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手術被戲稱為「靈魂抽取術」,成為諾貝爾獎的污點

2022年06月30日15:57:22 科學 1995

這個手術被人戲稱為「靈魂抽取術」,

宣傳精神病人做完手術後可以脫胎換骨;

實則搗毀腦組織,讓人變得麻木沒有感情,如同行屍走肉一樣;

上至美國總統的妹妹,下至幾周歲哭鬧的小孩,都曾是這個手術的受害者;

上世紀美國著名的肯尼迪家族盛極一時,出現了很多傑出人物。

這個手術被戲稱為「靈魂抽取術」,成為諾貝爾獎的污點 - 天天要聞

但鮮少有人知道的是,肯尼迪家族還誕生過一名低能兒,因為生產事故導致智力發育不全的羅斯瑪麗·肯尼迪。

作為精英家族中唯一一個智力低下的孩子,羅斯瑪麗多多少少遭受到了區別對待。

父母鮮少讓她出現在大眾視野,但她卻表現得非常積極樂觀,天使容貌下是一顆純真的心。

為了能夠讓羅斯瑪麗像一個正常人一樣生活,也為了不破壞肯尼迪家族的精英基因,她的父母將她送上了手術台。

請當時最著名的精神病外科醫生弗里曼做了一台名為:額葉腦白質切斷術的手術。

這個手術被戲稱為「靈魂抽取術」,成為諾貝爾獎的污點 - 天天要聞

而手術的失敗,讓原本還能像個正常人一樣生活的羅斯瑪麗,變成只能坐在輪椅上不能自理的偏癱患者,失去語言能力的同時,智力也降低到了2歲兒童的程度。

這也讓肯尼迪家族徹底放棄了她,羅斯瑪麗這位原本可以逍遙快樂的名門千金,餘生都將在療養院中度過,直到被人遺忘。

而這件事中,除了這個臭名昭著的額葉切除手術外,更具有諷刺意義的是,羅斯瑪麗成為了肯尼迪家族最長壽的人。

這個手術被戲稱為「靈魂抽取術」,成為諾貝爾獎的污點 - 天天要聞

額葉切除手術,究竟是什麼?又是如何誕生的?

世界上第一種精神科外科手術就是額葉腦白質切斷術。

它由外科醫生莫尼茲發明,並因此項手術獲得了諾貝爾獎

最初人們都將額葉切除術看作精神病人的救命稻草,但經過無數次的實踐後人們發現,這是一場極其荒唐且毫無人道精神的鬧劇。

上個世紀早期,人們對精神系統疾病的認知還少之又少。

即使在今天,精神疾病也依舊是人類無法攻克的難題,但人們對它的偏見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

這個手術被戲稱為「靈魂抽取術」,成為諾貝爾獎的污點 - 天天要聞

最初人們將精神疾病歸類為「玄學」問題,經過幾個世紀的研究也沒搞清楚它的發病機制。

直到精神病院的出現,醫生們開始系統性的治療、研究精神病患者。

但說是研究治療,其實早期的精神病院更像是一個酷刑廠。

電擊和鐵鏈都是必不可少的裝備。

直到19世紀中期,一名受傷的建築工人讓醫生們看到了新的曙光。

他的頭被一根鐵棍插進去,但是奇蹟般地活了下去,並且之後性情大變,朋友們都覺得他像變了一個人。

這個手術被戲稱為「靈魂抽取術」,成為諾貝爾獎的污點 - 天天要聞

而鐵棍插中的正是他的左前額葉。

當時的醫生大膽猜想,失去前額葉或許並不會影響生命,甚至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情緒,這對受精神疾病困擾的人來說,豈不是靈丹妙藥。

於是一名歐洲醫生很快展開了研究,在動物身上實施了實驗,分別切除不同的大腦組織做對比。

但當時的大多數醫生還存在着理智,他們認為這是一項野蠻、粗俗又毫無人性的手術,所以研究最終被擱淺。

直到二十世紀中旬,外科醫生莫尼茲又翻出這項十九世紀的研究,再次開始動物實驗。

這次他選擇了一隻暴躁的大猩猩,在切除額葉後,大猩猩表現出異常的溫順,對任何行為都不會做出過激的反應。

這讓莫尼茲喜出望外,很快開展人體實驗。

他的第一個實驗對象是一名性格極端且偏激的婦女。

這個手術被戲稱為「靈魂抽取術」,成為諾貝爾獎的污點 - 天天要聞

在經過電擊後,婦女陷入睡眠,莫尼茲在婦女頭頂左右邊分別開了兩個洞,倒入了高濃度酒精溶液,以此破壞神經遞質系統。

醒來後的婦女,除了容易犯噁心外,性情變得冷淡,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來,對待人和事物不再有攻擊性,在當時的確算得上一次成功的手術。

