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沒想到!中國用大米成功造出血清,美國血漿產業該說拜拜了?

2025年04月08日23:53:03 健康 1322

在醫療領域,人血白蛋白堪稱「黃金救命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戰期間誕生以來,它就一直活躍在治療休克、燒傷、失血等危重症患者的一線,成為了無數重症患者的「生命守護星」。

即便是在醫學高度發達的今天,它依然是重症患者治療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藥物,市場對它的需求量一直居高不下。

但遺憾的是,人血白蛋白只能從血液里提取。

因此,為了獲得利益,美國不少企業都盯上了血漿產業。

美國沒想到!中國用大米成功造出血清,美國血漿產業該說拜拜了? - 天天要聞

美國血漿產業鏈

美國作為經濟大國,血漿產業規模也大得超乎想像。

全球的血漿供應,差不多70%都來自美國,而美國人口還不到世界的5%。

美國沒想到!中國用大米成功造出血清,美國血漿產業該說拜拜了? - 天天要聞

在全球有償血漿市場里,美國更是佔據了94%的份額,每年靠出口血漿製品,美國就能賺幾百億美元,比全美農民一年賣大豆掙的錢還多。

就拿2024年來說,美國血液製品和相關抗血清出口額達到546億美元,在該國總出口規模里排第五位。

美國沒想到!中國用大米成功造出血清,美國血漿產業該說拜拜了? - 天天要聞

而美國在采血頻率上的規定可謂「激進」。

允許一人每周抽兩次血漿,每年最多可達104次,這一頻率遠超其他國家。

美國沒想到!中國用大米成功造出血清,美國血漿產業該說拜拜了? - 天天要聞

在大多數國家,為了保障獻血者的身體健康,對采血頻率都有着嚴格的限制,例如,我國規定兩次捐獻血漿的間隔不得低於14天。

而美國如此高的采血頻率,無疑給獻血者的身體帶來了巨大的負擔。

美國沒想到!中國用大米成功造出血清,美國血漿產業該說拜拜了? - 天天要聞

頻繁抽血可能導致貧血、免疫力下降等健康問題,長期來看,甚至會影響獻血者的壽命。

而且,為了吸引更多人賣血漿,美國血站可謂手段百出。

美國沒想到!中國用大米成功造出血清,美國血漿產業該說拜拜了? - 天天要聞

血站會提供首單獎勵,首次賣血漿通常200美元往上,在疫情期間,單次價格一度漲到900美元,這對於急需用錢的人來說,無疑是巨大的誘惑。

平時每次抽血漿報酬在50-140美元間,還會根據供需情況浮動,短缺時單次可達200美元。

美國沒想到!中國用大米成功造出血清,美國血漿產業該說拜拜了? - 天天要聞

除了首單獎勵,還有連續打卡獎勵,45天內抽8次最高可得1000美元,這種獎勵機制就像是互聯網平台的「拉新留存」策略,讓賣血漿者為了獲得更多報酬而頻繁前往血站

血站甚至通過「拉人頭」提成機制,每成功拉來一個新人,賣血者就能獲得一定的提成,這進一步擴大了賣血漿的群體。

然而,採集數量如此龐大,卻沒有設置有效的監督機制。

美國沒想到!中國用大米成功造出血清,美國血漿產業該說拜拜了? - 天天要聞

他們的采血門檻極低,僅要求年齡在18-59歲、體重50千克以上,這樣的門檻幾乎沒有篩選作用,使得大量不符合健康標準的人也能參與賣血漿。

在利益的驅使下,血站在採集時幾乎不嚴格體檢把關,艾滋病肝炎等傳染病患者的血漿也被收集。

美國沒想到!中國用大米成功造出血清,美國血漿產業該說拜拜了? - 天天要聞

這些帶有病毒的血漿一旦流入市場,製成血液製品,將會對使用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而美國在面對國際社會的質疑和要求加強監管的呼聲時,卻以采血公司太多,標準很難統一為由拒絕。

