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若是確診了蕁麻疹,這7物馬上停止食用,別害了自己

2025年07月01日16:12:04 健康 1745

哈佛研究:若是確診了蕁麻疹,這7物馬上停止食用,別害了自己 - 天天要聞

蕁麻疹這東西,一旦確診,它帶來的不止是皮膚上的紅腫瘙癢,更像是一場身體內部的「誤會大爆發」。

哈佛研究:若是確診了蕁麻疹,這7物馬上停止食用,別害了自己 - 天天要聞

很多人一開始只是覺得皮膚過敏了,吃顆抗過敏葯就萬事大吉,結果反覆發作,越拖越嚴重。蕁麻疹看似只是皮膚問題,背後牽扯的是免疫系統、消化系統、甚至可能是其他潛在疾病的信號。

而哈佛大學的一項長期追蹤研究明確指出,確診蕁麻疹的患者,有7類食物是必須立刻停掉的,否則不僅加重癥狀,甚至可能讓病情遷延不愈。

蕁麻疹的典型表現,很多人都不陌生。皮膚突然冒出一片片風團,形狀大小不一,瘙癢難耐,有時候一抓就全身泛紅。

一些人還可能出現眼瞼腫脹、嘴唇發麻甚至喉頭緊縮的嚴重反應。如果每次發作時間在24小時內消退,可能是急性型;但如果頻繁出現、超過6周還反覆,那多半是慢性蕁麻疹,治療起來可比感冒麻煩得多。

哈佛研究:若是確診了蕁麻疹,這7物馬上停止食用,別害了自己 - 天天要聞

從機制上講,蕁麻疹最核心的問題是肥大細胞釋放組胺。這個過程就像是身體誤判了「敵人」,結果放出了錯誤信號,引起皮膚血管擴張、滲出,出現風團和瘙癢。

這個「敵人」可能是食物,也可能是藥物、感染、壓力甚至冷熱刺激,而食物在誘發因素中佔比非常高,佔到了慢性蕁麻疹觸發因素的三成以上。

哈佛醫學院的一項研究追蹤了近800名慢性蕁麻疹患者,對比他們在不同飲食結構下的癥狀控制情況,發現有7類食物與癥狀加重高度相關。

這些食物不是簡單的「過敏原」,而是會刺激體內肥大細胞過度活躍,導致組胺釋放增加,誘發免疫風暴。我們來逐一說清楚這7類「地雷」。

哈佛研究:若是確診了蕁麻疹,這7物馬上停止食用,別害了自己 - 天天要聞

第一類是高組胺食物,比如發酵類食品、腌製品、陳年奶酪、紅酒、啤酒、香腸、罐頭。這類食物本身就含有大量組胺,等於直接把燃料倒在火上。很多患者說吃點泡菜就全身泛紅,不是心理作用,是生理反應

第二類是富含酪胺和酚類的食物,像香蕉、草莓、菠菜、茄子、番茄。這些看起來健康的蔬果,偏偏在體內容易觸發肥大細胞反應,尤其是酪胺代謝能力差的人群,反應會更劇烈。

第三類是人工添加劑多的零食和飲料。糖果、碳酸飲料、色素、香精、防腐劑,是慢性蕁麻疹的「催化劑」。研究指出,超過六成的慢性患者在攝入這些添加劑後3小時內出現癥狀加重。

哈佛研究:若是確診了蕁麻疹,這7物馬上停止食用,別害了自己 - 天天要聞

第四類是含有高鎳元素的食物,比如全麥麵包、豆類、堅果、巧克力、燕麥。鎳是一種常見的接觸性過敏原,但很多人不知道它也能通過食物進入體內,誘發系統性接觸性皮炎,表現為蕁麻疹樣皮疹。

第五類是高蛋白高致敏食物,例如蝦、蟹、貝類、魚卵、牛奶、雞蛋白。很多人對這些食物沒有即刻過敏反應,但在慢性炎癥狀態下,身體對這些高分子蛋白的耐受性會變差,逐漸發展成遲髮型過敏。

