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着宇宙宜居帶,或許人類真能找到地外文明

2021年04月02日14:27:07 科學 1743

人類開啟尋找地外文明的正途,還需從特斯拉於1899年在其位於科羅拉多的spring實驗室接收到一段詭異的電波信號說起。當特斯拉對這段電波進行分析後發現,這很可能是來自於某個未知的地外文明,於是果斷將這一消息公布了出來。

順着宇宙宜居帶,或許人類真能找到地外文明 - 天天要聞


然而,當時的人們連電磁波為何物都不知道,特斯拉的言論一經提出就受到了科學界的普遍嘲弄。直到1932年才被主流科學界所認可由此可見,在人類認知宇宙的過程中,並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順利和理所當然。

然而,特斯拉並沒有放棄自己的想法,他堅信宇宙之中一定還存在着其他文明。雖然,當時的特斯拉是孤獨的,但也正因為他的堅持和對於電磁波的潛心研究,才使得後來者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繼續前行。

時至今日,人類已經發明了大口徑的射電望遠鏡,相比特斯拉那個時代簡陋的觀測和接收設備便能夠獲取更多的證據,同時也更有話語權。這才在人類社會形成普遍的共識:「宇宙之中可能真的存在其他生命,甚至文明」。

順着宇宙宜居帶,或許人類真能找到地外文明 - 天天要聞


可是宇宙如此浩瀚,我們該去哪裡尋找地外生命呢?

面對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會脫口而出「宜居帶」。誠然,「宜居帶」的確是一個基於地球的經驗所提出的一個靠譜的標準。當然,我們也不排除在非宜居帶就不可能產生生命,但從我們地球的經驗出發去尋找生命總比在完全沒有規律可循的狀態下去尋找生命痕迹容易得多。

然而,單單以「宜居帶」來尋找生命還是不夠精準。就拿太陽系來說,處在宜居帶上行星,除了地球之外還有金星和火星。但就目前的觀測來看,唯有地球產生了生命。當然,也有一種可能是金星和火星曾經產生過生命,但因某種原因導致了這兩顆星球發生了巨變,致使不再適合生命繁衍生息,才變成今天的一片荒蕪。又或者地球物種的一部分包括一部分人類本身就是從金星或者火星移民過來的也說不定。

但不管有多少種可能性,至少以現在的情況來看,唯有地球的條件有生命的存在。那麼,除了宜居帶這個先決條件之外,要產生生命還需要怎樣的附加條件呢?或許條件越精準,對於我們尋找外星人的蹤跡越有幫助。

順着宇宙宜居帶,或許人類真能找到地外文明 - 天天要聞


還是拿地球為例,地球除了處於宜居帶這個條件之外,還必須擁有充足的水源和大氣。而這兩個條件有時候是相輔相成的,如果大氣稀薄,那麼水蒸氣就很容易被太陽風吹走,最終就會跟火星一樣一片荒蕪。但大氣如果太厚,特別是像二氧化碳這樣的溫室氣體佔比極高,就會引發溫室效應,使得星球表面溫度太高不適於生命生存,就像如今的金星一樣。然而,地球卻不多不少剛剛好,基於此才形成了適宜的溫度和氣候條件,為孕育生命提供了先決條件。

然而,地球之所以會有這樣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跟地球的自轉速度有很大的關係。我們知道,地球自轉速度夠快,使得地核的鐵融化為液體,進而產生磁場。磁場夠強,才能阻止大氣被太陽風吹走。

而從地球的視角來看,並不是所有的區域都適合生命的產生和繁衍生息。雖說水是生命之源,一切的生命最開始都是源自水的孕育,但是隨着不斷地進化,越來越多的物種從海洋走上陸地,甚至飛向天空,而脫離了海洋的物種們對於氣候條件的敏感度會比在海洋中更高。所以,選擇適合生存的區域就顯得尤為重要。於是,但從地球的角度來講,其實也是存在宜居帶的。

順着宇宙宜居帶,或許人類真能找到地外文明 - 天天要聞


如果我們縱觀人類古老文明的發源地,你會發現不論是迄今為止被發現的最早的文明蘇美爾文明,還是古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又或者中國的華夏文明等等,其地理位置全部集中在了北回歸線附近。這樣的現象絕非巧合,而是因為北回歸線多平原的地理位置和溫暖宜人的氣候條件以及水源豐富的綜合條件更適合文明的發展。

既然地球上有宜居帶,太陽系也有宜居帶,結合宇宙萬物由小及大體現着相似規律的認識,那麼擴大到銀河系乃至整個宇宙都應該存在宜居帶才對。

就拿銀河系來說,所謂的宜居帶可能就是能夠誕生合適的恆星的位置,至少是能夠誕生那些不大不小剛剛好的恆星的位置,並且這些恆星還不能太年輕,也不能已經進入晚年。因為恆星的大小和壽命會影響太陽風和磁場的強弱以及溫度的高低,這便會對能夠產生生命造成關鍵性的影響。

