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越大越要少運動?醫生多次警告:年過55歲,最好避免4種行為

2025年04月07日14:22:05 健康 1722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

隨着年齡的增長,許多人開始變得更加註重健康,而運動則成為了不少老年人保持活力和健康的重要方式。

然而,很多人誤以為年紀越大,就應該減少運動量,事實上,運動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並不是所有的運動都適合年過55歲的人。

我的多年醫療經驗告訴我,隨着年齡的增長,很多人可能會錯誤地進行某些運動,或者有一些運動行為,雖然看似能增強體力,實際上可能會帶來一系列不必要的健康問題。

年過55歲以後,最好避免某些行為,尤其是某些類型的運動,可能會給身體帶來較大的負擔,作為一名有着多年臨床經驗的醫生,我想分享四種年過55歲後最好避免的運動行為,幫助大家在鍛煉身體的同時,避免傷害。

年齡越大越要少運動?醫生多次警告:年過55歲,最好避免4種行為 - 天天要聞

避免過度高強度的劇烈運動

很多年長的朋友認為,通過劇烈的運動才能鍛煉身體、保持健康,尤其是一些老年人熱衷於跑步、爬山等高強度運動。

確實,這類運動對於提高心肺功能、增強體力有一定幫助,但是,對於55歲以上的老年人來說,這些運動可能給身體特別是關節和骨骼帶來較大的負擔。

我曾接待過一位患者,他每周堅持跑步5公里,以為這樣能夠增強心肺功能,保持健康,然而,經過幾個月後,他開始感到膝關節和腰部的疼痛,尤其是跑步後,癥狀更加嚴重。

年齡越大越要少運動?醫生多次警告:年過55歲,最好避免4種行為 - 天天要聞

經過檢查,發現他的膝蓋關節出現了輕度的退化性變,醫生告訴他,長期的劇烈運動,特別是跑步、跳躍等高衝擊的運動,容易對老年人的關節產生負擔,加速關節的退化,甚至可能導致關節炎等問題。

研究表明,年紀越大,關節的靈活性和骨骼的強度逐漸下降,劇烈的運動會導致關節過度磨損,增加骨折和關節損傷的風險。

因此,年過55歲的老年人應該避免過度劇烈的運動,尤其是跑步、籃球、跳躍等對關節有較大衝擊的運動,改為更加溫和的運動形式,如散步、游泳、瑜伽等,有助於保持關節健康,同時減輕運動帶來的負擔。

年齡越大越要少運動?醫生多次警告:年過55歲,最好避免4種行為 - 天天要聞

避免過度的力量訓練,防止心臟負擔加重

力量訓練,尤其是舉重等項目,常常被認為是提升肌肉力量和保持身體活力的有效方式,但是,對於55歲以上的老年人來說,過度的力量訓練可能會對心臟帶來較大的壓力。

特別是對於那些本身有心臟疾病、血壓問題的老年人,過度的力量訓練可能會誘發不良反應。

我曾經治療過一位患者,她退休後開始進行力量訓練,尤其是在開始時就選擇了較重的負重訓練

年齡越大越要少運動?醫生多次警告:年過55歲,最好避免4種行為 - 天天要聞

幾個月後,她常常感到胸悶、氣短,並且每次鍛煉後都會出現心跳加速的現象。檢查顯示,她的心臟功能出現了輕度的衰退,醫生分析認為,過度的力量訓練加重了心臟的負擔,尤其是在沒有充分準備和逐步增加運動量的情況下。

醫學研究表明,過度的力量訓練會增加體內血壓和心臟的工作量,對於年紀較大的老年人來說,可能會增加心臟的負擔,誘發心血管問題。

因此,年過55歲的人群應避免過度的力量訓練,尤其是沒有專業指導的高強度訓練,適當的力量訓練是可以的,但應該選擇低負荷、緩慢增加強度的運動,以避免對心臟和身體其他部位造成過大的負擔。

年齡越大越要少運動?醫生多次警告:年過55歲,最好避免4種行為 - 天天要聞

避免突然性的高強度活動,特別是缺乏熱身運動

許多老年人習慣於在感覺自己體力不支的時候突然進行一些劇烈運動,尤其是在缺乏熱身運動的情況下進行運動。

儘管運動對身體有益,但如果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尤其是年過55歲後,突如其來的劇烈運動可能會給身體帶來極大的傷害。

我遇到過一位患者,他每天早晨都會去公園晨跑,但每次都是直接從睡覺狀態起床後就開始跑步,沒有做任何熱身運動。

年齡越大越要少運動?醫生多次警告:年過55歲,最好避免4種行為 - 天天要聞

某天他在晨跑過程中突然感到胸口劇痛,被緊急送往醫院,經診斷,他患有輕度心臟病,突然劇烈運動導致了心臟負擔過重。

醫生提醒他,尤其是年齡較大的人,缺乏熱身就進行高強度的運動,極有可能引發心臟、血管等健康問題。

根據醫學研究,人體在進行劇烈運動時,肌肉和心臟需要迅速適應高強度的運動負荷。對於年紀較大的老年人來說,突然進行高強度運動會導致血壓急劇波動、心率過快等不良反應。

因此,老年人在運動前一定要進行充分的熱身活動,逐漸增加運動強度,以確保身體能夠逐步適應運動負荷,降低運動損傷的風險。

年齡越大越要少運動?醫生多次警告:年過55歲,最好避免4種行為 - 天天要聞

避免長時間靜坐,保持身體活動

在現代社會,很多老年人因為退休或者生活方式的改變,逐漸陷入了久坐不動的習慣。

儘管他們可能並不做劇烈運動,但長時間的靜坐同樣會對身體健康帶來不良影響,研究顯示,長時間靜坐會導致血液循環不暢,增加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風險。

