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對糖尿病患者到底是有利,還是不利呢?醫生一文說清楚

2021年01月13日18:12:03 健康 1447

紅薯,也稱番薯,是較為健康的食物之一。本文將從如下方面來談談吃紅薯對血糖的影響,注意事項等等。

目錄包括:1、紅薯富含哪些營養素?;2、紅薯適合糖尿病患者吃嗎?;3、了解一下什麼是血糖指數(GI)?;4、吃紅薯有哪些好處?;5、每天吃多少紅薯對糖尿病患者安全?;6、吃紅薯也有可能出現以下兩種不良反應?;7、紅薯是生吃好,還是熟吃好?;8、對於中老年人建議晚餐吃紅薯代替米飯;9、總結。請大家耐心看完,一定會有所收穫。

一、紅薯富含一些營養素,包括:

  • β-胡蘿蔔素
  • 纖維
  • 蛋白質
  • 維生素C
  • 維生素B6
  • 維生素D
  • 葉酸
  • 維生素K

紅薯對糖尿病患者到底是有利,還是不利呢?醫生一文說清楚 - 天天要聞

二、紅薯適合糖尿病患者吃嗎?

  • 很多糖尿病患者擔心吃紅薯會升高血糖,所以拒絕吃紅薯。
  • 事實上,紅薯的血糖指數很低,適量攝取不會升高血糖。

紅薯對糖尿病患者到底是有利,還是不利呢?醫生一文說清楚 - 天天要聞

三、首先,了解一下什麼是血糖指數(GI)?

1、碳水化合物存在於麵包,穀物,水果,蔬菜和乳製品中,它們是健康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

2、血糖指數(GI),也稱為血糖生成指數,是指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攝入後血糖水平的變化程度,血糖指數越高,越容易升高血糖

3、以純葡萄糖用作參考,血糖指數(GI)為100,GI等級分為三種是:

  • 低: 55以下,包括紅薯、牛奶、蘋果、菠菜、黃瓜、番茄、豌豆
  • 中: 56~69,包括全麥麵包、麵條、燕麥
  • 高: 70以上,包括葡萄糖、麵包、蜂蜜、米飯

4、低GI值的食物是糖尿病患者的首選,它們被緩慢地消化和吸收,從而有助於血糖​水平的緩慢降低。

5、另一方面,應該限制高GI值的食物,它們被迅速消化和吸收,導致血糖水平快速升高。

6、要注意是,只有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才會設定GI值。因此,不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將不在GI列表中。這些食物的包括:

  • 牛肉
  • 雞肉
  • 魚類
  • 蛋類

7、美國營養學會建議將豆類,綠葉蔬菜,魚,紅薯,番茄,柑橘類水果和堅果等食物作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食物。

8、紅薯的GI值為53,屬於低GI食物,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攝入後引起血糖的波動較小,消化速度也會減慢,增加飽腹感,對糖尿病患者有利。

紅薯對糖尿病患者到底是有利,還是不利呢?醫生一文說清楚 - 天天要聞

四、吃紅薯有哪些好處?

