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的「源頭」已發現,肥肉沒上榜,第1名可能大家每天都在吃!

2025年03月31日13:52:06 健康 1273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

很多人一聽「腦梗」,第一時間就聯想到肥肉、動物油、高膽固醇的東西,甚至有些人一口咬定「我不吃肥肉,所以肯定不得腦梗」。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在醫院這些年,看過太多腦梗的病人,也聽過太多類似的想法,但說句實話——真正讓人患上腦梗的「源頭」,還真不是肥肉。

別說患者了,就連一些年輕醫生也曾經在這方面認知不足。他們總以為腦梗就是血脂高、動脈硬化,而動脈硬化就是肥肉、肥油吃多了的結果。

確實,這些是危險因素,但要說「排名第一的腦梗元兇」,肥肉可能還真排不上前四。反倒是有一些東西,是很多人天天在吃,卻從來沒往「腦梗」這個方向去聯想的。

我就想好好說說,這腦梗的「前四大元兇」到底是誰。尤其是那個排在第一位的,真的是你每天都在吃,卻從沒防備過的。而它對腦血管的破壞,不只是慢性,還可能是突然性的,一旦發作,輕則半身不遂,重則一命嗚呼。

腦梗的「源頭」已發現,肥肉沒上榜,第1名可能大家每天都在吃! - 天天要聞

精製碳水排第一

在門診接觸過一個六十多歲的退休教師,這人從來不吃肥肉,飲食看着清淡,三餐也規律,連煙酒都碰得少,可就是突然有一天在家裡暈倒了,送來醫院一查,是典型的腦梗中風。

這事兒把他一家人嚇得不輕,他們第一個反應就是不理解——平時飲食挺注意的啊,咋還會腦梗呢?可等我詳細問了飲食習慣之後,真相一下子就浮出水面了。

原來他最愛吃的是米飯、饅頭、米粉、麵條這些細糧,每天的飲食基本沒粗糧,全是精白米面。尤其是早餐,一大碗白粥、一兩個白饅頭,幾乎天天如此。這種看起來健康、其實血糖波動特別快的吃法,才是真正讓他血管逐漸變窄的「幕後黑手」。

腦梗的「源頭」已發現,肥肉沒上榜,第1名可能大家每天都在吃! - 天天要聞

你要知道,精製碳水雖然不像糖一樣甜,但它們在腸道里分解得特別快,轉化成葡萄糖後,會讓血糖「蹭」地一下就上去,而後又「嗖」地一下掉下來。

這種血糖的劇烈波動,會不斷刺激胰島素分泌,也會讓血管內皮長期處於應激狀態,久而久之,血管的彈性沒了,斑塊更容易形成,一旦脫落,就可能引發腦梗。

所以別再以為只有甜點、油膩才會惹出事兒,這些天天吃的「白色主食」,才是最隱蔽的那把刀。

腦梗的「源頭」已發現,肥肉沒上榜,第1名可能大家每天都在吃! - 天天要聞

長期攝入植物油炸過多次的食物

我還記得一位曾經做小吃攤的中年男人,四十多歲就開始感到走路發飄、頭暈目眩,他平時也不怎麼吃紅燒肉,可幾乎天天自己炸油條、煎餅果子吃,油還是反覆高溫使用的菜籽油。

他說,捨不得倒油,每次都等炸到變顏色才換。我給他做了詳細檢查,發現他血管內皮功能已經出現明顯異常,血脂也紊亂,再查頸動脈,斑塊已經不少了

很多人不知道,反覆高溫加熱的植物油,不管你用的是花生油、大豆油還是菜籽油,只要是多次使用,裏面都會產生大量的「醛類化合物」與「氧化脂質」,這些物質能直接損害血管壁,激發炎症反應,就像有人每天悄悄往你血管里潑辣椒水,時間一長,血管就出問題了。

研究表明,這些氧化產物還能誘導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進而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所以千萬別以為炸的是素菜就沒事,只要油炸過頭,再健康的原材料也會變成傷血管的「毒藥」。

腦梗的「源頭」已發現,肥肉沒上榜,第1名可能大家每天都在吃! - 天天要聞

每天都吃香腸火腿

有位七十齣頭的退休工人,每天早上都要吃一點火腿或香腸,覺得這叫有「滋味」。他家裡孩子勸他少吃點,他卻總說:「又不是天天吃紅燒肉,這點香腸有啥事。」可沒想到,三個月前突然言語不清,一查發現是輕型腦梗,送來住院之後,才說之前總覺得右手發麻,還以為是睡覺壓着了。

其實香腸、火腿這類加工肉製品,真正的隱患不是「咸」,而是裏面潛藏的亞硝酸鹽、防腐劑,還有它們自帶的高飽和脂肪。這三者是「聯合損傷組」,亞硝酸鹽在體內會誘導血管內皮炎症,飽和脂肪則會加劇血脂異常,時間久了,血液變得黏稠、血管逐漸狹窄。