美國沒想到!中國用大米成功造出血清,美國血漿產業該說拜拜了? - 天天要聞

大米提取人血清白蛋白

我國每年對人血白蛋白的需求高達420噸,可全國血漿一年的產能也就100噸左右,缺口巨大,只能依靠進口。

為解決這難題,從1981年開始,全球科學家都在想辦法用生物技術代替從血漿提取人血白蛋白,可忙活了四十多年,都沒成功。

直到留美歸來的楊代常,帶來了新希望。

美國沒想到!中國用大米成功造出血清,美國血漿產業該說拜拜了? - 天天要聞

楊代常團隊換了個思路,盯上了水稻種子,想用它來生產人血清白蛋白,他們利用轉基因技術,把人血清白蛋白基因植入水稻種子里。

隨着水稻茁壯成長,其內部就像開啟了一座隱秘的「工廠」,源源不斷地合成人血清白蛋白。

美國沒想到!中國用大米成功造出血清,美國血漿產業該說拜拜了? - 天天要聞

待水稻成熟收穫後,團隊採用自主研發的一套複雜且精準的分離工藝,對大米進行深度處理,經過層層工序,成功從普通大米中提取出白蛋白。

經嚴格檢測,最終獲取的白蛋白純度極為可觀,突破了99%的大關,平均每千克水稻能夠產出2.75克白蛋白。

美國沒想到!中國用大米成功造出血清,美國血漿產業該說拜拜了? - 天天要聞

這種源於轉基因水稻的白蛋白,其分子結構與人體血液中的白蛋白相似度極高,各項特性均契合醫療領域的嚴苛標準,完全能夠投入實際醫療應用。

美國科學院院報在刊載這項技術成果時,驚嘆其宛如一場生物科技的奇蹟,好似從平凡的大頭菜中成功擠出珍貴血液,將曾經看似遙不可及的幻想變為現實。

美國沒想到!中國用大米成功造出血清,美國血漿產業該說拜拜了? - 天天要聞

為了讓這項技術獲得廣泛認可,團隊秉持科學嚴謹的態度,開展了一系列全面且細緻的實驗。

經過多輪安全性和有效性測試,產品的各項關鍵指標,如酸鹼度、雜質含量、活性成分等,均精準符合《中國藥典》2015版所規定的嚴苛標準,順利通過國家臨床批准。

美國沒想到!中國用大米成功造出血清,美國血漿產業該說拜拜了? - 天天要聞

楊代常身先士卒,以自己為首個試驗對象,帶頭申請注射該產品。

目前,依託這項創新技術研製的人血清白蛋白產品,已圓滿完成三期臨床試驗的各項考驗。

美國沒想到!中國用大米成功造出血清,美國血漿產業該說拜拜了? - 天天要聞

產品質量和療效得到充分驗證,現已正式步入新葯審批流程。

與此同時,團隊積極投身產業轉化,已成功建成一座具備年產100萬支注射液能力的智能工廠。

美國沒想到!中國用大米成功造出血清,美國血漿產業該說拜拜了? - 天天要聞

同時,更大規模的年產1200萬支注射液的規模化生產基地也在緊鑼密鼓地建設當中。

若這項技術能夠全面普及,無疑將為中國乃至全球的醫療領域帶來一場革命,有望徹底解決中國血清白蛋白供應不足的難題,為無數患者帶來生的希望。

美國沒想到!中國用大米成功造出血清,美國血漿產業該說拜拜了? - 天天要聞

中美對比

對比美國的血漿產業和中國的大米提取人血清白蛋白技術,二者的差異一目了然。

美國的血漿產業雖然規模龐大,但背後卻是資本的逐利和對底層民眾的剝削,監管的缺失更是讓這一產業充滿了風險和隱患。

美國沒想到!中國用大米成功造出血清,美國血漿產業該說拜拜了? - 天天要聞

而中國的大米提取人血清白蛋白技術,則是科技創新的成果,它不僅安全環保,而且具有可持續性,從根源上杜絕了血液傳播疾病的風險。

中國的這項技術,為全球醫療領域帶來了新的希望。

美國沒想到!中國用大米成功造出血清,美國血漿產業該說拜拜了? - 天天要聞

它有望打破血清稀缺40年的空白期,解決世界血液製品稀缺的難題。

一旦這項技術全面普及,全球的血清白蛋白供應將得到極大的緩解,更多的患者將能夠及時獲得救命的藥物。

美國沒想到!中國用大米成功造出血清,美國血漿產業該說拜拜了? - 天天要聞

在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的科技創新將在醫療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為人類的健康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而美國,或許也應該從中國的技術突破中汲取經驗,反思自身血漿產業的問題,加強監管,保障獻血者的權益和全球公共衛生安全。

