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又開始了,這次真的要登月了,究竟怎麼回事呢?

2022年07月01日14:00:38 科學 1032

NASA又開始了,這次真的要登月了,究竟怎麼回事呢? - 天天要聞

2022年3月17日,美國宇航局位於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的航天發射系統(SLS)火箭,頭頂獵戶座太空艙,緩緩駛出飛行器裝配大樓,開始發射39B綜合體。圖片來源:NASA/ Kim Shiflett。

NASA又開始了,這次真的要登月了,究竟怎麼回事呢? - 天天要聞

在本周早些時候成功進行了最新月球飛船的發射綵排之後,NASA計劃在幾周內發射阿耳特彌斯1號任務。該機構最快將於8月底將獵戶座宇宙飛船送上太空發射系統SLS),這是2025年人類重返月球表面的第一步。這次繞月往返的旅程將不會有宇航員在船上。

NASA又開始了,這次真的要登月了,究竟怎麼回事呢? - 天天要聞

在周五(2022年六月24日)一個預演前的簡報中,NASA通信辦公室的Catherine Hamilton總結出了Artemis一號的下一步:

NASA已經複查了來自演習的數據,並且測試活動已經完成。這次演習是發射前所需的最後一次重要任務,並且如今專門機構準備在下周把SLS和Orion推回車輛裝配中心,為他們的飛行測試準備火箭和宇宙飛船。

天氣允許的話,將會在周五(2022年七月一日)返回位於佛羅里達肯尼迪航空中心的發射台39B。

在此聆聽整個Artemis一號媒體更新:

SLS和發射機組準備就緒

發射演習總體上是成功的,但發射團隊並沒有像計劃的那樣接近T-0,在倒計時還剩29秒時結束了測試。

NASA又開始了,這次真的要登月了,究竟怎麼回事呢? - 天天要聞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共同探索系統副局長湯姆·惠特邁爾說,幾乎所有未完成的任務和相關係統都已經在之前的測試中完成了測試。

發射演習是學習如何準備和發射SLS的漫長過程中的最後一步。在NASA的簡報會上,惠特邁爾這樣描述:

這是一個逐漸積累知識的過程。當你觀察這些活動時,你還需要將它們與我們做過的其他活動進行比較。

NASA又開始了,這次真的要登月了,究竟怎麼回事呢? - 天天要聞

就像準備開幕之夜的舞台工作人員一樣,SLS發射團隊的每一個成員都必須知道他們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時機。演習會發現過程中的所有問題。惠特米爾還說:

我們知道不可能真的啟動引擎或啟動火箭,因此我們要演習裝載操作和拆卸操作,並仔細檢查我們所有的站點,以確保所有人獲得正確的信息並協同工作。

NASA又開始了,這次真的要登月了,究竟怎麼回事呢? - 天天要聞

SLS團隊的故障排除者樂不可支

在測試後簡報中,惠特邁爾將NASA肯尼迪航天中心探索地面系統項目的高級技術集成經理菲爾·韋伯描述為SLS團隊的故障排除者。韋伯說,他對演習的結果感到非常激動:

當周一測試結束後我開車回家時,簡直樂不可支。對我們很多人來說,這是漫長的一天,但我們堅持了下來,度過了難關。

NASA又開始了,這次真的要登月了,究竟怎麼回事呢? - 天天要聞

Weber說,在餘下的29秒多的倒計時時間裏,只有13個指令沒有進行測試,其中大部分已經得到驗證。在火箭升空之前,有兩個問題需要解決:氫氣管道的泄漏和液氧管道的流動問題。這位資深技術人員相信液氧的修復不會花太長時間:

我們在解決這個問題方面已經有了一個很好的開端,所以我認為這個問題會相對容易。

控制氫氣泄漏可能會更棘手一些。眾所周知,氫是宇宙中最小的分子,很難控制。

6到8周的發射準備

對於發射機組來說,最重要的是,如果SLS裝載了高活性燃料,而真正的發射被取消,他們要知道如何將火箭還原到安全配置。韋伯說,知道如何讓像野獸一樣的SLS重新安眠是至關重要的:

