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今天從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獲悉,該院徐匯院區門診樓層已完成翻新,重新啟用。
據院方介紹,5月初國婦嬰徐匯院區主要門診和醫療功能樓宇經過1年多翻新大修,門診部分已率先重新啟用,其餘功能樓層預計於6月全面恢復。院方表示,隨着徐匯院區主樓宇的翻新大修完成,院區軟硬件設施及醫療服務功能進一步優化完善,醫院將繼續深耕婦幼健康領域,為廣大婦女兒童提供更優質、更高效的診療服務。

今天恰逢母親節,國婦嬰徐匯院區也迎來了不少新手媽媽的報喜。
「今天是我生下『小福寶』後的第一個母親節,又正好預約了醫院的產後複診,想着借這個機會給醫生們送個喜餅,道聲感謝!」32歲的張女士說。
1年多以前,張女士在外院經歷了5次失敗的輔助生殖助孕。據統計,我國約5%的育齡夫婦受複發性流產困擾,這一冰冷的數據背後,是一個個家庭的輾轉求醫與黯然神傷。
「有不少夫婦身體功能正常,也沒有任何不適,但就是難以順利妊娠。」國婦嬰生殖免疫科主任李明清介紹,像張女士這樣的情況並非偶然,這是多種複雜因素交織作用的結果,包括年齡、內分泌、免疫、感染因素以及環境等。各種異常因素相互作用,導致身體免疫系統對胚胎產生排斥反應,影響胚胎正常發育,從而引發流產等不良妊娠結局。
其中,免疫因素在複發性流產的發病機制中佔據重要地位,而這正是生殖免疫科的專長診治領域。
「大部分人對於流產,特別是初次流產的認知存在誤區,以為只是偶然事件,其實有相當一部分是其內在出現了問題。」李明清說,很多夫婦直到再次妊娠失敗,才想到尋求臨床干預。
張女士就是經歷了多次妊娠失敗,卻始終未能找到問題根源。一次偶然,她來到了國婦嬰生殖免疫科就診。
李明清為其診斷後建議再嘗試胚胎移植,並制定了個性化診療方案。其後,張女士堅持配合治療並在國婦嬰生殖醫學中心進行了胚胎移植。在李明清團隊及圍產團隊的護航下,終於迎來了自己的「小福寶」。
「目前針對已有多次流產史的人群,經我們助孕、保胎後,妊娠成功率已超70%。」李明清表示,生殖免疫科整合了免疫學、婦產科學、生殖醫學等多個學科領域,針對反覆自然流產、移植失敗、生化妊娠等自身罹患免疫性疾病的人群,通過孕前管理和診治,能夠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的發生風險。
依託涵蓋女性全生命周期的完整學科鏈和診治優勢,近年來國婦嬰不斷織密、完善婦幼健康關愛網絡和體系,加速優質婦幼診療服務資源擴展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