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骨髓瘤(MM)是一種克隆漿細胞異常增殖的惡性疾病,年發病率在血液系統腫瘤中位居第二1,目前仍無法治癒,幾乎所有MM患者最終都會複發,複發難治性(RR)MM的治療方案有限,患者生存結局較差。近年來MM的治療進展迅速,隨着免疫調節劑(IMiDs)、蛋白酶體抑製劑(PIs)、CD38單抗、和CAR-T療法等新型藥物和療法在臨床的應用,RRMM患者的生存狀況在過去二十年獲得了顯著改善。本文小編將為大家整理RRMM患者的治療現狀以及多種新葯在真實世界的使用情況,具體內容如下。
任重道遠,MM的複發難治嚴重影響患者生存及預後
MM是一組生物學行為和臨床表現呈顯著異質性的疾病,每例患者的MM疾病軌跡不同,但幾乎所有MM患者最終都會複發或產生耐藥性,且每次複發後的緩解深度通常會逐漸降低,緩解持續時間不斷縮短。MM的藥物治療效果會隨着疾病的多次複發而逐步削弱,導致後線複發患者的治療往往面臨更大的挑戰(圖1)2。
圖1. 以惡變為特徵的MM疾病軌跡
MM的複發嚴重影響着患者預後和生存,隨着MM複發次數增多,患者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逐漸減少,一項納入391例RRMM患者的真實世界研究3發現,接受一線治療的患者中位PFS(mPFS)為11.1個月,然而接受五線治療的患者mPFS僅為5.4個月(圖2A)。此外,複發次數增加還會導致患者總生存(OS)下降,納入1922例癥狀性MM患者的荷蘭真實世界研究4顯示,接受一線治療的患者中位OS(mOS)可達到37.5個月,隨着複發次數增加,患者mOS顯著下降,接受四線治療的患者OS僅為9.2個月(圖2B)。
圖2. 隨着複發次數增加患者mPFS和OS情況
百花齊放,新葯治療RRMM的真實世界研究驚喜不斷
對於首次複發的MM患者治療目標是獲得最大程度的緩解,延長PFS,對於多線複發MM患者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為主要治療目標,在此基礎上儘可能獲得最大程度緩解。目前國內外指南首先推薦RRMM患者進入臨床試驗,條件合適者可進行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或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新型藥物對於RRMM的治療十分關鍵,常與其他類型藥物進行聯合使用。高危患者一般選擇含IMiDs或PIs的三葯或四葯聯合方案;標危或老年患者可優先嘗試含IMiDs或PIs的兩葯聯合方案5。
隨着包括IMiDs、PIs、CD38單抗和CAR-T療法等新型藥物及新療法的不斷湧現,RRMM患者獲得了更多全新治療選擇。CD38是迄今為止RRMM治療中探索最廣泛的靶點,CD38單抗已被國內外多項指南推薦用於治療RRMM。達雷妥尤單抗(Dara)目前已經在國內可及,其聯合來那度胺、地塞米松(D-Rd)以及聯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D-Vd)方案的療效在POLLUX研究和CASTOR研究均已得到驗證。Dara聯合方案在34例RRMM患者的真實世界研究6中也顯示出了良好的療效,所有患者總緩解率(ORR)為88%,完全緩解(CR)率為12%,非常好的部分緩解(VGPR)率為44%,部分緩解(PR)率為32%。中位隨訪16個月,mPFS和mOS尚未達到(NR),12個月PFS率和OS率分別為78%和86.5%(圖3)。
圖3. Kaplan-Meier生存曲線(A)所有患者PFS,(B)所有患者OS
除Dara外,新型CD38單抗Isatuximab(Isa)聯合治療方案同樣具有良好的抗骨髓瘤活性。基於III期ICARIA-MM和IKEMA研究,Isa聯合泊馬度胺和地塞米松(Isa-Pd)方案和Isa聯合卡非佐米和地塞米松(Isa-Kd)方案已分別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用於RRMM患者。IMAGE研究中期分析7結果已在2022年第19屆國際骨髓瘤學會(IMS)年會公布,Isa-Pd方案在法國真實世界的應用展示了良好的療效和可控的安全性。所有患者中位隨訪14.2個月,mPFS為12.4個月(95%CI 9.0–15.0),這與ICARIA-MM研究中Isa-Pd亞組結果一致(mPFS 11.1個月[95%CI 7.8–13.8])。此項研究還首次報告了Isa-Pd在首次複發MM患者中的應用情況,僅接受過1線治療的患者尚未達到mPFS(NR;95%CI 9.6–NR),此結果表明Isa-Pd是潛在的前線治療選擇方案。另一項有關Isa-Pd/Isa-Kd的非干預性、國際、觀察性IONA-MM研究的首次中期分析8結果也在IMS大會上進行了公布,IONA-MM研究與ICARIA-MM和IKEMA研究的患者基線特徵相當,在真實世界中接受Isa-Pd和Isa-Kd方案具有可控的安全性,期待後續能有更多有關療效和安全性結果的公布。