  • 穩定血糖:研究表明,紅薯可以通過降低對胰島素的抵抗來穩定血糖水平。
  • 降血脂:也有研究表明,紅薯含有大量的纖維,這有助於降低體內「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
  • 眼睛健康:紅薯含有β-胡蘿蔔素,是維生素A的重要來源,有助於促進眼睛健康,預防夜盲症。
  • 提高免疫力:紅薯等植物性食物富含大量的維生素C和β-胡蘿蔔素,有助於減緩器官老化,提高免疫力。
  • 促進紅細胞合成:紅薯是鐵的良好來源之一,有助於合成紅細胞,並攜帶氧氣將營養物質輸送到全身各組織。
  • 輔助降血壓:研究表明,低鈉和高鉀飲食有助於降低血壓。紅薯含鈉量低,含中等量的鉀,每100克紅薯,含有130毫克的鉀,所以,常吃紅薯可以補充鉀,促進血液排泄掉多餘的鉀,起到輔助降低血壓的作用。一項研究表明,對於非腎病的人群,大量攝入含鉀食物可以降低各種原因導致的20%死亡風險。
  • 減肥:紅薯是植物蛋白,為人體提供較長時間的熱量供應,並促進體重減輕,從而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紅薯也是纖維的重要來源,也可以促進飽腹感,減少熱量的攝入,保持健康體重。
  • 預防便秘紅薯富含大量膳食纖維,能刺激腸道蠕動,有助於消化功能健康,預防便秘。
  • 可能有助於提高生育能力:研究表明,從植物中(包括紅薯)攝取大量的鐵似乎會促進生育,適用於育齡婦女。紅薯中發現的維生素A(以β-胡蘿蔔素存在於紅薯內)對懷孕和哺乳期激素的合成也至關重要。
  • 抗壓:紅薯也是鎂的良好來源,鎂是放鬆和抗壓力的礦物質。

紅薯對糖尿病患者到底是有利,還是不利呢?醫生一文說清楚 - 天天要聞

五、每天吃多少紅薯對糖尿病患者安全?

  • 紅薯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物之一。然而,要注意的是,紅薯仍然含有一些碳水化合物,適量攝入才是控制血糖的關鍵。
  • 根據美國營養協會的說法,對於大多數糖尿病患者,建議每天可攝入100~150克,約含有15~25克的碳水化合物。
  • 對於非糖尿病人群,建議每天可攝入200~300克的紅薯。

紅薯對糖尿病患者到底是有利,還是不利呢?醫生一文說清楚 - 天天要聞

六、吃紅薯也有可能出現以下兩種不良反應?

  • 紅薯含有一種氧化酶成分,在胃腸道里會產生二氧化碳,如果吃太多紅薯,就有可能引起腹脹、排氣(放屁)、打嗝等不良反應。
  • 吃太多紅薯也有可能會刺激胃部產生大量的胃酸,胃酸過多容易出現胃灼熱,「燒心」的感覺,有的會出現吐酸水。

紅薯對糖尿病患者到底是有利,還是不利呢?醫生一文說清楚 - 天天要聞

七、紅薯是生吃好,還是熟吃好?

  • 紅薯不建議生吃或空腹吃,因為紅薯大量膳食纖維,生吃的話不容易消化,容易出現腹脹不適。
  • 而蒸熟的紅薯有利於纖維的消化,紅薯可以單獨蒸着吃,也可以與米飯一起煮飯吃,或者紅薯熬粥也是不錯的選擇。

紅薯對糖尿病患者到底是有利,還是不利呢?醫生一文說清楚 - 天天要聞

八、對於中老年人建議晚餐吃紅薯代替米飯

  • 研究發現,100克紅薯其熱量僅是相同量大米的1/3,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低於米、面,因此適當多吃些紅薯,尤其是中老年人,增加飽腹感,不易產生飢餓,熱量和脂肪也不容易超標。
  • 此外,紅薯中的膳食纖維有助於食物中的脂肪、糖的排出。

紅薯對糖尿病患者到底是有利,還是不利呢?醫生一文說清楚 - 天天要聞

九、總結

  • 對於糖尿病患者,吃紅薯是有益健康的,紅薯血糖指數低,適量攝入是不會升高血糖的。
  • 對於大多數糖尿病患者,建議每天可攝入100~150克。
  • 建議中老年人可以選擇紅薯代替晚餐的主食(米飯、麵條或饅頭)。
  • 紅薯熟吃有益健康,盡量不要生吃。

作者言:大家好,我是致力於用簡潔、易懂的語言科普醫學知識的魏醫生。碼字不易,本文內容是參考權威資料並結合個人從醫經驗而成,如果本文對大家有所幫助,請幫忙● 點個關注或點個贊● 吧,如果您的家人朋友也有這方面知識的需要,請● 收藏● 轉發●給需要的人。