我接診過一位患者,她自從退休後,基本上整天呆在家裡看電視或玩手機,幾乎沒有什麼運動。

年齡越大越要少運動?醫生多次警告:年過55歲,最好避免4種行為 - 天天要聞

幾個月後,她開始出現腿部浮腫、氣喘等癥狀。經過檢查,發現她的血液循環出現了問題,且體內脂肪和膽固醇水平較高,醫生分析,長時間靜坐不動,導致了血液循環受阻,加重了她的慢性病癥狀。

對於55歲以上的老年人來說,避免長時間靜坐是保持健康的關鍵,每天都應該進行適當的活動,比如走路、做輕度運動,保持血液循環暢通,防止血栓和其他健康問題的發生。

年過55歲的人群,應該避免過度高強度的劇烈運動、過度的力量訓練、缺乏熱身的運動以及長時間靜坐等行為。

年齡越大越要少運動?醫生多次警告:年過55歲,最好避免4種行為 - 天天要聞

適度的運動、合理的作息和飲食,才是保持身體健康、延緩衰老的關鍵,希望大家能夠更加了解如何通過正確的運動習慣來保持身體健康,減少不必要的健康風險,享受一個更加健康、活躍的晚年。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若身體不適,請及時諮詢專業醫生

關於運動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年齡越大越要少運動?醫生多次警告:年過55歲,最好避免4種行為 - 天天要聞

參考資料:

[1]曾玉花,不同強度有氧運動對急性心肌梗死後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肺功能、 血管內皮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24-09-25

年齡越大越要少運動?醫生多次警告:年過55歲,最好避免4種行為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0防腐劑」的食物一定更安全? - 天天要聞

「0防腐劑」的食物一定更安全?

「0防腐劑」常被誤認為更安全,但實際上,合理使用防腐劑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完全不加防腐劑的食物可能更容易滋生細菌,帶來健康風險。(來源:@科學闢謠 中國新聞網微博)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藥可抗病毒!天津大學用中藥復方精準狙擊「蜱蟲病」 - 天天要聞

中藥可抗病毒!天津大學用中藥復方精準狙擊「蜱蟲病」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趙萌萌)4月9日,天津大學消息,該校生命科學學院王濤教授團隊發現,由金銀花等5味中藥組成的「清氣固血方」,可通過獨特的分子機制有效抑制病毒複製。該研究為通過蜱蟲傳播的致命傳染病——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SFTS)提供了中醫藥治療方案。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Virologica Sinica...
「給五臟六腑上網課」,聽音樂就能養生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給五臟六腑上網課」,聽音樂就能養生是真的嗎?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武星如 李爽)近期,一種「音樂養生」方式在互聯網上悄然流行,視頻中,角、徵、宮、商、羽五種音調的音樂,據稱分別對應人體五臟,通過聽不同音調的音樂,可以起到疏肝養陽、舒心安神、強腎養陰等作用。有網友表示,「就像是在給五臟六腑『上網課』」。4月9日,多位中醫專家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我國著名中西醫結合腫瘤專家關天瑜逝世,享年82歲 - 天天要聞

我國著名中西醫結合腫瘤專家關天瑜逝世,享年82歲

沉痛訃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腫瘤科原副主任、主任醫師、我國著名中西醫結合腫瘤專家、第四屆「首都國醫名師」關天瑜教授,因病於2025年4月9日08時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關天瑜教授(1942年生)於1966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醫學系,後系統研習中醫藥學與腫瘤內科學,畢生致力於中西醫結合治療惡性腫瘤的臨床與科...
3個標準幫你判斷有沒有「婦科病」,女性不妨自查一下 - 天天要聞

3個標準幫你判斷有沒有「婦科病」,女性不妨自查一下

在女性健康的領域裏,婦科疾病猶如一片不容忽視的 「陰雲」,長久以來籠罩着眾多女性的生活。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的數據令人揪心,全球高達 83% 的女性,都遭受着不同程度婦科疾病的困擾。而在咱們中國,已婚婦女中這一患病率更是飆升至 93.6%,着實
德陽市衛健委回應公立醫院「掛一次號管八天」:適用於首診未完成患者,挂號費不變 - 天天要聞

德陽市衛健委回應公立醫院「掛一次號管八天」:適用於首診未完成患者,挂號費不變

近日,四川省德陽市衛健委舉行「掛一次號管八天」惠民免費複診現場推介會。會上,德陽市衛健委表示,5月1日起,德陽市公立醫院將全面推行「掛一次號管八天」政策。 「掛一次號管八天」這一惠民新舉措一經推出,迅速引發關注,而推行過程中的細節問題也引髮網友討論。一次號管八天,單次挂號費會上漲嗎?複診患者是否存在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