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特別是中老年人,雖然便秘一般不會有什麼生命危險,但是它卻能嚴重影響人的生活質量。便秘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
就拿中老年人來說吧,他們便秘可能只是一種生理現象,因為他們的身體已經有一定程度的衰退,胃腸道的蠕動功能減弱,再加上運動量少,出現便秘也就不足為怪了。為了讓大家對便秘有更多的了解和認識,我來分享一下相關知識。
1.如何自製通便水,讓大便拉的痛快?
其實單純從這個標題來看,明顯是誇大了效果,因為並沒有什麼水能保證百分百讓大便通暢,哪怕是瀉藥。
對於正常人來說,每天的排便都會受到意識的控制,而且排便也是暢通無阻的。正常人每天的大便次數在1~2次,排便的量在100~300g。如果一個人每周的排便次數少於3次,並且出現了糞便干、排便費力或者困難,那就考慮出現了便秘。
引起便秘的原因是比較多的,有功能性的和器質性的。可能功能性和器質性大家都不太理解,這裡需要解釋一下。功能性主要是指中樞神經的調節功能紊亂,導致相應的器官或者組織的功能出現了異常的一種現象。
功能性和器質性其實是相對的兩個概念,器質性其實就是指出現器官或者組織的損害,舉個例子吧,功能性就好比手機內存滿了,雖然手機卡但是刪除東西,手機能恢復正常。器質性就好比手機屏幕壞了,需要換個屏幕手機才能正常使用。
功能性便秘的原因比較多,比如吃飯吃的太少了、攝入的膳食纖維不足或者喝水的量少、精神問題(比如生活壓力大、熬夜)、排便時間太久、坐的時間太久、懷孕、腸易激綜合征等。有一種叫做痙攣性的便秘,這種類型的排便速度會有明顯的減慢,這樣的話就相當於頻繁把糞便截斷,所以排出的大便就類似於羊糞一樣,又短又硬。
器質性的便秘的因素也有不少,比如痔瘡、肛裂、肛周膿腫、腸梗阻、腸癌、鉛中毒、腦梗死、腸扭轉等。就拿肛裂來說吧,雖然它本身不會直接引起便秘,但是肛裂的時候,是非常疼的,很多人都會選擇忍着不排便,久而久之,排便就會出現問題,引起便秘。
2.便秘有什麼危害?
損害肝臟:便秘說白了就是大便在腸道內停留的時間比較久,而且由於人每天都要吃飯,所以會有源源不斷的大便產生。但是大便停留的久不是什麼好事,這會增加胃腸道對糞便的吸收,造成一些對人有害的物質吸收入體內。我們都知道肝臟是解毒的器官,這些有害的物質肯定會經過肝臟進行解毒,長期處於這種情況不僅會增加肝臟的負擔,而且還會損傷肝臟。
增加直腸和肛管疾病:之前我見過不少病人,他們經常會出現便秘的情況。便秘產生的大便是比較干、硬的,當它們在途徑直腸或者肛管的是,就會對它們造成損傷,有可能引起肛裂。便秘的患者本身大便就比較乾燥,所以會刺激直腸和肛管,造成局部水腫和缺血,這樣的話能誘發直腸炎、痔瘡、肛裂等疾病。
增加腸癌的風險:之前有人做過一些研究和調查,發現那些長期便秘的中老年人得腸癌的風險是顯著高於正常人的。這個其實也容易理解,便秘的患者他們的糞便和腸道接觸的時間比較久,這樣的話就會增加糞便中致癌物質對腸道的刺激,久而久之,肯定也會增加腸癌的風險。
引起精神疾病:很多中老年人的便秘並不是一時的,而是長期存在的。這樣話肯定會對人體造成不利,能引起焦慮、精神緊張、抑鬱等精神問題。
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之前我在心內科的時候,曾經遇到過一個便秘的患者,他當時獨自去上廁所大便,結果突然出現了心肌梗死,最終引起了死亡。根據大量的實驗,便秘的患者如果用力排便的話,會使血壓增高45mmHg左右。血壓突然升高的話,會使斑塊變得不穩定,所以就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3.如何應對便秘?
其實現實中大多數的便秘還是器質性的,可以通過改變自身的不良習慣來達到防治便秘的目的。
可以適當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攝入,比如蘋果、橘子、豆芽、芹菜、蘿蔔、玉米等,這些物質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它們能促進胃腸道蠕動,所以能降低便秘的發生率。不過需要注意,每天攝入的膳食纖維不能太多,否則的話也會造成腹脹和打嗝等癥狀。與此同時,還需要保證足夠量的飲水,優先選擇開水或者純凈水,每天攝入的水的量應該控制在2000ml左右,這樣可以增加大便中的水分,讓大便變得軟。
預防便秘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方法就是堅持運動。可能大家還體會不到運動對排便的影響,就拿我在科室遇到的腦梗死或者腦出血病人,他們中的很多人因為偏癱導致生活不能自理,所以需要長期卧床,這樣的話會造成胃腸道蠕動減弱,自然容易引起便秘。還有一部分人便秘是精神因素所致,而運動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舒緩壓力的作用,自然也能緩解便秘的癥狀。
另外,還要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生活中估計很多人朋友都有大便很久的習慣吧,殊不知這樣會造成直腸的感覺神經遲鈍,可引起習慣性便秘。還有一部分因為工作比較忙碌,所以有忍大便的習慣,這樣同樣會引起習慣性便秘。為了防治便秘,應該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而且不要忍着不排便,上廁所的時間不要太久,控制在5分鐘以內最好。
便秘也可以使用一些藥物來應對,比如促進胃腸道蠕動的莫沙必利、瀉藥聚乙二醇和乳果糖、益生菌等。不要小看益生菌,它能夠調節腸道菌群,還能夠促進大便的消化、吸收,能夠起來緩解便秘的作用。不過需要注意,瀉藥和促進胃腸道蠕動的藥物是不能亂用的,必須要排除腸梗阻。因為腸梗阻患者本身就有一段腸管被堵塞了,使用瀉藥或者促進胃腸道蠕動的藥物,會增加局部的壓力,可能加重腸梗阻的癥狀,甚至引起消化道穿孔。
如果是某些疾病引起的便秘,一定要積極治療這些疾病,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