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再次強調:氣溫回升,吃降壓藥的患者,千萬要注意這五個隱患

2025年05月14日17:23:07 健康 1408

老張的春季「血壓危機」

60歲的張大爺是個老高血壓患者,退休後每天雷打不動地吃降壓藥,血壓控制得不錯,130/80 mmHg,穩穩噹噹。可今年春天,氣溫一回暖,他開始覺得不對勁。早上起床時頭暈眼花,站起身像踩在棉花上,差點摔倒。他趕緊量血壓,嚇了一跳:低壓只有50 mmHg!張大爺慌了,趕緊給女兒小麗打電話:「這葯我吃了十幾年,咋現在出問題了?」

小麗陪父親趕到社區醫院,醫生翻看了張大爺的藥瓶,皺眉問:「你還是按冬天的劑量吃?春天血管擴張,藥效可能被放大,容易低血壓!」醫生調整了藥量,還叮囑了幾個注意事項。張大爺照做後,頭暈消失,血壓又穩了。他感慨:「原來吃藥還得看季節,這病真講究!」

醫生再次強調:氣溫回升,吃降壓藥的患者,千萬要注意這五個隱患 - 天天要聞

這次「血壓危機」讓張大爺一家警醒。高血壓不是吃藥就萬事大吉,氣溫變化、生活習慣都會影響藥效。醫生反覆強調,春季吃降壓藥的患者,稍不留神可能踩中5個隱患,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為什麼春天血壓愛「鬧脾氣」?

高血壓是全球常見慢性病,中國約2.7億人受影響,2024年《中華心血管病雜誌》數據顯示,約30%患者因季節變化出現血壓波動。春天來了,氣溫回升,血管自然擴張,血液流動更順暢,血壓可能下降。冬天則相反,寒冷讓血管收縮,血壓易升高。這就是為什麼同樣劑量的降壓藥,冬天合適,春天可能「過猛」。

張大爺的低壓跌到50 mmHg,就是降壓藥疊加季節性血管擴張的結果。《柳葉刀》(The Lancet)2023年研究指出,氣溫每升高10℃,收縮壓平均下降5-10 mmHg。若不調整藥量,低血壓風險大增。

5個隱患,吃降壓藥的人要當心!

春季氣溫回升,吃降壓藥的患者需警惕以下5個隱患,稍不注意,可能釀成大禍。

醫生再次強調:氣溫回升,吃降壓藥的患者,千萬要注意這五個隱患 - 天天要聞

  1. 低血壓:隱形的健康殺手
    很多人以為
    高血壓可怕,低血壓沒事,其實不然!低血壓可導致頭暈乏力,嚴重時引發暈厥摔倒,尤其對老年人,摔倒可能造成骨折腦損傷。《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2024年研究顯示,低血壓還會減少大腦心臟供血,增加中風心律失常風險。
    張大爺的頭暈就是典型案例。醫生提醒:服藥後若出現
    站立性眩暈,立即量血壓,若收縮壓低於90 mmHg或低壓低於60 mmHg,需儘快就醫。
  2. 擅自停葯:血壓反彈的「定時炸彈」
    看到
    血壓下降,有些患者自作聰明,停葯或減量,以為「病好了」。殊不知,高血壓是慢性病,需長期管理。突然停葯可能引發血壓反彈,甚至誘發心梗腦卒中。2023年《中華內科學雜誌》報道,擅自停葯導致的心腦血管事件占高血壓急症的20%。
    醫生叮囑:
    降壓藥調整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切勿自作主張!
  3. 脫水:春季的「血壓陷阱」
    春天出汗增多,若喝水不足,
    血容量減少,血壓波動加劇。老年人口渴感較弱,易陷入隱性脫水,導致血壓忽高忽低。張大爺平時不愛喝水,醫生髮現他血黏稠度偏高,就是脫水惹的禍。
    《美國心臟協會雜誌》2024年建議:每天喝1500-2000毫升溫水,分次少量飲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飲水造成
    血壓驟降濃茶酒精會干擾降壓藥效果,盡量少碰。
  4. 運動過量:降壓藥的「意外放大器」
    春暖花開,許多患者愛上戶外運動,晨跑、爬山興緻高。可
    劇烈運動會讓血管進一步擴張,疊加降壓藥作用,易引發低血壓。張大爺試過一次快走後,差點暈倒,嚇得不敢再亂動。
    醫生建議:選擇
    快走太極等溫和運動,每周3-5次,每次30分鐘。避免中午高溫運動,早晚為宜。若運動後頭暈心慌,立即休息,諮詢醫生調整藥量。
  5. 忽視癥狀:延誤治療的「致命疏忽」
    春季
    血壓波動常伴頭暈胸悶乏力,但許多患者像張大爺最初那樣,以為是「年紀大了正常」。結果拖延就醫,可能錯過最佳治療時機。《中華預防醫學雜誌》2024年數據顯示,高血壓併發症(如腦出血)中,30%因忽視早期癥狀延誤治療。
    醫生提醒:服藥期間若出現持續
    頭暈視物模糊胸痛,立即就醫,排查低血壓心血管事件

醫生再次強調:氣溫回升,吃降壓藥的患者,千萬要注意這五個隱患 - 天天要聞

如何安全吃降壓藥,平穩過春天?