畢竟,大腦的血管本來就細小敏感,一點慢性的傷害,日積月累,也能變成致命一擊。

腦梗的「源頭」已發現,肥肉沒上榜,第1名可能大家每天都在吃! - 天天要聞

果汁代替水

最後說一個特別隱蔽但危險的飲食行為,那就是用果汁代替水。我接診過一位退休的工程師,他說自己每天都很注重補水,每天起床第一杯是橙汁,上午喝獼猴桃汁,下午喝香蕉奶昔,一天加起來要五六百毫升。他本意是覺得這樣補充維C、抗氧化,可腦梗卻還是找上門來了。

問題就在於,果汁雖然聽着天然、健康,但它和完整的水果是兩回事。一旦果肉被打成汁,其中的果糖就更容易被人體快速吸收,而且因為纖維基本都被破壞了,升糖指數非常高。你喝的是一杯橙汁,身體接收到的卻是相當於三四個橙子的糖分。

果糖代謝和葡萄糖不一樣,它會在肝臟中直接轉化為脂肪,長期下來,不僅導致脂肪肝,還會加重血脂異常、誘發代謝綜合征,而這套「代謝大亂套」就是腦梗最愛的溫床。

我得提醒一句:再健康的食物,如果吃錯了方式,也能變成「血管殺手」。所以別再覺得喝果汁是高級飲水方式了,該喝白開水的時候,就別拿果汁湊數了。

腦梗的「源頭」已發現,肥肉沒上榜,第1名可能大家每天都在吃! - 天天要聞

腦梗的發生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往往伴隨着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而這些危險信號,如果我們能夠早些察覺,及時調整,就能夠大大降低患病的風險,保護好我們的血管和大腦健康。

作為一名醫生,我接觸過很多腦梗患者,他們的故事和經驗讓我深刻體會到,飲食和生活習慣對健康的影響不可忽視。改變從現在開始,做好日常飲食的管理,不給自己未來的健康留下隱患。每一個細節都能影響你的生活質量,每一次微小的改變,都會讓你離健康更近一步。

腦梗的「源頭」已發現,肥肉沒上榜,第1名可能大家每天都在吃! - 天天要聞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若身體不適,請及時諮詢專業醫生

關於腦梗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腦梗的「源頭」已發現,肥肉沒上榜,第1名可能大家每天都在吃! - 天天要聞

參考資料:

[1] 劉媛 .分析社區老年腦梗塞的相關危險因素,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9-08-13

腦梗的「源頭」已發現,肥肉沒上榜,第1名可能大家每天都在吃!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警惕!挖鼻孔也會有危險!鼻子癢可以這樣做! - 天天要聞

警惕!挖鼻孔也會有危險!鼻子癢可以這樣做!

日前有新聞報道稱,男子因愛挖鼻孔最終導致動脈血管破裂,不得不進行手術修復。乍一聽,是不是讓你大跌眼鏡?該話題也一度衝上新聞熱搜榜。毫不誇張地說,摳鼻子這個小動作若是操作不當,確實隱藏着「要命」的大危險。正值春季天氣乾燥,加之「過敏星人」增多
黃浦區腫瘤防治院腎內科多措並舉,為腎病患者康復注入強勁動力 - 天天要聞

黃浦區腫瘤防治院腎內科多措並舉,為腎病患者康復注入強勁動力

為進一步提升腎內科護理服務質量,為患者打造優質護理體驗,黃浦區腫瘤防治院腎內科以「醫」心「醫」意服務品牌為引領,從單病種、飲食、運動、心理、康復等多個維度全面發力,通過一系列細緻入微且行之有效的行動,匯聚成強大的守護力量,全力幫助腎病患者走
又到一年春茶時,新茶雖好,這些健康隱患你了解嗎? - 天天要聞

又到一年春茶時,新茶雖好,這些健康隱患你了解嗎?

春天是新茶上市的季節,春季的茶芽翠綠柔軟,且富含豐富的維生素、氨基酸,茶湯滋味鮮活,香氣宜人且有養生保健作用。愛喝茶的朋友注意了,飲用新茶學問多,其健康影響因茶的品種、飲用方式和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
回鄉祭祖救了他一命!浙一專家:常回家看看,我們為海外遊子健康護航 - 天天要聞

回鄉祭祖救了他一命!浙一專家:常回家看看,我們為海外遊子健康護航

浙江青田是我國著名僑鄉明末以來的300餘年無數青田子弟闖蕩五洲四海如今,近40萬青田籍華僑華人的足跡遍布全球近150個國家和地區他們紮根異域、魂系桑梓世代傳承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優秀文化金伯(化名)就是其中一位3年前的清明節前僑居法國29年的他專程尋根祭祖沒想到正是這份思鄉敬祖之情讓在懸崖邊上徘徊的他迎來了...