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佛手瓜」會致癌生病?佛手瓜到底能不能吃?營養師說清楚

2021年01月11日12:15:03 健康 1524

關注網絡上的一些熱點新聞,發現有人說「佛手瓜致癌,不能吃」一種長相如「兩掌合十」的瓜類蔬菜,怎麼還致癌了?挖掘真相,還原事實,佛手瓜並沒有如此可怕。

吃「佛手瓜」會致癌生病?佛手瓜到底能不能吃?營養師說清楚 - 天天要聞

佛手瓜,一種「味美養豐」的「蔬果」:

佛手瓜,一種普通的「瓜類蔬菜」,它與苦瓜、冬瓜、西葫蘆、南瓜同為「一族」。佛手瓜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材」,含有多種營養素,無論是胡蘿蔔素還是礦物質鉀,再或是葉酸、煙酸等營養物質,其含有量皆可圈可點。

佛手瓜是一種「清香美味」的瓜類食物,它既可以當水果直接吃,也可以當成蔬菜炒燉食用。


吃「佛手瓜」會致癌生病?佛手瓜到底能不能吃?營養師說清楚 - 天天要聞

吃佛手瓜致癌?

網絡傳言「吃佛手瓜致癌」,其說法的源頭是「佛手瓜經過炒制後會產生丙烯酰胺」,大家都知道丙烯酰胺是一種「致癌物」,所以才有了這樣的言論。

佛手瓜經過高溫炒制的確會產生丙烯酰胺,這主要是由於「某些氨基酸(主要為天冬氨酸)與葡萄糖等還原糖類物質在高溫下加熱了一定的時間,發生了美拉德反應」,美拉德反應的發生才形成了丙烯酰胺。然而美拉德反應是生物化學當中比較基礎的一個反應,正因為有了此反應的存在,才有了食物誘人的顏色和讓人陶醉的香氣(烤麵包、烤香腸等食品)。

丙烯酰胺的確是一種「具有神經毒性的潛在致癌物」,目前的研究結論已經證明「丙烯酰胺與乳腺癌、前列腺癌、結直腸癌等多種癌症皆有關聯」。

吃「佛手瓜」會致癌生病?佛手瓜到底能不能吃?營養師說清楚 - 天天要聞

但是,值得大家注意的是,丙烯酰胺是一種廣泛存在於油炸食品、焙烤食品、膨化食品以及煎烤食品等食物中的物質,就連日常家庭烹調(炒菜、煎炸、烤制等)也同樣會產生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雖然是一種致癌物,但並沒有謠言中描述之可怕;世界衛生組織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對丙烯酰胺進行評估後,將其歸在「2A類致癌物」當中。丙烯酰胺雖然是「2A類致癌物」,但與您所想存在差池;「2A類致癌物」指的是「致癌可能性較高的食物」,具體解釋就是「動物實驗已經證實存在明確的致癌作用,但是對人體的作用尚不明確」;字述於此,您該明確,致癌物的分級僅說明「丙烯酰胺可能會致癌,但是並沒有明確的證據證明人只要吃了之後就會致癌」。

換而言之,無論致癌物是否被分級,無論是1類還是2類,致癌物在嚴格意義上來講只是可能會提高致癌的風險,根本不代表「您吃了它就一定會導致癌症」;癌症這種疾病是一種非常複雜的病症,是一種多種因素共同造成的結果,並不是由於您單純食用了某種食物就會患上癌症,它和遺傳、飲食、睡眠等生活習慣有着更為密切的關係。

吃「佛手瓜」會致癌生病?佛手瓜到底能不能吃?營養師說清楚 - 天天要聞

任何毒性反應都應該明確「劑量」,致癌一事更是如此:

國際權威雜誌《食品和化學毒物學》明確指出:丙烯酰胺的致癌作用的安全攝入量上限為「每千克體重2.6微克」,神經毒性的安全攝入量為「每千克體重40微克」。拿一個正常體重為70千克的人舉例,其能承受的安全攝入量為182微克,神經毒性的安全攝入量為2800微克,這兩個「數字」相當於一次性吃了幾斤和十幾斤的爆炒佛手瓜,您覺得正常人可以做到嗎?況且,這個「安全攝入量」並不代表「超出此量就一定會患癌症」,其意義只是「超過此劑量會提高癌症的發病風險」而已。

也就是說,炒佛手瓜雖然會產生丙烯酰胺,但這個量很少,靠普通人群正常吃的那點量並不足以對身體產生危害。另外,從烹調方式角度來看,爆炒佛手瓜產生的丙烯酰胺本身就比水煮佛手瓜產生的多,水煮佛手瓜會更加安全。從營養角度出發,我們也更建議大家選擇「蒸、煮、燉」等低溫烹調方式,保留食物中更多的營養物質,還原食物的本真味道。