如果有關疾病的問題,可以在● 評論區● 給我留言,我看到後會第一時間回復,您的支持,就是我創作的最大的動力,謝謝了!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為什麼很多人一聽到「放療」,就敬而遠之?關於放療的二三事 - 天天要聞

為什麼很多人一聽到「放療」,就敬而遠之?關於放療的二三事

「啊?你說要做放療?是不是已經很嚴重了?」「放療不是會把人燒壞嗎?」「聽說放療掉頭髮、嘔吐、整個人都廢了……」在門診聽到「放療」這兩個字,很多人第一反應不是問「它能不能治好我」,而是「我還能不能撐得住」。眼神里的恐懼,幾乎能把診室空氣凍住。
中醫藥文化夜市開啟「吃喝玩學購」養生局 - 天天要聞

中醫藥文化夜市開啟「吃喝玩學購」養生局

縱覽客戶端訊(鞏志根)「這款香膏主要成分是艾草、薄荷,可以防蚊止癢,成分純天然、無任何添加劑,特別適合小孩子使用,您可以試用體驗一下。」在河北省中醫藥文化夜市上館陶縣一家艾草產品生產企業的展位上,兩名工作人員耐心地向大家介紹着艾草相關產品。一對帶寶寶逛夜市的年輕夫妻體驗後買了2盒,還詳細了解了艾草足...
邯鄲市中心醫院普外十科:保膽手術開啟膽囊疾病治療新篇章 - 天天要聞

邯鄲市中心醫院普外十科:保膽手術開啟膽囊疾病治療新篇章

邯鄲市中心醫院普外十科憑藉成熟的保膽取石、保膽取息肉技術,成為眾多膽囊疾病患者的福音,讓他們避免成為「無膽英雄」。在傳統外科手術觀念里,切除病變器官似乎是治療疾病的常見手段。但邯鄲市中心醫院普外十科秉持「治療疾病,保留器官,重塑健康」的理念
濕疹反覆發作?皮膚科醫生教你科學管理 - 天天要聞

濕疹反覆發作?皮膚科醫生教你科學管理

5月25日,全國護膚日。辨識濕疹的「信號」濕疹皮損的表現可隨疾病進展呈現多形性特徵,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特徵。急性期:皮損基底潮紅,出現密集粟粒大紅色丘疹,伴滲出和結痂。亞急性期:紅斑顏色轉暗,滲出減少,出現鱗屑和皸裂。慢性期:皮膚增厚呈皮
今天起,吃飯請調整一下! - 天天要聞

今天起,吃飯請調整一下!

很多人為了趕時間經常十分鐘就解決一頓飯但這種「超速」吃飯的習慣會給健康帶來負擔多項研究報告表明,在幾乎所有年齡組和人群中,進食速度與肥胖呈正相關。更可怕的是,習慣性的快速進食會影響身體的代謝功能,增加糖尿病、脂肪肝的患病風險。
「鍾南山科普工作室」成立 5位院士共同為其揭牌 - 天天要聞

「鍾南山科普工作室」成立 5位院士共同為其揭牌

2025年5月24日,「2025南山呼吸健康論壇暨廣州國家實驗室成立4周年系列學術活動」於廣州圓滿舉辦,「鍾南山科普工作室」在主論壇上正式揭牌成立,「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及中國科學院院士賀福初、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中國
茶喝不對,功夫白費:9種體質的「個性養生茶」 來了! - 天天要聞

茶喝不對,功夫白費:9種體質的「個性養生茶」 來了!

茶性分寒熱溫涼,功效各異。一杯茶能否養生,關鍵在於「對症下茶」。這種因人制宜的理念,正是中醫養生的精髓所在。中醫將人的體質分為9類,分別是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鬱質和特稟質。不同的體質,對茶的需求也大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