美國沒想到!中國用大米成功造出血清,美國血漿產業該說拜拜了?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美欲借打擊胡塞「一箭雙鵰」卻適得其反 專家解讀 - 天天要聞

美欲借打擊胡塞「一箭雙鵰」卻適得其反 專家解讀

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6日說,也門胡塞武裝同意停止威脅中東水域航行安全,在此基礎上美國將停止對胡塞武裝的轟炸。胡塞武裝當天發表聲明稱,已通過阿曼收到美國的停火請求。美國此時與也門胡塞武裝達成停火,是出於什麼考慮?而胡塞武裝表示不會放棄對加沙地帶巴勒斯坦人的支持,這又意味着什麼? 美欲借打擊胡塞「一箭雙...
切除子宮12年後,她被確診為宮頸癌中期!醫生:保留了子宮頸 - 天天要聞

切除子宮12年後,她被確診為宮頸癌中期!醫生:保留了子宮頸

「醫生,我十幾年前就切除子宮了,怎麼還會得宮頸癌?」在福建省婦幼保健院的診室里,62歲的劉阿姨攥着檢查報告單的手微微發抖,臉上寫滿了困惑。半年前,劉阿姨發現陰道內總是莫名滲出液體,想着自己早就把子宮切除了,便沒把這事放在心上。直到近日癥狀加重,她才在家人催促下就醫,最終被確診為宮頸癌中期。接診的福建省...
家門口的守護,終結消化道疾病患者奔波之苦——南華醫院消化內科新技術精準診療惠民生 - 天天要聞

家門口的守護,終結消化道疾病患者奔波之苦——南華醫院消化內科新技術精準診療惠民生

【來源:衡陽新聞網_熱點關注】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管思淇報道 「不用跑長沙就能做這麼專業的檢查,真是解決了大難題!」近日,被反酸、燒心癥狀折磨兩個月的謝先生在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消化內科通過先進的消化道動力檢測系統明確病因並完成治療。出院時,他感慨長期的病痛終於得到了緩解。 △患者為胡楊主任團隊送來錦...
頭髮變中藥?老祖宗的智慧絕了!揭秘血餘炭的治病妙用 - 天天要聞

頭髮變中藥?老祖宗的智慧絕了!揭秘血餘炭的治病妙用

生活中你可能聽過「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但你知道嗎?連掉下來的頭髮都能變廢為寶!今天咱們要聊的這個中藥材,名字聽起來怪嚇人的——血餘炭。別慌,它其實就是咱們的頭髮經過特殊加工後的產物。老祖宗用這玩意兒治病救人上千年,效果還特別神奇,快跟我
醫生論文中出現多位男性婦科病患者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回應 - 天天要聞

醫生論文中出現多位男性婦科病患者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回應

央廣網福州5月7日消息(記者張子劍)5月7日,針對網友反映的「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福建省人民醫院)兩位婦科醫生論文中出現多位男性婦科病患者」一事,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福建省人民醫院)發佈「情況說明」。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情況說明」(截圖來源: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網站)福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