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1例,陽性!初期或無癥狀,醫生提醒,這類人群高危

2025年05月21日09:00:26 健康 6602

近日,廣州30歲的夏女士(化名)

因持續乾咳一周到醫院就診

胸部ct顯示其雙肺多發感染

伴多發空洞形成

被收入呼吸與危重醫學科住院治療

醫生查房時,捕捉到ct上形似「鬼臉」的特殊影像(即「鬼臉征」),並伴有「暈輪征」,高度懷疑隱球菌肺炎。醫生追問夏女士近期是否曾接觸鳥類、禽類及飼養寵物,夏女士否認。

發現1例,陽性!初期或無癥狀,醫生提醒,這類人群高危 - 天天要聞
發現1例,陽性!初期或無癥狀,醫生提醒,這類人群高危 - 天天要聞

醫生安排夏女士抽血送檢,次日,血液及肺泡灌洗液均回報隱球菌抗原陽性,tngs檢出高序列新型隱球菌,夏女士確診為新型隱球菌肺炎。

得知這個診斷,夏女士回憶起來,兩周前她收到朋友送的兩隻鴿子,她把鴿子圈養在家四天,後續宰殺鴿子煲湯服用,這是確切的接觸史。醫生考慮感染新型隱球菌與宰殺鴿子相關。夏女士經過規範治療後,順利康復出院。

據此前報道

寧波也有不少人確診

患者老張沒養寵物

也沒去過禽類養殖場等場所

但同樣確診了隱球菌性肺炎

醫生了解後推測

可能是因為他的鄰居在頂樓養了鴿子

有時候鴿子會到他家陽台來光顧

從而導致其感染

(點擊查看→此前報道)

發現1例,陽性!初期或無癥狀,醫生提醒,這類人群高危 - 天天要聞

認識這個「偽裝大師」

隱球菌肺炎

醫生介紹,新型隱球菌是廣泛存在於鴿糞、土壤及腐爛植物中真菌,乾燥後形成氣溶膠顆粒,通過呼吸道吸入感染人體。

高危人群為

養鴿人、鳥類愛好者、園藝工作者等

長期接觸鳥類或土壤者

及免疫力低下者

醫生表示,隱球菌肺炎初期可無癥狀,輕症表現類似感冒(咳嗽、低熱、胸痛),易被忽視。

重症可能出現高熱、呼吸困難、咯血等癥狀。若隱球菌肺炎未及時控制,約10%患者會並發腦膜炎,隱球菌腦膜炎死亡率高達60%-80%,若出現持續頭痛、噁心嘔吐,需立即就診。

在影像學表現方面,典型ct表現是單發/多髮結節伴「暈輪征」,結節液化壞死可形成空洞形似「鬼臉征」,空洞常為薄壁空洞、無液平。

莫慌!治療有方需遵醫囑

實行抗真菌治療

廣醫附屬番禺中心醫院醫生提醒,感染新型隱球菌,遵醫囑實行抗真菌治療。需密切門診隨診,足療程抗感染,切勿自行停葯。早診早治是關鍵,及時治療可完全吸收肺內病灶,避免後遺症。在預防方面,請注意:

養鳥人群:

每日清理鳥籠(戴n95口罩+橡膠手套)。鳥籠放置通風處,避免卧室擺放。接觸後徹底洗手,衣物及時清洗。

高風險活動:

避免在鴿群聚集處長時間停留,翻土種植時做好口鼻防護,不接觸野生禽類糞便。

健康監測:

若出現持續咳嗽、胸痛、發熱,尤其有鳥類接觸史者,需主動告知醫生,排查隱球菌感染。

發現1例,陽性!初期或無癥狀,醫生提醒,這類人群高危 - 天天要聞

醫生提醒

近年來

隱球菌肺炎發病率上升3倍!

如果持續咳嗽超過2周、

抗生素治療無效時

務必進行隱球菌抗原篩查

早期診斷可避免發生

致死性的隱球菌腦膜炎

來源:新聞坊 廣州日報 寧波晚報 編輯:任華飛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告彆強降雨,河南今起迎大範圍「桑拿天」,注意防暑或熱射病! - 天天要聞

告彆強降雨,河南今起迎大範圍「桑拿天」,注意防暑或熱射病!

