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們這座北方海濱城市,很少有還沒有入伏,溫度就超過30℃的時候,但是小暑前後這段時間,幾乎每天的最高溫度都達到了30℃,這讓很多人覺得等到入伏了該怎麼辦?
今年的三伏天可不一般,屬於10年一遇的三伏天,因為今年的三伏天是10年來最短的一個三伏天,從7月20日入伏,到8月18日出伏,一共才有30天的時間,但是三伏天變短並不意味着高溫高濕的天氣會減少,所以在入伏前還是要做好準備。
今年的三伏天不一般,可能會出現這5大特點,提醒大家提前做好準備。
1、今年的三伏天雨水可能會比較多
今年的三伏天末伏從8月9日開始,而這個時期正處於「七上八下」的汛期,也就是三伏天里雨水可能會比較多,防颱防汛的工作要提前做好準備。
「中伏大暑後,天天蒸桑拿」,今年的中伏在大暑節氣之後,也就是從7月30日開始到8月8日結束,因此這屬於典型的「暑包伏」,而「暑包伏」的顯著特點就是濕氣比較重,也就是雨水可能會增多,因此今年的三伏天一定要做好祛濕排寒,不要過於貪涼讓濕氣和寒氣上身,所以現在開始就要準備好一些祛濕排寒的食物,比如薏米和生薑等,以及經常用熱水泡腳。
2、今年是「秋包伏」
「秋包伏,涼颼颼;伏包秋,熱死牛」,今年的8月7日立秋,而立秋到處暑這15天時間,正好趕上了出伏,也就是8月18日出伏,這樣就屬於「秋包伏」,而如果是出伏是在處暑節氣過後,那麼就屬於「伏包秋」,比如去年就是「伏包秋」。
「秋包伏」的出現可能秋老虎的時間會比較短,因此今年立秋過後,可能炎熱的天氣不會持續太久,但是也會比較乾燥,所以到時候一定記得及時補水,以及吃點溫潤的食物,避免因為末伏秋燥引起的乾燥上火。
3、三伏天的養生習俗要看準時間節點
「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卷雞蛋」,民間老傳統特別看重三伏天的休養,因為老輩人認為這個時候是「冬病夏治」的時候,除了在飲食上要多注意以外,還會有貼三伏貼和艾草泡腳等習俗。
今年的三伏天因為比較短,所以要看準這三伏天的時間節點,不要錯過這三伏天養生的黃金期。今年的三伏天具體時間如下:
頭伏:7月20日——7月29日
中伏:7月30日——8月8日
末伏:8月9日——8月18日
大家可以記好這三伏天的時間表,然後對應的進行民俗中的三伏天養生,以便能夠舒服平安的過三伏天。
4、今年三伏天副食品不會太貴
每年的三伏天來臨以後,因為運輸和保鮮的原因,以及受高溫雨水的影響,很多副食品和果蔬的價格都會有所上漲,比如像雞蛋這種副食品,因為高溫天氣很多雞可能「歇伏」,所以價格會有所上漲。
但是今年的三伏天時間縮短,而且今年的副食品價格一直比較平穩,所以即便是進入三伏天,這副食品的價格也不會上漲和太貴,畢竟天熱以後人們的食慾也會降低。
進入到三伏天以後,購買肉蛋和蔬菜的時候,一定記得一次少買和不要囤貨,畢竟高溫高濕的天氣里,這些副食品和蔬菜腐壞,現買現吃頓頓吃新鮮的比啥都強。
5、空調的利用率會加大
現在的人們已經變得越來越不抗熱了,作為一個70後,小時候家裡根本沒有空調和風扇,但是也沒覺得有多熱,但是現在真的是熱一點就受不了!
作為北方海濱城市的居民,我家裡安裝空調還是2018年的事,以前我們這裡很少家裡有安裝空調的,但是這空調自從安裝上以後,每個三伏天就離不開這空調了,因為真的一點熱都受不了。
現在還沒有進入三伏天,家裡的空調基本都開始24小時啟動,等到了三伏天以後,估計這空調的利用率會更高,因為現在的人過這樣舒適的生活慣了,所以今年的三伏天空調利用率會更高,因此現在記得把家裡的空調好好檢修一番,並且清洗乾淨,免得到天熱以後用起來不順手而影響效率。
今年的三伏天是近10年最短的一個三伏天,但是高溫高濕的天氣依然不會缺席,所以今年三伏天這5個特點,提醒大家提前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