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朋友問華子,甲鈷胺對身體有什麼影響,長期服用的安全性好不好?華子說,甲鈷胺是維生素b12的活性形式,可以促進神經損傷恢復以及治療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甲鈷胺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即使補充稍有過量,也會通過尿液排出,很少有蓄積風險,所以長期服用時安全性很好。但是不缺乏的人,並不需要長期補充,或是相關癥狀得到緩解,也可以停葯,長期服用意義不大。
一、維生素b12的活性形式
維生素b12是一種含有鈷的水溶性維生素,也稱為鈷胺素。維生素b12補充劑中主要的成分為氰鈷胺,在進入人體之後需轉化為甲鈷胺和腺苷鈷胺才能發揮作用。
也就是說,甲鈷胺與腺苷鈷胺是維生素b12的兩種活性形式,兩者在人體內特定條件下可發生有限的互相轉化。
甲鈷胺的主要作用是促進dna、核酸、磷脂的合成,維持神經髓鞘結構完整性,修復受損的神經纖維。
腺苷鈷胺的主要作用是參與細胞線粒體關鍵反應,維持線粒體能量代謝,缺乏時會引起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二、甲鈷胺用於修復神經損傷
雖然維生素b12、腺苷鈷胺都可以轉化為甲鈷胺發揮作用,但是轉化需要消耗能量,還需要特定的酶才可進行,而甲鈷胺可以直接進入神經發揮作用,所以在用於修復神經損傷時,直接補充甲鈷胺比使用維生素b12或腺苷鈷胺的作用更強。
在臨床上,甲鈷胺主要用於治療多種原因造成的周圍神經損傷。比如說糖尿病、酗酒、自身免疫性疾病、缺血、感染、營養缺乏、壓迫、藥物等原因,造成的感覺異常(疼痛、灼熱感、針刺痛等)以及肌肉無力等癥狀。
如果是治療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則選擇腺苷鈷胺更為適合。
三、甲鈷胺吃一個月需要停葯嗎
在甲鈷胺使用說明中,有提示「如果服用1個月以上無效,則無需繼續服用」。這是因為神經修復的黃金窗口期通常在4周內,如果服用1個月癥狀無改善,說明可能神經損傷較嚴重或是病因與鈷胺素的代謝無關,繼續用藥沒有意義。
不過如果疼痛、麻木、感覺異常等癥狀減輕,則說明藥物有效,可以繼續治療。
在動物性食物中含有大量維生素b12,能夠正常飲食,不是純素食的人,很可能不會缺乏維生素b12,機體可以按需要轉化為甲鈷胺發揮作用,並不需要進行長期額外補充。
四、長期服用甲鈷胺要注意什麼
甲鈷胺是一種人體必需的維生素,正常治療劑量不會產生毒性。不過有極少數人對藥物中的輔料可能會過敏,如果服藥時出現皮疹、蕁麻疹等過敏癥狀,需要停葯就醫。
有少數人在服用藥物後,可能會出現消化道刺激,表現為腹部不適、食慾下降、噁心、腹瀉等癥狀,但通常較輕微,且為一過性,並不影響繼續用藥。
蔬菜與水果中幾乎不含有維生素b12,長期素食的人可能會缺乏,要注意補充。
服用二甲雙胍2年以上的人,可能會影響維生素b12吸收,增加周圍神經損傷風險,要注意補充。
總結一下,甲鈷胺是維生素b12的活性形式,主要用於外周神經損傷的修復治療,直接使用甲鈷胺的作用強於補充維生素b12。持續用藥1個月評估效果,如果無效,則無需再服。適量吃肉,可以補充維生素b12。
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對用藥有疑惑,請諮詢醫生或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