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即使只是呼吸時 飛沫也可以從各種級別的口罩中漏出

2021年05月07日21:33:15 科學 1625

遏制冠狀病毒在封閉空間的傳播意味着我們需要更好的口罩和充分的通風。隨着研究越來越多地顯示出COVID-19病毒是通過懸浮在空氣中的更小的飛沫傳播的,人們越來越擔心目前的公共衛生準則,即戴口罩和社交距離不足以阻止其在室內環境中的傳播,如監獄、醫院和肉類加工廠,在這些地方人們往往處於封閉而過於接近的環境中。

大多數有關COVID-19傳播的研究都集中在咳嗽和打噴嚏上。但是關於簡單的呼吸如何導致病毒在空氣中傳播的研究卻很少。

在AIP出版的《AIP進展》中,印度理工學院布巴內斯瓦爾分校的研究人員表明,當室內的人只是呼吸或參與正常的談話時,即使沒有咳嗽或打噴嚏的風險,社交距離與戴口罩同樣重要。他們還發現,在同樣的情況下,口罩泄漏對防止病毒的傳播是一個顯著的挑戰。

研究發現即使只是呼吸時 飛沫也可以從各種級別的口罩中漏出 - 天天要聞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需要有良好的通風系統,將每個呼吸周期中發生的5%到10%的氣溶膠顆粒泄漏考慮進去,以此來降低封閉空間的飛沫濃度,"作者Venugopal Arumuru說。"與此同時還需要進行面罩設計創新,以減少側面和底部的飛沫泄漏,同時提供足夠的面部舒適度"。

在一個實驗裝置中,一個機械呼吸模擬器被連接到一個身高5英尺8英寸的人體模型上,以模擬健康成年人靜止不動或參與適度活動(如行走、交談或參與裝配工作)時所特有的常規呼吸和稍長的呼吸。研究人員評估了各種口罩類型、口罩-防護罩組合以及只使用防護罩的功效。

一個霧化器中充滿了水和甘油的混合物,以模擬直徑在1-10微米範圍內的唾液液滴的一致性,以反映空氣中的傳播性。液滴暴露在燈光下,並由錄像機拍攝。

研究人員發現,在沒有臉部遮擋的情況下,呼吸產生的液滴可以在5秒鐘內傳播4英尺。研究人員發現,醫用五層口罩能提供最好的保護,對臉部有充分的保護,而下巴以下的泄漏較小,N95口罩阻礙了飛沫在前方的泄漏,但是口罩和鼻子之間的縫隙的泄漏依然很嚴重。常見的醫用手術口罩前方的泄漏很明顯,不過,再增加一個口罩可以增加飛沫的散布程度,棉布口罩的情況更糟糕,飛沫可以直接被穿透。這些實驗證據表明,在醫院和其他難以遵循嚴格的社會距離準則的地方,光靠外科口罩與防護面罩是不夠的。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 天天要聞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傳承地質魅力·續寫文明華章——推動地質公園與生態文化多樣性融合發展」主題論壇上,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Michael J. Benton(邁克爾·本頓)教授圍繞「三疊紀化石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 天天要聞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地幔的垂直運動是導致地球表面發生大規模地質變化的驅動力之一。這些地幔上升流,有時被稱為地幔柱,被認為在一些重大的地質轉變(例如大陸漂移)中發揮着作用。目前,在非洲大陸地下發現了一種類似、微妙卻意義重大的現象。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 天天要聞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科學家首次直接觀察到在主要水下斷層帶釋放構造應力過程中發生的慢滑地震。此次漸進式地震事件在穿過日本海岸附近易引發海嘯的斷層段時被追蹤,該斷層段似乎起到了天然的緩衝作用,吸收了壓力。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將這一現象比作一條斷層線沿着
「倪四道院士預測廣東將有8級地震」系謠言 - 天天要聞

「倪四道院士預測廣東將有8級地震」系謠言

近日,一張「院士預測廣東將發生8級以上大地震」的截圖在網絡上流傳。截圖顯示,名稱為「倪四道」的用戶稱,團隊預測8個月內,將會在一經緯度位置(位於廣東)出現八級以上地震。
「鳥中大熊貓」現身桂林! - 天天要聞

「鳥中大熊貓」現身桂林!

【來源:廣西台新聞910】近期,陽朔縣林業局工作人員通過桂林灕江站了解到,在海洋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安裝的監測系統,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的身影。白頸長尾雉不僅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還是中國特有珍稀鳥類,被稱為鳥類中的「大熊
世界第一頭人工繁育長江江豚迎20歲生日 - 天天要聞

世界第一頭人工繁育長江江豚迎20歲生日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7月5日訊「淘淘」20 歲啦!7月5日,世界第一頭人工環境下出生的長江江豚「淘淘」迎來20歲生日。從「淘淘」出生到家族發展至5頭,在一代代科研人員努力下,長江江豚人工繁育保種,為這一瀕危物種的未來帶來希望。
飛機不死,它只是墜落 - 天天要聞

飛機不死,它只是墜落

獻給003號墜機的白玫瑰,2024年11月16日。南方周末記者 王華震 攝山裡的紀念儀式簡簡單單,從山下帶上來的一束白玫瑰,分給王健、楊立群和其他隊員,在曾經因飛機墜落而形成的巨坑前,他們手持玫瑰,默哀。玫瑰潔白,山林翠綠,經過80年的自然修復,那個「巨坑」已經宛如平地,難以辨認。巨坑近旁,山勢陡然下陷,形成一道...
歷史上從無記載!2006年平利首次出現,被抓8小時後放生 - 天天要聞

歷史上從無記載!2006年平利首次出現,被抓8小時後放生

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文|萬象硬核編輯|萬象硬核«——【·前言·】——»2006年6月15日,安康市人民政府發佈消息,有人在平利縣的交通局家屬院中發現了一隻不明身份的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