等到後面莫尼茲又對手術進行了改進,不再倒酒精,而是直接拿真空針將額葉抽出來。

當時沒有檢查儀器,手術全程都是在醫生看不見病人大腦內部真實結構的情況下進行的。

也就是說,完全靠理論支撐。

莫尼茲共同研究的弗里曼醫生也對這項手術有一些自己的見解。

比如莫尼茲的手術操作難度大,手術環境要求高,並不能大規模實踐。

所以弗里曼發明了冰錐療法。

這個手術被戲稱為「靈魂抽取術」,成為諾貝爾獎的污點 - 天天要聞

這使額葉切除術在全世界快速流行起來。

別說正規醫院的醫生可以做這種手術,街邊小診所也完全可以勝任。

冰錐療法更加簡單粗暴,冰錐通過病人的上眼窩進入大腦,通過左右滑動來破壞額葉。

十分鐘就能完成。

隨時隨地都能做。

而且僅需25美元。

短短十幾年間,就是幾萬人做了額葉切除術。

弗里曼請記者大肆宣揚自己,而當時的人們被結果蒙蔽了雙眼,都將額葉切除術看作治療精神疾病的靈丹妙藥。

再加上二戰的爆發,讓許多國家的民眾陷入惶恐與焦慮中,精神疾病的發病率都在增加,尤其是從戰場上下來的士兵,因為創傷應激反應被大批大批的實施免費手術。

後面甚至誇張到,只是一時情緒性格不穩定的人,也被家屬拉來強行進行手術,兩歲的孩子都不能倖免。

曾有繼母因為孩子不按時上床睡覺,而對其進行額葉切除這種荒唐事。

1949年,莫尼茲因為額葉切除術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

弗里曼的冰錐療法同時間段被大肆追捧。

直到1970年,美國才開始陸續禁止額葉切除手術,開始採用藥物治療。

但為時已晚,因為做過手術的人,很多都沒了自己原本的性格和喜好,猶如行屍走肉一般,真正麻木不仁地活着,沒有情緒的波動。

孤僻、遲鈍、麻木、神經獃滯,行為退縮。

這就好像,沒有味覺的人吃什麼都無所謂一樣,而情緒性格是人最鮮明的特色,沒了它們,不過是每天吃飯睡覺續命而已。

所以額葉切除術也被人們戲稱為「靈魂抽取術」,一個沒有靈魂的人,他的生活又有何意義呢?

所以額葉切除術的禁止是人道主義的光輝,同時也是人們對精神疾病患者偏見的改善,也是人類文明的進步。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枝江濕地已成鳥類天堂 - 天天要聞

枝江濕地已成鳥類天堂

6月13日,枝江市仙女鎮仙女村一湖邊,當地愛鳥志願者在搭建的隱蔽掩體內拍攝湖邊的鳥兒築巢繁殖的情形。湖邊樹叢中,發現有綬帶、灰卷尾、翠鳥以及水雉等珍稀鳥類的巢穴。
不良人:為何說岐王的實力僅次於袁天罡?有5個證據,一起來看 - 天天要聞

不良人:為何說岐王的實力僅次於袁天罡?有5個證據,一起來看

在動漫《不良人》的戰力體系中,袁天罡可以說是最強的存在,沒有人能打得過他。不過僅次於袁天罡的人卻沒個定論,因為剩下來的高手不少,只是配得上第2標籤的人卻不多。實際上歧王李茂貞是僅次於袁天罡的高手。這裡有5個證據,一起來看。 證據1:歧王能離開十二峒。按照動漫《不良人》的劇情,歧王李茂貞曾去了十二峒,學...
大熊貓國際合作到底是啥情況? 關於「滾滾」出國的真相在這裡!|雲闢謠 - 天天要聞

大熊貓國際合作到底是啥情況? 關於「滾滾」出國的真相在這裡!|雲闢謠

6月12日上午,大熊貓「福寶」在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卧龍神樹坪基地正式與公眾見面。來源:封面新聞隨着「福寶」的爆火,「香香」生日在社交平台的刷屏,旅外大熊貓的生活受到了許多網友的關注。隨之而來的,也有一些不實信息流傳。6月13日,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對外發佈消息,對連日來,有人尾隨、跟拍、辱罵熊貓專家...
星空有約|我國首顆探日衛星「羲和號」又有新發現 - 天天要聞

星空有約|我國首顆探日衛星「羲和號」又有新發現

記者從南京大學獲悉,該校與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的科研人員通過分析我國首顆探日衛星「羲和號」的觀測數據,精確繪製出國際首個太陽大氣自轉的三維圖像。相關論文6月13日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天文學》上。
華為闢謠!劉姝威未能拯救「把世界掰彎」的獨角獸 - 天天要聞

華為闢謠!劉姝威未能拯救「把世界掰彎」的獨角獸

作者 | 李佳蔓來源 | 藍血研究(lanxueyanjiu)投稿 | lanxueziben(微信)城市合伙人招募 | lanxueziben(微信)曾經風光無限的柔性屏獨角獸柔宇科技如今陷入困境,破產清算程序已啟動。與此同時,華為針對網絡上流傳的投資柔宇傳聞進行闢謠,明確表示未有投資計劃。柔宇的衰落究竟是何原因?科技企業的生存挑戰又有...
新材料行業有望受「科特估」提振,科創新材料ETF(588010)強勢上漲2.15%,衝擊3連漲 - 天天要聞

新材料行業有望受「科特估」提振,科創新材料ETF(588010)強勢上漲2.15%,衝擊3連漲

截至2024年6月13日 13:36,上證科創板新材料指數(000689)強勢上漲1.93%,成分股天承科技上漲15.61%,方邦股份上漲9.35%,康鵬科技上漲6.98%,菲沃泰,斯瑞新材等個股跟漲。科創新材料ETF(588010)上漲2.15%,衝擊3連漲。最新價報0.52元,盤中成交額已達1124.18萬元,換手率14.29%,市場交投活躍。值得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