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哥倫布早150年,意大利水手才是最早發現美洲的人?

2021年10月11日15:56:02 科學 1136

研究人員在一篇古籍中尋找到了關於北美地區的蛛絲馬跡。分析表明,意大利水手可能才是最先發現美洲的人,比哥倫布還早150年。

比哥倫布早150年,意大利水手才是最早發現美洲的人? - 天天要聞

圖片來自網絡

對古代典籍的最新分析表明,意大利水手發現美洲大陸的時間可能比哥倫布還要早150年。研米蘭大學文學及文獻語言學系教授Paolo Chiesa教授在抄寫一份由米蘭修士Galvaneus Flamma約在1345年撰寫的文獻時,驚喜地發現了一段「特殊」文字,這段文字所指的便是我們今天所知的北美地區。

根據Chiesa的說法,這份古籍表明,來自意大利熱那亞的水手們早已知道了北美的存在,當時他們將其稱為「Marckalada」,學者們已經確定這是北美大西洋海岸的一部分(通常被認為是拉布拉多或紐芬蘭地區)。這一發現於2021年的哥倫布日前,發表在同行評議雜誌《未知的地球》上。Chiesa說:「雖然還只是初步分析,但在地中海地區,這是我們第一次看到有關美洲大陸的記錄。」

Galvaneus是一位住在米蘭的多明我會修士。他用拉丁文撰寫了幾本歷史相關的文學作品,Chiesa此次分析的《Cronica universalis》被認為是他晚期的作品之一(很可能是最後一部),Galvaneus撰寫此書的目的是為了詳細描述世界史。

在翻譯和分析文獻的過程中,Chiesa教授論證了熱那亞(意大利西北部港市)是當時的消息中心,並展示了Galvaneus詳細記錄的當時聽到的一些小道消息。這些消息來自海員,為了牟利,他們常常會散播一些關於最西北部陸地的傳言。「這些傳言太過模糊,無法在地圖或者學術研究中找到佐證。」Chiesa教授說。他解釋了為什麼「Marckalada」在當時沒有被歸類為新大陸。

「這篇關於Marckalada的文章的特別之處在於它的消息來源地為意大利北部,而不是其他記錄中常常提到的北歐地區。文中Marckalada被描述為樹木茂盛、動物棲息之地。這些細節便是線索,任何一塊土地都有着自己的特點,因為北方地區比如格陵蘭島冰島的特點都是荒涼貧瘠,而不是樹木茂盛。」Chiesa教授表示。

「總的來看,我們應該相信《Cronica universalis》,因為在文中,Galvaneus描述了他在哪裡聽到這些故事,結合以前對不同土地特點的描述以及其他線索,便將『Marckalada』指向了一片新的土地。我找不到任何不相信Galvaneus的理由!人們早就注意到十四世紀在熱那亞及加泰羅尼亞(西班牙東北部地區)繪製的海圖更精細地展現了北部風貌,因為這些區域間交通更加便捷。而這些有關西北地區的消息,很可能是通過不列顛群島和北海大陸海岸航線傳到熱那亞地區的……熱那亞人在北部港口從蘇格蘭、英國、丹麥以及挪威的水手那裡,聽到關於Marckalada的真真假假的消息,然後帶回了自己的城市。」

編譯:攀汗 審稿:西莫 責編:陳之涵

期刊來源:《未知地球》

期刊編號:0082-2884

原文鏈接:https://phys.org/news/2021-10-italian-sailors-knew-america-years.html

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微科普】莫要一談輻射就「色變」,正確看待這把「雙刃劍」! - 天天要聞

【微科普】莫要一談輻射就「色變」,正確看待這把「雙刃劍」!

Q輻射具有兩面性!「快把WiFi關了,有輻射!」「電腦前面放盆仙人掌,防輻射!」「孕婦必須穿防輻射服!」這些十分耳熟的忠告,折射出公眾對輻射普遍存在的心理恐懼。然而,科學真相往往顛覆認知。恐懼:混淆與誤解公眾對輻射的深度誤解和過度恐慌,常因混淆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輻射類型:電離輻射:包括X射線、γ射線等高能輻...
寧德時代訴海辰儲能不正當競爭 - 天天要聞

寧德時代訴海辰儲能不正當競爭

近日,寧德時代起訴海辰儲能等主體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已由福建省寧德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定於8月12日開庭審理。這場糾紛因兩家企業在587Ah儲能電池標準領域的競爭引發行業關注,而案件走向恰逢海辰儲能港股IPO關鍵期,其上市進程可能因此受到影響
發力太空計算!千億巨頭大動作 - 天天要聞

發力太空計算!千億巨頭大動作

【導讀】中科曙光擬與中科星圖共同構建中國太空計算產業新生態中國基金報記者 盧鴒太空計算正成為新的戰略新興技術高地。中科曙光、中科星圖7月8日晚公告稱,雙方當日簽署了《太空計算領域的合作開發框架協議》,將共同推動「太空計算」技術的創新與應用落地、構建中國太空計算產業新生態,打造面向世界的中國太空算力服務...
專家分析颱風「丹娜絲」三個特點 登陸後影響時間或拉長 - 天天要聞

專家分析颱風「丹娜絲」三個特點 登陸後影響時間或拉長

中國藍新聞 浙江之聲記者 徐欣悅今年第4號颱風「丹娜絲」(熱帶風暴級),今天13時中心位於溫州偏東方向約118公里的海面上,預計將於今天傍晚到夜間在台州到寧德一帶沿海登陸。省應急管理廳總工程師胡堯文介紹,目前看,儘管颱風強度不強,但有三個特點要特別關註:一是路徑罕見,作為第一個從南海穿過台灣海峽再可能登陸浙...
「泰山獎」得主盧煜明,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 天天要聞

「泰山獎」得主盧煜明,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盧煜明被認為是離諾貝爾獎最近的「下一個中國科學家」。撰文丨凌 駿責編丨汪 航近日,歐洲科學院官網在線更新院士名單,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盧煜明教授在列。盧煜明院士是全球無創產檢技術的奠基人,他耗時22年開發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NIPT)」技術自2011年推向全球,在超90個國家落地應用,每年為全球孕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