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有高血壓患病風險或已經確診高血壓的人,最好定期進行檢查,通過血壓測量了解指標變化情況,一旦血壓超標,可以及時干預,通過治療,改變生活方式讓指標平穩,否則長時間血壓高居不下,除了有不良癥狀,還會帶來某些棘手併發症。但測量血壓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要在合適時間量血壓,結果才準確。
1、早上起床時
一天中24個小時,不同時間段檢查出來的血壓準確度不一樣,因此要挑選合適的時間去量血壓,才能獲取精準結果評估病情,其中早上起床之後空腹狀態下量血壓有必要。早上起床後相對來說交感神經興奮性提高,比人在睡眠狀態下要興奮,血壓也會跟着波動,有的人心率還增快些,迎來血壓的高峰時段,如果此時測量出來的血壓依然在正常範圍內,沒有明顯超標,說明血壓控制好。
2、夜間睡覺前
睡覺之前有必要量血壓,有的人血壓波動特徵異常,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血壓波動以白天比晚上高為主要表現,夜間血壓一般沒有白天那麼高,但有高血壓帶來困擾,睡前把自己血壓測量好,可以評估病情,夜間血壓高於白天血壓,出現了相反這種情況,相對來說發生心梗,心衰的可能性增大,因此在睡前要留意血壓變化,如果能符合健康人群的血壓波動規律,繼續保持,而有異常及時採取合理治療措施。
量血壓要注意什麼?
1、情緒穩定後測量
得出精準結果,量血壓需在情緒穩定時進行,可不要處於緊張,焦慮狀態就去量血壓,因為人的血壓會受情緒影響變化,焦慮,緊張,交感神經太過興奮,結果是血壓升高,可能會錯誤判斷,誤以為就是高血壓。但實際等到自己冷靜,心情平復時血壓又會穩定,因此在量血壓時盡量保持情緒正常,不要在生氣、焦慮、激動時量血壓,以免結果有偏差。
2、多次測量
量血壓應該多次去進行,後續求取平均值,才能判斷結果的準確性。有的人覺得測量血壓沒有必要那麼麻煩,測量一次就可以作為結果,殊不知有時人為因素干擾會讓結果不準確。正確做法是多次去測量,詳細記錄,其中有某些數值跟其他數據偏差大,及時去掉,很可能是誤差項,在這些注意事項能掌握好時得出的結果準確度高。
本文圖片來源於版權方,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公司、組織、個人未經版權方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