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想像,在距我們5500萬公里之遙的火星,已經有超過7噸的垃圾,根據美國NASA公布的報告來看,自人類第一次向火星發射探測器開始,僅僅半個世紀,被拋棄的廢棄硬件和無法使用的航天器已經遍布火星各個角落,遙遠的火星已經成為人類在宇宙中的垃圾堆,當然,你也可以稱他們為「人類在探索未知宇宙的過程中遺留在火星表面的遺迹」。
這些遺迹無規律的散落在火星的土層中,隨着火星沙暴的作用,有的部分已經埋入泥土之中,美國科學家預測,正在美國尋找古代火星生命痕迹的「毅力號」探測器所採集的樣本,有可能已經被污染,這將極大的影響對已採集樣本分析數據的準確性。
你可能會好奇,這些垃圾都是怎麼來的?火星上的垃圾總質量是怎樣計算出來的呢?
火星上的垃圾,在未經發射之前都是價值連城的高精密儀器,他們之中的大部分都是用來保護火星探測器,確保探測器在火星表面可以實現軟着陸的模塊。隔熱板,降落傘甚至包裹航天器的着陸氣囊在探測器抵達火星表面時便已經完成屬於他們的使命,成為了航天垃圾。
至於如何計算出精確數字,並沒有想像中那樣神奇,只要將向火星發射的所有航天器的總質量計算出來,減去路上所消耗掉燃料重量,在減去現在依然在火星表面工作的探測器質量,那所得差額也便是人類仍在火星上所有垃圾的總質量了。
這些「垃圾」要怎麼處理呢?
不同於地球人類的生活垃圾,現在散布在火星表面的航天器碎片可以看做是人類探索火星的一部歷史紀錄片,從最早的火星3着落器到在火星工作數年的「機遇號」火星車,雖然這些探測器現在已經失去了動力,但大多數的外表並沒有受到損壞,可以從這些遺棄物中看到濃濃的時代感和科技進步的痕迹,當之無愧的「歷史遺迹」。
當然,這些遺迹也確實給探索火星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幾個月前,NASA在接收「毅力號」上傳的火星地表圖像時發現了一處閃光,類似非自然遺迹,當研究人員發出歡呼,指揮「毅力號」前往發光地點,火星的探測器可不是遙控小汽車,在今年2月,「毅力號」單日移動了240米就已經創下了火星探測器單日最遠移動距離的記錄。而當時的「毅力號」距離發光源有着2公里的遙遠距離。
為了尋找「火星之光」,「毅力號」整整耗費了十數日才來到光源地點,卻無奈發現發光源僅僅是當初探測器在着陸時丟棄的熱毯。
火星上遍布垃圾屬實也是無奈之舉,畢竟以現有條件沒有任何處理垃圾的可能性,好在科學家們已經針對這些垃圾的影響做了評估,在空無一人,遍布戈壁的火星大陸,7噸的垃圾並不會對未來的探索造成較大的影響,看來要想將這些「歷史遺迹」納入火星博物館,真的要等到人類大規模火星移民之後了。
隨着人類對火星探索程度的加深,會有越來越多的垃圾被拋到火星表面,既然無法避免,那就將這些垃圾當做人類探索宇宙的勳章吧!
圓珠筆頭代表着制鋼工藝的巔峰?太鋼僅僅生產兩個月就讓日企破產
關注我,一起來了解更多的科學知識吧!
本文章屬於作者原創內容,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大家點贊、評論、分享!
圖片皆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