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濕潤的樹林下有牛筋草、節節草、虎杖、藿香薊、狗尾巴草、蒲公英、蛇床子、鴨跖草、苘麻、野梔子等植物,這些植物以往我們不一定知道有什麼用處,所以就經常剷除掉了,其中鴨跖草我就很喜歡,它可以開出像蝴蝶一樣的花朵,這些藍色的花朵和月季花、葉子花、繡球花、長壽花、君子蘭等花卉一樣美,只不過鴨跖草得花朵會比較小,不過當鴨跖草在樹林下繁殖一大片出來,到了花期也有觀賞價值。
而在濕潤的樹林下可不僅僅有鴨跖草等植物,還有下面的1種「白龍皮」,它是一種野生植物,也是一種珍貴的藥用植物,從遠處去看這種白龍皮,會發現和紅薯非常像,不知道的花友還以為它是紅薯,其實完全是不同的植物,白龍皮的價值比較高,如今也是很珍貴的,以往常被忽視,殊不知如今500元一斤也有人買,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白龍皮吧。
在濕潤的樹林下,有1種「白龍皮」,遠看像紅薯,殊不知500元一斤!
天麻
白龍皮又被稱為合離草、神草、鬼督郵、木浦等,但這些都不是它的大名,它的真正大名叫天麻,在中藥材裏面也叫天麻,我們在《本經》里就可以查詢到這種植物了,在裏面它又被稱為「鬼督郵」。
天麻和美人蕉、君子蘭、虎皮蘭、橡皮樹、薰衣草、劍蘭、鐵線蓮等植物並不一樣,它是沒有葉子的,是蘭科天麻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沒有綠葉,但是有着比較肥厚的根狀莖,這些根莖通常很大,形狀是橢圓形,我們將它稱為天麻塊莖,而塊莖的價值非常高,有花友買了1斤都花了500元了,是名貴的「中藥材」。
野生的天麻不僅僅在濕潤的樹林下生長,在我國各地區均有分佈,普遍在較為陰涼、濕潤的位置生長,有時候生長在山谷下和小溪邊。據資料記載,天麻在我國天麻屬植物已發現有6個品種,分別是天麻、疣天麻、南天麻、即天麻、原天麻、細天麻。
在這些品種中,分佈的區域並不一樣,比如疣天麻在雲南省中部地區就有了,而原天麻主要分佈在麗江和四川省峨眉的高山區。野生的天麻歷史悠久,在很久以前,採收天麻都是依賴野生資源,在20世紀70年代開始有野生的變種,後來又可以人工栽培,如今也有人種植和收購。
天麻的價值
據《日華子本草》記載:「助陽氣,補五勞七傷,通血脈,開竅」。可見,天麻如今是一種比較有用處的野生植物,若製成中藥材價值自然會更高,如今的野生天麻比較少見,所以花友們若是在野外看到天麻,請保護起來。
天麻沒有綠色的葉片,所以也就不能有光合作用,從而沒有足夠的營養來維持自身的生長和繁殖,這時候它還有可能會寄生,比如與蜜環菌共生,依靠體內的溶菌酶素,溶解吸收蜜環菌的營養。種植天麻也不需要陽光,從種植和採收一般都不需要使用除草劑、肥料、農藥等,管理相對簡單,但天麻比較依賴濕度和溫度。
關於在濕潤的樹林下生長的一種白龍皮,其實就是天麻,就介紹到這裡了,花友們在哪裡見過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