾蛇,陳遠輝的經驗告訴他,這絕對是沒有見過的新品種!

於是,陳遠輝帶着兩條孵化不久的小蛇,找到當地的蛇類研究專家。

兩人翻閱各種資料,進行多方面研究,終於確定,這是一個新的物種,並取名為「小青龍」。

1990年,兩人在一篇雜誌上發表相關論文,稱自己發現了一個新的物種。

我國毒蛇小青龍,為什麼總遭國外「惦記」?一條價值100萬? - 天天要聞

小青龍:白尾是我的標誌

從此小青龍便徹底在世界走紅,引來狩獵者的關注。

兩人不知道的是,這一次發現將會給小青龍帶來災難。

捉蛇之風在國內盛行了三年,直到相關法律條文的出現,人們才停止對小青龍的捕捉。

我國毒蛇小青龍,為什麼總遭國外「惦記」?一條價值100萬? - 天天要聞

蛇類慘遭抓捕

如今,野生的小青龍已經很難再見到,存活的小青龍大多在實驗室中,進行人工飼養。

2003年,陳遠輝打算放生兩條幼年小青龍。

這兩條小青龍只有一歲左右,在放生的時候,陳遠輝沒有注意防護,其中一隻反身一口咬在了陳遠輝的左手中指。

剛開始陳遠輝也沒有在意,畢竟是小蛇,毒性應該不強,可沒過多久,陳遠輝就感覺頭暈眼花,有些喘不過氣來。

好在一旁的女兒跟他學過緊急救助措施,在周圍採集一些草藥,對陳遠輝的傷口進行了處理。

陳遠輝一連昏迷了三天,把家裡人嚇得不輕。

醒來後,陳遠輝苦笑道「沒想到治蛇毒的醫生反被蛇咬傷了」。

我國毒蛇小青龍,為什麼總遭國外「惦記」?一條價值100萬? - 天天要聞

毒蛇毒液產生原理

人雖然沒事兒,但是小青龍咬的傷口已經潰爛,並且無法恢復,最後只能截肢。

可見,小青龍的毒性有多強!它雖然比不上「亞洲一哥」,但是小青龍的毒量大,一旦進入人體,很難清理乾淨。

小青龍的保護

在小青龍的保護上,我國一方面加大野生小青龍的保護力度,另一方面也在進行人工飼養

但是人工飼養技術難點很多,比如蛇蛋的孵化率並不高,即使完全模擬出小青龍的孵化環境,也無法達到理想效果。

我國毒蛇小青龍,為什麼總遭國外「惦記」?一條價值100萬? - 天天要聞

爬行動物卵結構

也許小青龍只適合自然環境生長,人類的飼養對於小青龍的繁衍來說,是一種阻礙。

當初陳遠輝發現小青龍,就像是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一般,給小青龍帶去了災難。

小青龍的毒性固然可怕,真正可怕的還是人類貪婪的心。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月球蓋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 天天要聞

月球蓋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在月球蓋房子,要從地球上運建材嗎?長期留駐月球,飲用水也要地球「發貨」、飛船「快遞」嗎?「不用!」活力中國調研行採訪團走進位於安徽合肥的地球深空探測實驗室時,記者從科研人員口中聽到了令人振奮的消息。月壤3D打印系統設備。
活力中國調研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 - 天天要聞

活力中國調研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

新華社合肥7月1日電 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新華社記者郭晨、班娟娟、姚遠在安徽省合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有一條孕育了數十家量子科技企業的「量子大街」。過去的10多年裡,方圓幾公里內,一個擁有中電信量子、本源量子、國儀量子等代表性企業的量子產業集群在此崛起,成為全國乃至全球領先的量子科...
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成立 - 天天要聞

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成立

7月1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中國人民大學獲悉,中國人民大學與西湖大學攜手成立「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並面向全球發佈「未來人類十大議題」,聚焦人類文明演進的重大挑戰與突破方向,以中....
巨子生物承認檢測方法有局限,華熙生物發文暗指其「偽科學」 - 天天要聞

巨子生物承認檢測方法有局限,華熙生物發文暗指其「偽科學」

6月30日,華熙生物在微信公眾號上發佈文章《推動行業進入以檢測結果為宣傳依據的時代》,意有所指地表示,主張免受科學檢驗的必定屬於偽科學。文章直指,在重組膠原蛋白的測量問題中,聲稱沒有統一的檢測方法就無法準確測量,就是一種典型的「免受檢驗策略」,試圖讓自己的主張免受科學檢驗和公共監管。巧合的是,在此之前...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團隊:通過機器學習鑒定糖代謝紊亂的新型生物標誌物 - 天天要聞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團隊:通過機器學習鑒定糖代謝紊亂的新型生物標誌物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2型糖尿病是我國主要慢性代謝性疾病之一,其主要臨床特徵包括高血糖、胰島素抵抗和肝糖輸出增加等。因此,迫切需要進一步鑒定與糖代謝穩態調節密切相關的新型生物標誌物,從而為建立疾病預警體系和個體化診療方案提供新的理論依據。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周健團隊、代...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海榮:腦機接口突破性進展將在醫療康復領域 - 天天要聞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海榮:腦機接口突破性進展將在醫療康復領域

6月30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副校長鄭海榮,在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等主辦的科技創新院士報告廳上,圍繞AI時代的生物智能前沿——「腦機接口與生物智能」做了分享,他認為腦機接口將引領醫療新變革,是解決未來重大醫療需求的關鍵路徑,腦機接口的突破性進展將出現在醫療康復領域。鄭海榮以科幻電影《阿凡達》中通過意...
機場的大敵,可能不是飛鳥,國家該管管了! - 天天要聞

機場的大敵,可能不是飛鳥,國家該管管了!

如今,無人機的身影隨處可見,不管是用於拍攝壯麗風景,還是助力農業噴洒農藥,它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 可誰能想到,這小小的無人機,一旦不受控制地亂飛,就會成為機場安全的巨大威脅。 ....
【職引未來】青春無悔 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 - 天天要聞

【職引未來】青春無悔 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

【職引未來】 當前,不少高校畢業生選擇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到這些地方就業,青年學子將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又將收穫怎樣的人生體驗? 日前,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張新穎在接受光明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奮鬥,青年學子收穫的不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