第六類是高糖高脂的加工食品。薯片、炸雞、蛋糕、雪糕,這些不僅刺激免疫系統,而且容易引發腸道菌群失衡。

哈佛公共衛生學院在2023年發佈的研究指出,腸道菌群紊亂與慢性蕁麻疹的發生密切相關,而垃圾食品是菌群失衡的重要元兇。

哈佛研究:若是確診了蕁麻疹,這7物馬上停止食用,別害了自己 - 天天要聞

第七類是含酒精飲品。酒精不只是對肝臟有傷害,它還能直接刺激血管擴張,讓組胺釋放更加劇烈。很多人一喝酒就臉紅、冒癢,那不是酒精過敏,本質上是血管活性物質的反應過度

除了飲食,臨床上我們發現蕁麻疹常常和其他疾病並存。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幽門螺桿菌感染,這些問題可能潛伏很久,只在某次蕁麻疹發作時才被發現。

我們曾遇到一個患者,反覆蕁麻疹一年多,後來查出是甲狀腺抗體異常,調整免疫治療方案後,皮疹才真正控制住。

還有一種情況特別容易被忽視,就是慢性應激狀態。長期失眠、焦慮、生活節奏快,導致交感神經亢奮,會讓組胺釋放門檻降低。

哈佛研究:若是確診了蕁麻疹,這7物馬上停止食用,別害了自己 - 天天要聞

哈佛醫學院的行為醫學研究中心指出,慢性壓力人群中有超過四成存在不同程度的皮膚過敏反應,尤以蕁麻疹最為常見。

我們在門診時常見到這樣的場景:患者帶着一堆過敏原檢測單來找我,說查了幾十種都沒找出元兇。

我通常會先放下檢測報告,問一個問題:你最近吃得有沒有變化?是不是喜歡上某種零食或者開始喝點小酒?很多時候,真正的誘因並不在那張單子上,而是在生活的細節里

診療建議上,我必須明確一點:蕁麻疹不是單靠抗過敏葯就能治好的。尤其是慢性型,必須從飲食、生活方式、精神狀態、甚至是潛在疾病共同管理。

哈佛研究:若是確診了蕁麻疹,這7物馬上停止食用,別害了自己 - 天天要聞

除了避免上述7類食物,我還建議患者做一個組胺降解能力檢測,評估體內酶活性情況。有些人是因為體內二胺氧化酶(DAO)活性過低,才導致吃一點組胺就反應過度,這不是過敏,是代謝問題。

還有些人需要做自身免疫抗體篩查,尤其是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ANA等指標,排查是否存在隱匿性自身免疫問題。這些檢測雖然不便宜,但省去了反覆跑醫院的時間和金錢

食物排查不等於一刀切禁食。我們通常建議患者採用低組胺飲食+食物日記法,一邊吃一邊觀察,一旦發現某種食物在24小時內誘發癥狀,就及時剔除。這個過程雖然麻煩,但比起年復一年靠藥物壓制,主動找到誘因才是根治的關鍵

哈佛研究:若是確診了蕁麻疹,這7物馬上停止食用,別害了自己 - 天天要聞

我希望大家明白,蕁麻疹不是「皮膚小事」,它是身體在向你發出信號。如果你已經確診,不要一邊吃着刺激性食物一邊吃藥壓着癥狀,這就像踩着油門同時拉手剎,遲早出問題。停掉那7類食物,不是委屈自己,是在給自己一個真正痊癒的機會。

參考文獻:

1.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誌》2023年第37卷第9期:慢性蕁麻疹患者組胺代謝能力變化研究

2. 《中華臨床免疫和變態反應雜誌》2024年第18卷第2期:慢性蕁麻疹與自身免疫疾病的關聯分析

3. 《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23年第32卷第7期:慢性壓力狀態與過敏性皮膚病關係的前瞻性研究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身體不適,請諮詢專業醫生。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識,做您的線上專屬醫師。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密密麻麻,60歲大叔腹中藏着199顆「黃金豆」 - 天天要聞

密密麻麻,60歲大叔腹中藏着199顆「黃金豆」

因為胃部手術後長期飲食受限,導致膽汁代謝紊亂,60歲劉大叔膽囊里竟塞滿了199顆結石!劉大叔30多年前曾因胃部疾病做過手術。然而,近期他頻繁出現右上腹隱痛、消化不良等癥狀,起初並未在意,直到疼痛加劇難以忍受,這才匆匆來到東陽市人民醫院就診。
醫保局的創新葯「百億補貼」來了! - 天天要聞

醫保局的創新葯「百億補貼」來了!

