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火星男孩",在天問一號着陸火星後,怎麼沒消息了?

2021年06月02日17:37:01 科學 1627

2004年俄羅斯出現了一個自稱"火星男孩"的人,他說自己來自火星,因為火星上發生了一場毀滅性的災難,才逃難到地球的。

曾經的

這個名叫波利斯卡的小男孩還說,火星文明的科技水平遠超地球人類,他自己當年就經常駕駛飛船往返地球和火星,從起飛到降落都在瞬間完成

然而隨着後來火星車和火星探測器的增加,有關火星男孩的消息反而越來越少了,有關他的一切更像是被包裝出來的噱頭,就像上世紀的百慕大三角和尼斯湖水怪一樣,只有陰謀論者還為它瘋為它狂為它哐哐撞大牆

曾經的

不過從理論上來看,火星在太陽系早期還擁有磁場的那段時間裏,確實有可能發展出生命甚至是文明,畢竟地球生命就起源於深海,而當時的火星上也有海洋。唯一不確定的就是火星上的生命曾經發展到了什麼程度,是否像古人類文明一樣留下來壁畫或者雕刻什麼的。

曾經的

但這些可能存在的火星文明痕迹,必須要等到人類有能力"掃蕩'火星地表時才能被發現,今天的火星環繞器和火星車都還是走馬觀花

曾經的

我國的天問一號從去年7月份發射,到今年5月份着陸火星,一共耗費了十個月時間,美國在火星近地點時發射的探測器,也用了差不多半年時間才飛到火星。

這些數據表明,除非火星男孩上輩子所在的火星文明掌握了近光速飛行技術,否則是不可能在火星和地球之間快速往返的,但一個有了近光速飛行能力的先進文明,又怎麼可能全體團滅在火星呢?

曾經的

早在天問一號着陸火星之前,火星表面的土壤和大氣成分就被科學界掌握了,都沒能發現火星生命的痕迹,天問一號的主要任務也不是尋找現存的火星生命,而是研究分析過去的火星上有沒有生命存在的條件。

曾經的

至於火星男孩當年說的"火星地下城"則根本不在科研任務列表中,倒不是因為沒有實際意義,而是現有的火星車最多只有一個實驗性的鑽探頭,不具備大規模透視火星地表的能力,今天的科學界更願意相信的是,火星曾經存在過生命,甚至現在可能依然存在,但它們都位於地下或兩極有水資源的地方,並且都是細菌一類的初級生命。

曾經的

天問一號探索火星生命時,除了分析火星土壤內是否存在有機物外,還會尋找火星古河床和海床的遺迹,因為如果火星生命同樣起源於海底,那麼它們肯定會留下蛛絲馬跡

其實單從人類未來發展的角度來看,沒生命"前科"的火星要遠比曾經有過生命的火星更安全,因為人類是土生土長的地球本土生物,未來到達火星後如果不小心感染了什麼火星病毒,人體是完全無法抵抗的。

曾經的

而如果火星上從未有過本土生命,那麼人類不僅可以大肆開發火星不用擔心生態問題,還能在"沒被生命污染"過的火星上研究太陽系早期的行星演化。

曾經的

作為真正具備實際意義的"備用地球",有關火星的研究在未來將更多轉向實用性方面,按照NASA的設想,未來第一批到達火星的將不是人類,而是具備自我複製能力的機械人們,它們將在火星完成基地的初期建設,並且在資源允許的情況下儘可能多的"製造"自己,進一步擴大火星基地的規模。

曾經的

而人類未來要做的就是設定好這些機械人的程序,確保它們不會在火星上自立,然後等火星基地建設得差不多的時候再大規模運送人類抵達火星,入住早已建造完成的火星小鎮。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丹娜絲」逐漸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寧德一帶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將出現 2.5 到 3.5 米的大浪 - 天天要聞

「丹娜絲」逐漸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寧德一帶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將出現 2.5 到 3.5 米的大浪

今年第 4 號颱風 「丹娜絲」備受關注。最新消息顯示,截至 7 月 7 日 17時,「丹娜絲」 為熱帶風暴級,颱風中心位於距離浙江省溫嶺市偏南方向約 190公里的東海西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 9 級(23 米 / 秒,約 83 公里 / 小時)。「丹娜絲」將先以每小時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東北方向移動,8日早晨起逐漸轉向偏西方向...
相比AI,我們更期待人類的回復;生活方式工業化與炎症性衰老相關?埃及祖先的新線索 | 一周論文新鮮讀 - 天天要聞

相比AI,我們更期待人類的回復;生活方式工業化與炎症性衰老相關?埃及祖先的新線索 | 一周論文新鮮讀

關注+星標,好搭檔不錯過7.7本周值得讀來自《自然》旗下期刊的新近發表,我們為您精選呈現。1. 將AI回復標記為人類回復能增強同理心2. 並非所有人群的衰老都與慢性炎症相關3. 古DNA揭示埃及祖先4. 擬態是否成功取決於觀察者的視角心理學 | 將AI回復標記為人類回復能增強同理心Comparing the value of perceived human
全新影響因子!科研人必備《期刊手冊》 - 天天要聞

全新影響因子!科研人必備《期刊手冊》

開放科學(Open Science)是透明、值得信賴、且可供所有人使用、重複使用並借鑒的科學,它能帶來更快、更可持續的科學發展以及更為廣泛的益處,而開放獲取(Open Access)是這一切的基礎。以OA形式發表研究,也能為研究人員和作者帶來影響力和可見度等諸多益處: 金色OA具有更大程度的引用優勢,更多的使用量和更廣的影響范...
深度科普:光飛行一光年需要一年嗎?光:我只需要一瞬間! - 天天要聞

深度科普:光飛行一光年需要一年嗎?光:我只需要一瞬間!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速度的理解往往基於牛頓力學體系下的相對速度概念。比如,當我們坐在一輛行駛的汽車上,觀察到車外的物體在以一定的速度向後移動,這個速度是相對於汽車這個參考系而言的。然而,光的速度卻截然不同,無論在何種參考系中測量,光在真空中
超導量子計算機關鍵核心設備之一:本源量子批量出口稀釋制冷機 - 天天要聞

超導量子計算機關鍵核心設備之一:本源量子批量出口稀釋制冷機

IT之家 7 月 7 日消息,本源量子今日宣布自主稀釋制冷機獲國際訂單,將批量出口「一帶一路」國家,標誌着我國自主量子計算核心裝備在國際化進程中邁出關鍵一步。▼ 本源 SL400 稀釋制冷機稀釋制冷機是超導量子計算機的關鍵核心設備之一,能夠為量子計算機提供接近絕對零度(IT之家註:-273.15℃)的極低溫運行環境,除量子...
自然之美:布氏葦鶯 - 天天要聞

自然之美:布氏葦鶯

布氏葦鶯:雀形目、鶯科、葦鶯屬鳥類,屬小型鳥類。體長12-15厘米,體重10-12克。其中國內主要分佈於新疆以及香港,主要棲息於湖泊、河流、水庫、水塘、溪流、沼澤等不同水域附近的灌木叢、蘆葦叢以及草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