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9日以來,東陽光葯(01558)股價持續拉升,5月26日盤中觸及15.54港元高點,區間最大漲幅達到80.70%,並創下近5年以來的股價新高。而這也是市場認可東陽光葯創新加速,押注公司未來重磅bd交易的真實寫照。
據智通財經app了解,作為國內具備前瞻能力的先鋒創新葯企,東陽光葯近年來一直致力於不斷提升創新葯研發水平,擴大自身在關鍵細分賽道研究深度上的競爭優勢。在當前東陽光葯超過100款的在研藥物中,包含了49款1類創新葯,其中不乏存在重磅bd潛力的品種,例如公司在研的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ipf)新葯伊非尼酮。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特發性肺纖維化(ipf)是一種主要發生在中老年人群中的慢性、進行性、不可逆、纖維化和致命的慢性纖維化性間質性肺炎。目前,全世界約有300萬人患有此病,且發病率和患病率在全球範圍內呈上升趨勢。
由於ipf病因不明、病因多樣、治療方法不多且預後差,因而又被稱為「不是癌症的癌症」。
此外,目前ipf治療還缺乏有效治療手段:全球僅吡非尼酮及尼達尼布兩款獲批藥物。這是因為ipf新葯開發難度極大,自2014年尼達尼布及吡非尼酮iii期成功後,全球多項臨床研究提前終止或失敗。所以即便吡非尼酮專利已到期,尼達尼布中國專利已到期且海外專利預計2026年到期,ipf治療藥物的全球市場規模依舊超過40億美元。
而就在今年2月,全球製藥巨頭禮來以7.86億美元對價與mediar therapeutics達成全球許可協議,雙方將攜手推進一款針對特發性肺纖維化(ipf)新葯的ii期臨床試驗。以上足以看出全球急需療效更好的ipf新葯。
回到東陽光葯,公司的重磅在研新葯伊非尼酮之所以值得關注,在於根據此前東陽光披露的信息,體外及動物體內藥效實驗證明,伊非尼酮的體外活性是吡非尼酮的200-500倍以上,體內藥效作用是吡非尼酮的40倍,且安全窗高於上市藥物。從研發進展來看,其此前中美i期臨床已完成,且獲得fda孤兒葯資格認定,ii期中期數據則顯示其具備潛在「重磅炸彈」屬性,目前伊非尼酮的特發性肺纖維化已推進至臨床iii期,商業化確定性較高。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特發性肺纖維化外,伊非尼酮亦有間質性肺炎/肝纖維化等大領域可拓展。
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示平台顯示,除特發性肺纖維化(ipf)外,伊非尼酮同時在進行間質性肺纖維化(pf-ild)患者的ii期臨床招募。據悉,pf-ild由多種間質性肺炎(ild)組成,目前肺移植是唯一的治癒性療法。細胞試驗結果表明,伊非尼酮能有效地抑制肺成纖維細胞的增殖,伊非尼酮的臨床前數據表現出顯著的抗炎作用,對間質性肺炎具有治療潛力。
另外,伊非尼酮還展現出與adc類藥物聯用的巨大潛力。
據智通財經app了解,近年來,adc類藥物在臨床應用中被發現患者易出現間質性肺炎(ild)。以az的明星adc品種ds-8201為例,臨床發現ds-8201用藥後可能引發間質性肺炎(ild)這一嚴重副作用,有關報道顯示ild發生率或高達15%。由於ild的發生可能迫使患者治療中斷,嚴重則需要永久停葯,因此ds-8201相關的間質性肺炎是臨床上重點關注的安全性風險。
在此背景下,伊非尼酮憑藉在治療ild方面的突出潛力,使其與ds-8201等adc類藥物具有聯用可能,通過伊非尼酮的治療潛力以控制ild進展,降低adc類藥物停葯風險,從而降低ild相關死亡率,實現優化腫瘤的整體治療策略。
而且聯合用藥方面,三生製藥或是東陽光葯的一個優選。一方面,去年11月,東陽光葯已與三生製藥基於克立福替尼建立了合作關係;另一方面,三生製藥擁有一款her2 adc產品db-1303,若db-1303與伊非尼酮聯用,在雙方強大研發實力和良好合作的基礎上,有望進一步發揮db-1303和伊非尼酮的巨大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