來源:市場資訊(轉自:拇指葯略)更靈活的支付限額管理作者:西北哽從昨天開始,國家醫保局要推出支持創新葯新政策的消息就在圈子裡傳遍了。可直到7月1日上午開會的時候,醫藥板塊都沒什麼動靜。說實話,這些年創新葯支持鼓勵的政策出了不少,也解決過一些
你習以為常的6個行為,正在加速結節生長!很多人忽視了 - 天天要聞

你習以為常的6個行為,正在加速結節生長!很多人忽視了

肺結節、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現代人一體檢就查出各種結節。有人焦慮不已,害怕結節長大或癌變;有人則執着尋找原因,「為什麼我會長結節」。到底什麼樣的結節會癌變?為什麼有些人特別容易「集齊」各種結節?結節真的會被「氣」出來嗎?資料圖 孫良攝你
1毫克就可能致癌 很多人家裡有,快自查 - 天天要聞

1毫克就可能致癌 很多人家裡有,快自查

來源:掌上春城一種全球公認的強致癌物,很多人天天都在吃,而且它最喜歡現在的天氣——又濕又熱,正是出來作惡的好時候!它就是目前地表已知最強致癌物之一,黃曲霉素,全名黃曲霉毒素,毒性是砒霜、氰化鉀、三聚氰胺的數倍。1毫克黃曲霉毒素就可能導致癌症
空調吹成白肺?這個致病菌到底從何而來 - 天天要聞

空調吹成白肺?這個致病菌到底從何而來

來源:北京青年報進入6月,溫度持續升高,開空調成為不少人解暑納涼的首選。然而近日,一則「男子吹空調3天致肺『白』化」的新聞衝上熱搜。患者因持續發熱、咳嗽未重視,最終確診為軍團菌肺炎,險些喪命。這種由空調、熱水器滋生的「隱形殺手」究竟從何而來
再登國際舞台!沈潔教授團隊6項研究成果亮相第17屆國際甲狀腺大會 - 天天要聞

再登國際舞台!沈潔教授團隊6項研究成果亮相第17屆國際甲狀腺大會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當地時間6月18日至22日,第17屆國際甲狀腺大會(ITC)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會上,南方醫科大學第八附屬醫院(佛山市順德區第一人民醫院)沈潔教授團隊共6項與甲狀腺眼病(Thyroid Eye Disease, TED)相關的研究成果成功入選大會摘要,其中2項被大會遴選為口頭報告,4項以壁報形式展示,展現了團隊在...
中國「痛風地圖」發佈!湖南、柳州「領跑」全國,男性風險超女性4倍 - 天天要聞

中國「痛風地圖」發佈!湖南、柳州「領跑」全國,男性風險超女性4倍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顯示,痛風與心血管疾病、慢性腎病、糖尿病等多種疾病存在顯著關聯,且往往面臨更高的死亡風險和住院負擔。痛風在國人中發病率不低,且湖南、廣西柳州最高。痛風「地圖」:湖南、柳州「領跑」全國,男性風險超女性4倍該研究基於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的50萬30~79歲成年人數據,測量...
一文總結自身免疫性腦炎常見類型 - 天天要聞

一文總結自身免疫性腦炎常見類型

腦炎是指腦實質炎性反應所致的神經功能障礙性疾病。腦炎的經典病理改變以灰質的神經元受累為主,嗜神經病毒和致病性抗神經抗體對神經元的損傷具有一定選擇性,但白質髓鞘、腦膜與血管也可受累。根據病因可將腦炎分為感染性腦炎與自身免疫性腦炎兩大類。感染性腦炎相關的病原體種類繁多,其中各種嗜神經病毒是感染性腦炎最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