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的小圓(化名)摸着脖子嘀咕:「媽媽,我這裡有一個會滑動的『小紐扣』。」一開始,媽媽以為女兒只是淋巴結髮炎,但小圓抹葯、吃藥了一段時間好像都不見效果。
三周後,小圓吃早飯時突然捂住脖子:「媽媽,我吃麵包像在咽氣球!」小圓媽媽這才感到不對勁,立即帶着孩子來到了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在市一醫院b超室,醫生仔細用探頭一遍又一遍探查小圓的脖頸,微微皺起了眉:「情況不太好,需要做穿刺。」醫生的話,讓小圓媽媽擔心不已,幾日後,結果還是如晴天霹靂般到來——甲狀腺癌伴淋巴結轉移。
小圓父母得知結果後十分震驚,孩子才10歲怎麼會得癌症?
甲狀腺癌並非成人專屬
腫瘤外科副主任彭友表示,甲狀腺癌是一種起源於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或濾泡旁細胞的惡性腫瘤,也是頭頸部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
大部分人認為,甲狀腺癌只會發生在成年人身上,但其實這個觀念是錯誤的。雖然兒童甲狀腺癌的發病率遠低於成人,但並不意味著兒童不會罹患甲狀腺癌。這種錯誤觀念,反倒會延誤兒童治療的最佳時機。
中國兒童及青少年甲狀腺癌的年發病率約為0.44/10萬,病死率約為0.02/10萬。在性別上,青春期前男、女患病比例相似,青春期後男、女患病比例約為 1:4。
兒童甲狀腺癌易轉移、複發
但預後效果更好
兒童若存在可觸及的甲狀腺結節,其中大多數為良性,包括炎性病變或濾泡腺瘤。兒童的甲狀腺特別易受輻射影響,而且與成人相比,甲狀腺癌兒童在診斷時存在淋巴結轉移和遠處轉移的概率更高,複發率也更高。
雖然存在轉移風險,但是經過規範化治療後,兒童甲狀腺癌仍可能獲得良好預後。
小圓確診甲狀腺癌時,還不懂這將對她意味着什麼,為了能讓孩子順利配合治療,彭友對她說道:「想像你是一名癌症遊戲玩家,通關就能拿生命勳章!」。
好在,小圓非常配合治療,手術很成功,她術後的複查一切安好,順利回到了學校。
孩子還小,手術會不會留疤?
彭友表示,腔鏡甲狀腺手術現已普遍開展,技術也相對成熟。一般來說,普通甲亢以及不超過5厘米的良性腫物,如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腺腺瘤等,都可行腔鏡手術。
預後較好的甲狀腺乳頭狀癌,如患者有美容要求,且術前檢查提示沒有過多過大的頸部淋巴結轉移,亦可考慮腔鏡手術。
家長應警惕兒童身上哪些癥狀?
1.頸部腫塊:甲狀腺腫瘤生長緩慢,絕大多數無特異性臨床癥狀,最常見的首發癥狀為無痛性頸部腫塊。臨床就診患兒多為他人發現,因此,監護人及醫生對兒童頸前隨吞咽移動的無疼痛性腫塊要尤為關注。
2.遠處轉移:也有小部分以遠處轉移(主要肺轉移)為唯一首發癥狀。
3.其他表現:包括吞咽困難、聲音嘶啞、呼吸困難、甲狀腺功能亢進等。
兒童患甲狀腺結節,有必要做檢查嗎?
所有甲狀腺結節患兒均應進行甲狀腺超聲檢查。甲狀腺超聲是甲狀腺結節診斷和術後隨訪的常用手段,是評估結節數量、大小、形態特徵和有無淋巴結轉移的首選影像檢查。
如何預防兒童甲狀腺癌?
1.注意飲食均衡,控制bmi在正常範圍;
2.減少過量輻射的接觸;
3.有家族史的兒童需注意定期體檢;
4.如有不適,立即就醫並明確診斷。
來源: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俞茜茜
通訊員 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