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腦分工理論告訴我們,運用左腦,與理性,應用右腦,又容易流於濫情。從IQ(學習智能指數),到EQ(心智指數),便是左腦型教育改革的結果;而將超個人這種所謂的超常現象,由心理學的層面轉向學術方面的研究,代表了人們有意在探索潛能能力的決心。
若能持續的進行右腦訓練,進而將左腦與右腦好好的平衡的加以開發,和記憶就有了雙管齊下的可能:由右腦承擔形象思維的任務,左腦承擔邏輯思維的重任,左右腦協調,潛能來控制記憶過程,當然會取得出人意料的高效率。
發揮大腦右半球記憶和儲存形象材料的功能,大腦左右兩半球在記憶時都共同發揮作用,大腦主動去運用它本身所獨有的,右腦記憶形象材料的效果遠遠好於左腦記憶抽象材料的效果,這一規律。這樣實踐的效果,理所當然的會使人的記憶效率事半功倍,實現提升記憶力的目的。
據生理學家研究發現,除了左右腦在功能上存在巨大的差異外,腦皮層在機能上也有精細分工,各部位不僅各有專職,並有互補合作,相輔相成的作用。
由於長期以來,人們對智力的片面運用以及不良的用腦習慣的結果,不僅造成了大腦部分功能負擔過重,學習和記憶能力下降,由此影響了思維的發展。
為了扭轉這種局面,就需要運用潛能開動,左右腦並用。
使左右腦,交叉活動
交叉記憶是指記憶過程中有意識的交叉變換記憶內容,特別是交叉記憶,那些側重於形象思維與側重於抽象邏輯思維的不同質的學習材料,以使大腦較全面發揮作用。記憶中,還可以利用一些相輔相成的手段,使大腦兩半球同時開展活動。
進行潛能鍛煉
潛能鍛煉是指在記憶中,使大腦得到全面鍛煉。大腦皮層在機能上有精細分工,按其功能的發揮和提高,還要靠後天的刺激和鍛煉。由於大腦皮層上有多種機能中樞,要使這些中樞的機能都發展到較高水平,就應在用腦時注意時,大腦得到全面的鍛煉。
比如在記憶語言時,由於大腦皮層有4個和語言有關的中樞,說話中樞,書寫中樞,聽話中樞和閱讀中樞,所以為了使這些中樞的機能都得到鍛煉,就應當在記憶時把說寫拼讀這幾種方式結合起來,我同時進行這幾種方式的記憶。
我們以學習語言為例,說明如何左右腦並用。為了學會一門語言,一方面必須掌握足夠的詞彙,另一方面,必須能自動的把單詞組成句子。詞彙和句子都必須機械記憶,如果你的記憶變成推理性或邏輯性的記憶,你就失去了講一種外語所必須的流暢,進行閱讀時,用了一字字的翻譯了。這種翻譯式的分析閱讀是左腦功能,結果是越讀越慢,理解也就更難,全靠死記住某個外語單詞相應的漢語單詞是什麼來分析。
發揮左右腦功能並用的辦法學語言是用語言思維,例如學英語單詞,bed,應該在頭腦中浮現出床的形象來,而不是去記床這個字。為什麼學習本國語言容易呢?因為你從小學習就是從實物形象入手,說到暖水瓶,大家都會立刻想起暖水瓶的形象來,而不是浮現出暖水瓶三個字來,說到動作,你就會浮現出相應的動作來,所以學的容易。我們學習外語時,如能讓文字變成圖畫,在你眼前浮現出形象來,這就是讓右腦起作用了。每個句子給你一個整體的形象,根據這個形象,通過上下文來判別,理解就更透了。充分利用左右腦來處理多種信息,對學習才是最有效的。
關於左右腦並用,保加利亞的教育家洛扎諾夫創造的被稱之為超級記憶法的記憶方法最具有代表性。這種方法的表現形式中,最引人入勝的步驟之一,是在記憶外語的同時,播放與記憶內容毫無關係的動聽的音樂。洛扎諾夫解釋說,聽音樂需要用右腦,右腦是管形象思維的,學語言用左腦,左腦是管邏輯思維的,他認為大腦的兩個半球並用比只用一半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