順着宇宙宜居帶,或許人類真能找到地外文明 - 天天要聞


我們知道每一個巨大的星系中心都是由一個巨大的黑洞帶動着旋轉的。那麼距離黑洞比較近的星系就會受到黑洞巨大輻射的影響,這便很難產生生命。所以,理論上來說,距離黑洞較遠的星系更有可能產生生命。

此外,最關鍵的是,一個行星上要有充足的金屬元素,這樣才能在有機化學的反應過程中形成生物物質。而在宇宙之中能夠產生金屬元素的方式被認為與恆星的核反應和超新星爆炸有關。

科學家們通過觀測發現,在星系的中心會發出異常耀眼的光芒,這些光芒正是星系形成之初發生的超大規模的超新星爆炸形成的。由於超大規模的爆炸是在星系中心進行的,所以星系內金屬的分佈必然不會是均衡的,越靠近中心金屬物質的含量就越高。

順着宇宙宜居帶,或許人類真能找到地外文明 - 天天要聞


但是剛才咱們說了,靠近中心的位置存在太強烈的黑洞輻射衝擊波,所以如果綜合考慮這兩個方面的因素,那麼在星系的中間環狀帶應該是星系的宜居帶才對,就好比地球所在的太陽系距離銀河系中心的距離比較遠又不至於達到邊緣是一樣的。

如果把這個思路用在整個宇宙之中,應該也存在一個宜居帶的概念,只不過科學界還沒有摸索出這個宜居帶的具體存在條件。但這至少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路,那就是按照這個擬定宜居帶的思路去尋找地外生命乃至文明會比像沒頭蒼蠅一樣亂撞應該有效率得多。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當人類開發出能夠超越光速的飛行器,在浩瀚宇宙找到外星人會成為可能。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新華社北京5月21日電 研究人員日前繪製出尼羅河一條現已乾涸的支流地圖,認為它可能幫助古埃及人建造了31座金字塔,包括著名的吉薩金字塔群。研究成果由最新一期英國《通訊-地球與環境》雜誌刊載。 埃及金字塔最集中的地區是自吉薩市向南至利什特村之間的一片沙漠。那裡距離尼羅河有數十公里遠,但發現了港口遺迹。埃及學家...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 天天要聞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封面新聞記者 李茂佳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臨之際,5月21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舉行重慶市生物多樣性保護情況新聞發佈會。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較禁捕前增加47種。長江鱘從禁捕前監測到的7尾增加到249尾,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出現範圍擴大。新聞發佈會現場。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衛表示...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5月21日,全國首屆量子精密測量賦能產業發展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辦。會上,全球首台商用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正式亮相。該顯微鏡由國儀量子技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儀量子」)自主研製,這標誌着我國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的產業化發展,取得重要突破。△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圖片來源:國儀量子國...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 天天要聞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IT之家 5 月 21 日消息,日本 J-PARC 研究中心、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聯合發佈公報,宣布完成了業內首次對 μ 子進行「冷卻」和加速的操作,朝着實現世界首個 μ 子(渺子)加速器邁出了一大步。據介紹,研究團隊在 J-PARC 中心使帶一顆正電荷的正 μ 子減速到幾乎停止(光速的 0.002%)的狀態,並使正 μ 子的方向和速度...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 天天要聞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5月20日迎來「小滿」節氣,民諺有雲「小滿小滿,江河漸滿」。進入「小滿」節氣,雨水豐盈,江河的水逐漸增多。根據廣州市水文氣象數據統計,5月20日廣州市降暴雨,其中白雲、花都、增城等區降大暴雨,全市平均日雨量74.0毫米。豆大雨點落在地面,濺起水花。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吳子良受強降雨影響,5月20日全市江河水位...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佈 - 天天要聞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佈

現代快報訊(記者 陸文傑)鳥類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指示類群,是評價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的關鍵性指標。隨着生態環境的改善,常州鳥類生境狀況大幅提升,越來越多的野生鳥類翱翔在青山綠水間,野外鳥類記錄不斷刷新,珍稀鳥類頻頻亮相。它們用翅膀為生態環境投票,實名認證了常州生物多樣性工作的豐碩成果。在5·22國際生物多樣...
馬斯克豪言:30年內火星城市崛起,人類新家園即將誕生! - 天天要聞

馬斯克豪言:30年內火星城市崛起,人類新家園即將誕生!

埃隆·馬斯克,這個科技界的狂人,他總是有着讓人震驚的想法和計劃。這不,他又在火星上動起了腦筋。他旗下的SpaceX公司,一直在研究怎麼把人送上火星,還在想方設法要在那上面建個城市。圖片來自網絡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可是挺活躍的,他就在那兒說,未來30年,火星上肯定會有人類城市。
研究發現英國 AI 聊天機械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繞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英國 AI 聊天機械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繞過

劃重點:- ️  英國政府研究人員發現,防止 AI 聊天機械人發出非法、有毒或露骨回應的保護措施可以被簡單的技術繞過。-   通過測試,研究人員發現五個系統 「極易受到攻擊」,甚至在沒有有針對性地繞過保護措施的情況下,也能產生有害回應。-   安全防護可以通過 「相當簡單」 的攻擊繞過,例如指示系統以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