張大爺的「血壓危機」是個教訓。春季吃降壓藥,科學管理是關鍵。醫生給出以下5個實用建議:

  1. 定期測血壓,掌握變化
    每天早晚各測一次
    血壓,記錄數據。若收縮壓低於90 mmHg或高於140 mmHg,及時諮詢醫生。家用電子血壓計是好幫手。
  2. 遵醫囑服藥,勿隨意調整
    降壓藥種類繁多(如ACEI鈣通道阻滯劑),效果因人而異。調整劑量需醫生評估,切勿自停葯或減量。
  3. 補水有講究,飲食要清淡
    每天喝夠1500-2000毫升水,晨起一杯溫水,預防
    血液濃縮。飲食少鹽少油,控制每日鹽攝入量在6克以下,避免腌製品肥肉
  4. 運動適度,循序漸進
    從低強度運動開始,如散步、瑜伽。運動後若感不適,暫停並休息。老年人避免
    爬山長跑,以免血壓劇降。
  5. 定期體檢,關注全身健康
    每年查
    血脂血糖腎功能,評估心血管風險。高血壓患者尤其需關注動脈硬化心臟功能

醫生再次強調:氣溫回升,吃降壓藥的患者,千萬要注意這五個隱患 - 天天要聞

寫在最後:春季降壓,科學為王

張大爺的「頭暈風波」讓人唏噓。一顆小小的降壓藥,用對了是救命良方,用錯了可能惹禍上身。春季氣溫回升,血管擴張出汗增多運動增加都可能放大藥效,低血壓血壓反彈等隱患伺機而動。中國每年約2000萬人因高血壓就醫,2024年《中華心血管病雜誌》呼籲加強季節性管理,降低心腦血管事件風險。

血壓管理是場持久戰。定期測壓、遵醫囑服藥、科學生活方式,是平穩過春天的「金鑰匙」。願我們都能像張大爺一樣,從教訓中學會科學控壓,遠離隱患,活得健康又安心!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中疾控提醒4月以來新冠感染呈上升趨勢,香港呼籲接種疫苗 - 天天要聞

中疾控提醒4月以來新冠感染呈上升趨勢,香港呼籲接種疫苗

近期,亞洲多個國家(地區)衛生部門通報,新冠病毒檢測陽性率升高,提醒居民注意防護。中國疾控中心發佈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以來新冠病毒檢測陽性率呈上升趨勢,南方省份檢測陽性率高於北方省份。中國香港等地已開始安排針對JN.1毒株的疫苗接種。
「盒馬無抗雞蛋抗生素超標」陷抽檢爭議 生鮮品控信任危機拉響警報 - 天天要聞

「盒馬無抗雞蛋抗生素超標」陷抽檢爭議 生鮮品控信任危機拉響警報

每經記者:陳婷 每經編輯:楊夏2個多月前(2月20日)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的一次抽檢,讓一貫標榜「品質」的盒馬陷入了一次食品安全風波。近日,青島盒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濰坊分公司銷售的來自「小町蛋業(山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町蛋業)的保潔無抗鮮雞蛋,在抽檢中發現農獸葯殘留超標,受到了廣泛關注。圖片來源:...
男子後腦勺長出12cm長「魔鬼角」 嚇呆醫生:行醫25年第一次見 - 天天要聞

男子後腦勺長出12cm長「魔鬼角」 嚇呆醫生:行醫25年第一次見

【點新聞報道】俄羅斯一名男子的後腦杓突然長出一個5英寸(約12cm)「惡魔角」的角質瘤,起初他不以為意,一直忍受頭痛,後來因為嚴重影響到生活,便前往醫院就診,將角質瘤移除。而負責手術的醫生坦言,這是他行醫25年來,第一次遇到如此罕見的病例。
《中華醫藏》溫病卷發佈,疫病經典名方仍具指導意義 - 天天要聞

《中華醫藏》溫病卷發佈,疫病經典名方仍具指導意義

近日,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主辦的《中華醫藏》(簡稱《醫藏》)溫病卷發佈暨工作推進會在成都召開。中醫藥古籍承載着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智慧與實踐經驗,是中醫藥學術傳承的根基,也是推動現代中醫藥發展的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