吃「佛手瓜」會致癌生病?佛手瓜到底能不能吃?營養師說清楚 - 天天要聞

吃佛手瓜等蔬菜,有些建議送給各位:

1. 佛手瓜等瓜類蔬菜是一類「優秀的食材」,有顏值、有口感、有營養,推薦大家可以經常攝入,每周食用瓜類蔬菜的次數要大於四次。

2. 吃蔬菜「要到量」,單日食用蔬菜的量應該達成300—500克,深色蔬菜推薦佔到一半以上(建議每天至少要吃5種蔬菜,顏色在3種以上)。

3. 選擇合適的烹調方式,收穫更加全面的「營養」;推薦大家使用「蒸」或者「水油燜」加工蔬菜,把控好加熱時間,少油少鹽,還原美味。

4. 加工烹調蔬菜,記住「先洗後切、起鍋放鹽、炒好即食、現吃現做」,增加飲食的健康係數,遠離各類食品安全問題。


吃「佛手瓜」會致癌生病?佛手瓜到底能不能吃?營養師說清楚 - 天天要聞

一種「您不太熟悉的蔬菜」,一則「不靠譜言論」,望您理性看待,「食物致癌」從某種角度上來看並不簡單,「丙烯酰胺」也沒有那樣可怕;「認真」吃蔬菜,收穫一份貼心的健康。

吃「佛手瓜」會致癌生病?佛手瓜到底能不能吃?營養師說清楚 - 天天要聞


註:王思露原創內容,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今天起,吃飯請調整一下! - 天天要聞

今天起,吃飯請調整一下!

很多人為了趕時間經常十分鐘就解決一頓飯但這種「超速」吃飯的習慣會給健康帶來負擔多項研究報告表明,在幾乎所有年齡組和人群中,進食速度與肥胖呈正相關。更可怕的是,習慣性的快速進食會影響身體的代謝功能,增加糖尿病、脂肪肝的患病風險。
「鍾南山科普工作室」成立 5位院士共同為其揭牌 - 天天要聞

「鍾南山科普工作室」成立 5位院士共同為其揭牌

2025年5月24日,「2025南山呼吸健康論壇暨廣州國家實驗室成立4周年系列學術活動」於廣州圓滿舉辦,「鍾南山科普工作室」在主論壇上正式揭牌成立,「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及中國科學院院士賀福初、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中國
茶喝不對,功夫白費:9種體質的「個性養生茶」 來了! - 天天要聞

茶喝不對,功夫白費:9種體質的「個性養生茶」 來了!

茶性分寒熱溫涼,功效各異。一杯茶能否養生,關鍵在於「對症下茶」。這種因人制宜的理念,正是中醫養生的精髓所在。中醫將人的體質分為9類,分別是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鬱質和特稟質。不同的體質,對茶的需求也大不相
省立醫院醫生走進龍奧學校開展護脊知識趣味科普活動 - 天天要聞

省立醫院醫生走進龍奧學校開展護脊知識趣味科普活動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5日訊 近日,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脊柱外科劉緒昌醫生化身「護脊小老師」,帶着可愛的動畫和真實的「脊柱模型」走進濟南市歷下區龍奧學校,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 「挺直小脊樑」 健康課。
醫生推薦的這 8 種營養補劑,真的對家人身體好! - 天天要聞

醫生推薦的這 8 種營養補劑,真的對家人身體好!

平時想選點適合孩子、適合大人的營養補劑,但又不知道應該怎麼選? 如果自己盲目選擇的話,很可能人體真正需要的營養素,都沒補到位。 今天帶來醫生推薦的 8 款營養好物,價格實惠,大家可以放心按需購買。而且現在搶在嚴選618下單,還能享受這些驚喜福利大額滿減:領1000元券包,券後滿200-30元,滿400-60元,滿600-9...
新華鮮報丨「醫學孤島」到「生命綠洲」,中國照亮罕見病患者希望 - 天天要聞

新華鮮報丨「醫學孤島」到「生命綠洲」,中國照亮罕見病患者希望

新華社海口5月25日電 題:「醫學孤島」到「生命綠洲」,中國照亮罕見病患者希望新華社記者李恆「致那黑夜中的嗚咽與怒吼,誰說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舞台上表演者歌唱《孤勇者》,引起了許多罕見病患者的共鳴。5月23日至25日,2025年罕見病國際交流會在海南海口舉行。來自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臨床醫生、科研人...
遲福林:合力共建高水平的RCEP - 天天要聞

遲福林:合力共建高水平的RCEP

5月24-25日,由中國日報社、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主辦,博鰲亞洲論壇研究院、海南自由貿易港研究院、海南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支持的「共建高水平最大自由貿易區——2025RCEP區域發展媒體智庫論壇」在海南省海口市召開。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在開幕式上以「合力共建高水平的R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