伊沙佐米是一種口服的、具有高選擇性的PIs,一項多中心、前瞻性、觀察性研究9探索了伊沙佐米聯合來那度胺和地塞米松(IRd)方案在295例日本RRMM人群的真實應用情況。該研究中位隨訪25.0個月,患者mPFS為15.3個月(95%CI 12.4-19.5),未達到mOS。中位至下次治療時間(TTNT)和緩解持續時間(DOR)分別為13.2個月和29.7個月,ORR和≥VGPR率分別為53.9%和31.5%。最常見不良事件為腹瀉(27.1%)、血小板計數降低(26.4%)、中性粒細胞計數降低(25.8%)和白細胞計數降低(23.7%)。可見,在真實世界中IRd可作為RRMM患者有效且可耐受的治療選擇之一。
Belantamab mafodotin(BM)作為一種靶向B細胞成熟抗原(BCMA)的抗體偶聯藥物(ADC)也為RRMM的治療貢獻了力量,一項多中心回顧性真實世界研究10對101例RRMM患者進行了療效評估,結果顯示,患者ORR為45.5%,CR率為4.0%,VGPR率為13.9%,PR率為27.7%。中位隨訪11.9個月,整個患者隊列的mPFS為4.7個月(95%CI 3.5-5.9),mDOR為8.1個月(95%CI 5.7-10.5),mOS為14.5個月(95%CI 9.5-19.6)(圖4)。此研究結果表明,BM在真實世界RRMM患者治療中療效良好,ORR、DOR和毒性與DREAMM-1試驗結果相當,進一步證實了BM在RRMM後線治療中的價值。
圖4. BM應用於RRMM患者的生存情況
Idecabtagene vicleucel(ide-cel)是一種靶向BCMA的CAR-T免疫療法,一項真實世界研究11回顧性分析了美國11個中心接受ide-cel治療的RRMM患者數據。至第90天,接受評估的141例患者最佳ORR為86%,≥CR率為42%。中位隨訪5.3個月,mPFS為8.9個月,mOS未達到。安全性方面,ide-cel在此研究中毒性與KarMMa試驗相似,82%患者出現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CRS),18%患者出現神經毒性。以上結果表明,ide-cel標準治療在真實世界RRMM患者中的安全性和療效與II期KarMMa試驗相當(圖5),是RRMM患者的優選治療方案,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圖5. ide-cel應用於臨床試驗及真實世界RRMM患者的PFS和OS
總結和展望
MM作為一種異質性較強的惡性血液腫瘤,患者終將陷入複發難治困局,且隨着治療線數的增加,RRMM患者緩解及生存情況愈發不佳,亟需新葯和新療法以改善治療現狀,延遲生存期。新葯時代,各種新型治療方式紛至沓來,極大地豐富了RRMM患者的治療選擇。多項真實世界研究顯示,以CD38單抗、ADC和CAR-T為代表的治療方案在實際應用中療效和安全性突出,展示了優異的應用前景,期待其在未來能為更多RRMM患者帶來臨床獲益!
*Isatuximab尚未在中國大陸地區獲批
MAT-CN-2224085
參考文獻:
1. 中國多發性骨髓瘤診治指南(2021修訂版)
2. Kurtin SE. Relapsed or 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J Adv Pract Oncol 2013; 4(Suppl 1):5-14
3. Jagannath S, et al. Expert Rev Hematol.2016 Jul;9(7):707-17.
4. Verelst SGR, et al. Hemasphere. 2018;2(4):e45.
5. 2022 CSCO惡性血液病診療指南
6. Fucci L, et al. Leuk Res Rep. 2022 May 30;17:100330.
7. Xavier Leleu,et al. 2022 IMS. P-255
8. Thomas Martin, et al. 2022 IMS. P-258
9. Masaki Iino, et al. 2022 IMS. P-248
10. Tamir Shragai, et al. 2022 IMS. P-114
11. Doris Hansen, et al. 2022 IMS. OAB-004
編輯:Hui-Y
審校:Irena
排版:moly
執行:mo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