告別了昨日的強降雨,今天(7月2日),河南的天氣主題迅速切換為「晴熱」。陽光重新回歸,氣溫也隨之快速攀升,新一輪大範圍高溫天氣過程已拉開序幕。回顧7月1日,我省天氣狀況以降雨居多,淮河以北地區出現了分散性陣雨、雷陣雨,其中黃河以北及鄭州、開封等地部分縣市遭遇了中到大雨,局地甚至出現暴雨或大暴雨,並伴有雷...
太原:吹着空調睡覺 老人患上面癱 - 天天要聞

太原:吹着空調睡覺 老人患上面癱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本報訊(記者 劉濤)「醫生,快給我看看,一早起來嘴角歪斜,眼睛也閉上了。」65歲的李大爺焦急地描述着病情。原來,李大爺晚上開着空調睡覺,空調溫度調至20℃,且冷風正對着身子吹,一覺醒來,結果吹出了周圍性面癱。
優質醫療服務再升級 省兒童醫院兩中心開診 - 天天要聞

優質醫療服務再升級 省兒童醫院兩中心開診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本報訊(記者 魏薇 通訊員 張倩 張玲霞)為落實國家關於兒科和精神衛生服務年、體重管理年部署,落實全省衛生健康工作部署,6月25日,山西省兒童醫院睡眠管理中心和體重管理中心開診。
裝上進口人工耳蝸 231位患者聽見了 - 天天要聞

裝上進口人工耳蝸 231位患者聽見了

「黨業融合」醫療器械進社區服務集市。 好吃不貴的長者助餐,社區里的「幸福食堂」就能吃到;世界知名的足球教育資源不再難得,學校的體育課上就能安排;進口的人工耳蝸不再重金難求,231位患者從這裡重返「有聲世界」......在南山,群眾「心聲」就是「民生」,城市發展的成果落到了每個居民的切身感受上,這些可感可知的變...
減肥不掉秤的三大元兇!不戒掉這些習慣,瘦不下來! - 天天要聞

減肥不掉秤的三大元兇!不戒掉這些習慣,瘦不下來!

很多人都說:「我明明已經很努力在減肥了,為什麼就是不掉秤呢?」絕大多數都是這三個原因,只是你平時忽略了,才會導致減肥不掉秤。有時候,非常細小的事情,都會導致你在減肥過程中不掉秤,最後發現自己努力好久,可體重就是紋絲不掉,然後到處說我喝涼水都
走路快和走路慢,哪個更有利於長壽?新研究顯示衰老或差12年 - 天天要聞

走路快和走路慢,哪個更有利於長壽?新研究顯示衰老或差12年

常聽到身邊的人說:「我走得很慢,反正不急。」或者「我走得快,別嫌我沖!」走得快,似乎是一種動力滿滿的狀態,而走得慢,則給人一種悠閑、從容的印象。但如果告訴你,走路的快慢竟然可能影響壽命,你會不會覺得有些意外?有研究顯示,走得快的人,衰老速度
密密麻麻,60歲大叔腹中藏着199顆「黃金豆」 - 天天要聞

密密麻麻,60歲大叔腹中藏着199顆「黃金豆」

因為胃部手術後長期飲食受限,導致膽汁代謝紊亂,60歲劉大叔膽囊里竟塞滿了199顆結石!劉大叔30多年前曾因胃部疾病做過手術。然而,近期他頻繁出現右上腹隱痛、消化不良等癥狀,起初並未在意,直到疼痛加劇難以忍受,這才匆匆來到東陽市人民醫院就診。
醫保局的創新葯「百億補貼」來了! - 天天要聞

醫保局的創新葯「百億補貼」來了!

來源:市場資訊(轉自:拇指葯略)更靈活的支付限額管理作者:西北哽從昨天開始,國家醫保局要推出支持創新葯新政策的消息就在圈子裡傳遍了。可直到7月1日上午開會的時候,醫藥板塊都沒什麼動靜。說實話,這些年創新葯支持鼓勵的政策出了不少,也解決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