當你給它加油時,並且你已經把法令聯繫起來了,保險箱和手臂進入了手臂的位置,那你真的抓住了一隻老虎的尾巴。所以如果真的發生了某些名義上的事情,你就需要確保你真的能夠使車輛安全而且讓它能夠在你的控制之下。

NASA又開始了,這次真的要登月了,究竟怎麼回事呢? - 天天要聞

在預計的72個指令排練中僅有其中3個在SLS的安全模式中出了差錯。

概要:SLS的發射演練十分成功,阿耳特彌斯1號月球計劃將會在今年(2022年)八月末完成。

BY:Dave Adalian

FY:Astronomical volunteer team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在作品發佈後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嫦娥月背「挖寶」,含金量有多高? - 天天要聞

嫦娥月背「挖寶」,含金量有多高?

2024年6月2日,嫦娥六號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中的預選着陸點着陸,順利完成月壤與月岩採樣任務。4日7時38分,嫦娥六號上升器攜帶月球樣品自月球背面起飛,並成功進入預定環月軌道,踏上回家的路。嫦娥六號首次月背「挖寶」的壯舉令世界矚目,
錦州本周天氣多變「高溫蒸煮」模式開啟 - 天天要聞

錦州本周天氣多變「高溫蒸煮」模式開啟

記者從市氣象部門了解到本周我市天氣多變前期晴間多云為主氣溫居高不下後期冷空氣帶來降雨氣溫小幅下調  根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本周我市晴間多雲天氣為主,氣溫持續高位運行,周五到周日將有一次冷空氣活動,降水會讓高溫得以緩解,最高氣溫在25 ℃—31 ℃,最低氣溫在19 ℃—20 ℃,南風為主,風力3—5級。氣象部門提醒...
科普日曆 | 端午安康,心有所憶 - 天天要聞

科普日曆 | 端午安康,心有所憶

五月五,過端午。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和民俗風情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每一個節日都凝聚着群體共同的情感與想像,也保留着群體的記憶。
冷空氣要來了!北方極端高溫即將消退,南方接力近40度高溫! - 天天要聞

冷空氣要來了!北方極端高溫即將消退,南方接力近40度高溫!

引言今年的夏季,無疑是火熱的一年。不同於往年南方梅雨季的涼爽,今年南方氣溫明顯偏高,而北方則是高溫持續,炎熱難耐。這種南北溫差異常明顯的天氣,其實背後有着許多複雜的原因。本文將就今年夏季南北溫差大的原因,以及後期氣溫分佈情況進行分析。
嫦娥六號秀大腳,再次打臉阿波羅?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秀大腳,再次打臉阿波羅?

嫦娥六號成功完成了月球背面鑽探取樣工作,啟程返回地球。似乎故事到這兒就已經告一段落,可沒成想,嫦娥傳回來的一張「大腳丫子」照片再次引發熱烈討論,有許多朋友據此質疑阿波羅登月涉嫌造假。嫦娥六號發回月球背面挖土照片在嫦娥六號全景相機拍攝的影像中,我們明顯看到着陸器支撐腿把月球表面砸出了一個坑,嫦娥的「腳...
瑞士清潔科技公司Enerdrape開發預製地熱板,回收城市地下空間的淺層地熱能和廢熱用於建築物制熱或製冷 | 瑞士創新100強 - 天天要聞

瑞士清潔科技公司Enerdrape開發預製地熱板,回收城市地下空間的淺層地熱能和廢熱用於建築物制熱或製冷 | 瑞士創新100強

圖源EPFL官網鈦媒體APP註:瑞士連續12年全球創新指數競爭力排名第一,是全球重要的創新策源地,也是中國首個創新戰略夥伴關係國,在創新發展和科技金融領域與中國具有極佳互補性。由Venturelab主辦的「瑞士創新100強」,匯聚了最佳「瑞士製造」的初創及成長期科技創新企業,是瑞士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創新生態標杆。自2011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